今年两会上,高考改革成为教育界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针对“自主招生改为高考后淡化了高校招生自主权”的争议,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表示,自主招生改革还应继续推行,随着志愿填报、录取方式的改革,学生一人拿到多所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情况将成为可能。
京华时报记者张灵
中小学走班制不可搞一刀切
今年两会,钟秉林带来的提案之一就是针对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中小学、高校如何落实提出建议。他介绍,本次高考改革有三个目标,一是优化人才培养,能够更科学地选拔合适的人才进行深造。二是促进入学机会的公平,也就是促进教育公平。三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目标明确后,中小学和高校在具体改革内容和方式上可开展一些多样化的探索。
钟秉林认为,高考改革后,中小学的教育观念要转变,高考改革核心的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尊重学生的选择权。目前,一些好的中学已经开始各种探索,如文理不分科、走班教学、选课制、分层教学等,随着高考改革的启动,这些都将成为新常态。“但是,学校间一定不能盲目搞攀比,走班制等这些探索不能搞一刀切。”钟秉林说,走班制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学校的教学资源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一些薄弱校很难做到,各个学校应结合实际进行探索。
高考自主招生仍应继续探索
根据教育部规定,今年自主招生首次挪至高考后进行。此举一出在业内引起争论,认为这种自主招生已成为“鸡肋”,淡化了高校人才选拔的自主性,改革陷入尴尬。对此观点,钟秉林持反对态度,相反,他认为自主招生还应该继续往前尝试和探索。
钟秉林表示,自主招生是构建高考“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的一部分,还应该继续往前尝试和探索。自主招生是增强了大学的招生自主权,增强考生和学校间的双向选择,从这方面讲符合改革方向,也是符合国际上考试的改革趋势的,既然方向正确就要坚持去做,不能因噎废食。
“当然,自主招生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一是滋生招生腐败,第二是一些学校在自主考试内容设置上与高考雷同,采取联考等做法,被诟病为‘小高考’,变相掐尖。”钟秉林说,这些问题在今年的自主招生新政后都已经有所改善,如取消了联考,要求高校自主组织、自主测试、内容优化,招生对象也明确为“具有学科特长,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这些都有助于自主招生向更好的方向改革。
钟秉林表示,随着高考改革推进,今后学生将实现“专业+学校”方式报考、取消录取批次、采取平行投档,这意味着,类似国外高校招生录取时“一人可同时拿到几所学校录取通知书”的情况将来也会在中国出现。
(原标题:学生可获多个高校录取通知书)
编辑:SN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