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汉1月29日电 题:“倡导中国公车改革第一人”骑车参加湖北“两会”
中新社记者 张芹
身背双肩包,脚踩小巧折叠式自行车,骑车参加湖北省“两会”的叶青再次引起关注。
叶青,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众多头衔背后,他更为人熟知的身份则是“倡导中国公车改革第一人”。
“从单位到会场约2公里,骑车不过五六分钟,既能锻炼身体,还不用饱受堵车之苦。”叶青2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短距离出行首选自行车,经济又环保。
从2004年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首次提出公车改革建议到2014年中国公车改革方案落地,叶青呼吁公车改革的声音从未停止。为推动公车改革,叶青自2003年调任厅官第一天,就“炒掉”了自己的专职司机。
在叶青的车里、家中、办公室,4辆不同型号的自行车随时供他使用。
“取消公务专车,自购私车,发放补助,出差实报实销”,这曾被媒体称作“叶氏车改”。如今,叶青再次提出“3公里左右走路,5公里左右骑车,10公里左右坐地铁、公交、打的或者开车”的“3510建议”。他认为,“叶氏车改+3510”可有效解决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014年7月1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在叶青看来,中央地方两步走、确定车补基准、将补贴直接打入工资条等举措为地方公车改革立了标杆。但他同时指出,中国公车改革难点在基层,复杂程度远超中央,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
从1994年地方试点公车改革至今,由于缺乏监管及统筹方案,中国多地车改普遍呈现“只启动不前行”的状况。但随着中央层面公车改革制度的落地,包括湖北、山东、安徽等地均表示将于今年年底前拿出当地公车改革方案。
叶青认为,地方车改在制定车补标准时应适度提高。同时,地方在推行公车改革要明确车改区和报销区两个概念,基层公务人员因公出差应实报实销,“不能因为车改了就不出门办事了”。
“车补不是新增福利。”叶青认为,很多人担心车改后,部分干部“一边拿车补,一边坐公车”。对此,他认为,中央出台的车补标准只能满足公务出行需求,这种车改“后遗症”在改革初期可能会出现,建议地方政府在推行车改政策时加强监督机制,公务人员应主动上报私车情况。(完)
(原标题:“倡导中国公车改革第一人”骑车参加湖北“两会”)
编辑:SN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