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华西都市报将推出“华西观察·走近基层公务员”系列报道,零距离地记录一线公务员的工作之变、生活之变以及观念之变。
眉山市东坡区“史上最严报账”催生四部门“公务零接待费”、副镇长感叹“每天回家吃饭,夫妻关系融洽了”、镇党委书记坦言“接待少了,工作简单了,身体健康了”……这些基层公务员的现身说法,说明在制度的约束下,一切正在向好发展。当尽职履职转化为内心的自觉意识应有之义时,所有的改变,其实大家都看得见。
“该不会又是一阵风吧?”这类声音,两年前,中央八项规定推行之初,你或许听闻过。
“他喝了一顿酒,科长遭免了,不值啊!”这类感叹,过去两年间,你或许同样听闻过。
1月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7万余起,逾10万人受到处理。其中,因违反八项规定,2014年有2名省部级、175名地厅级官员被查,大约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名厅级以上官员受惩。
带着这份“成绩单”,连日来,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近四川多地基层公务员群体发现,“一阵风”“不值啊”议论不仅悄然湮灭,“史上最严报账”催生了部门“公务零接待费”、副镇长感叹“每天回家吃饭,夫妻关系融洽了”、镇党委书记坦言“接待少了,工作简单了,身体健康了”……
点滴之间改作风,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诚如有学者指出,转变作风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仅仅让党员干部“怕”八项规定,而要从心底认同。除依靠制度和监督形成高压态势,“关键还在于各级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如缺少内心的认同,制度约束再严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出铁律
“史上最严报账”催生 四部门“公务零接待费”
八项规定如何落地?面对这道题,眉山市东坡区相继出台了“两办法”和“一通知”(《眉山市东坡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眉山市东坡区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三公”经费支出报账管理的通知》),通过“铁律”让八项规定落地。其中,《通知》中的条例,可谓“史上最严报账制度”。
“嘴上打招呼,不管用,得靠制度。”1月9日,眉山市东坡区财政监督检查局局长王异晒出2014年三公经费支出:相比2013年,2014年全区“三公经费”下降62%,其中公务接待费下降86%。区委办、区总工会、区工商联和区残联等四个部门,2014年全年公务接待费支出为零。“四个部门,全年公务接待费支出,一分钱也没有花,这在东坡区还是首次出现。”王异说。
王异介绍,《通知》内容主要从禁“舌尖上的浪费”、防“车轮上的腐败”、清“文山会海的繁琐”等三个方面入手,用“不超过”、“不高于”等具体金额标准,为三公经费支出设定“最后底线”。
设底线 工作餐每人每餐不高于15元
禁舌尖浪费
通知规定:“各单位所有工作餐一律在单位食堂进行。”工作餐标准为每人每餐不高于 15 元,个人缴费不低于 3 元。“为防止单位食堂腐败,我们要求各单位要建立工作餐台账,详细注明每天就餐人数,以内部结算票据作为报账依据,内部结算票据须由食堂管理人员、财务负责人、单位负责人签字。”王异说。
接待费紧随其二。通知规定:各单位接待费支出报账(含食堂接待),要附上单位公函、财务票据、接待清单等凭证,如无公函的,应有对方电话记录,并采用支付中心统一制定的“公务接待登记单”,注明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单次接待不得多点多地,一天以上的单项接待应相对固定接待场所。接待标准按每人每天不超过130元执行。
舌尖的浪费,往往在烟酒。“通知”第八条规定:全年购酒不超过年度接待费、会议餐费总和的 50%。白酒必须使用本地酒。报销使用购酒发票,注明所购酒水具体接待事项。区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对单位购酒支出,占接待费、会议餐费总和比例等情况每半年核查一次。
防车轮腐败
“公务车管理”条款这样规定:所有部门、乡镇、街道、园区管委会一律停止租车。各单位要实行年度单车核算,并按月建立单车运行费用台账,每季度报区车编办、区纪委、区财政局。各单位要确定公务用车定点维修点,实行定点维修。修车发票需经车辆使用人、车辆管理人、驾驶人、单位负责人共同签字,并附车辆维修清单,一律实行公务卡或转账支付。
清文山会海
关于部门会议费,通知要求:会议费报账须附经批准的会议方案,不得报销与会议无关的费用。法定会议以外的其他会议不安排就餐。
按《眉山市东坡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办法》,东坡全区将会议分为“四类会议”。其中,区党代会、区人大会、区政协会等为一类。二类会议即各单位提请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区性工作会议;乡镇(街道)召开的法定会议。三类会议为各单位召开的全区性工作会议。四类会议为各单位召开的非全区性的工作会、专业会及其他会议。
“会议召开,不仅要先审批,再开会,还设定了参会人数和是否安排就餐与住宿,以及具体标准。”王异说,二、三、四类会议原则上不开支住宿费,三、四类会议原则上不安排伙食费,确需用餐的由会议召开单位在食堂安排。
除舌尖、车轮以及会务费用的详细规定,通知还对招商引资支出、工会经费和单位内部慰问支出、公检法司纪办案餐费、乡镇财务管理,以及外宣工作接待、加班工作餐等方面的费用报账管理。“每一条都写明‘不超过’多少金额,非常利于我们操作。”眉山东坡区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如外出招商引资餐费按每人每天不超过200元执行;公检法司纪需在外就餐的,按市外每人每天不超过150元、市内每人每天不超过100元的标准执行。
出成效 四部门接待费首现“零支出”
在眉山市东坡区,但凡提及这份“通知”,绝大多数公务员均给予“史上最严”的评价。
“史上最严报账”,真的把眉山市东坡区的“三公经费”支出管住了吗?王异说,管住了。他没有透露具体金额,但他用一串相比2013年的下降百分比予以佐证。
王异说,三公经费总支出,2014年比2013年下降62%。其中,公车费用支出,2014年比2013年下降32%;公务接待费支出,2014年比2013年下降86%。“其中,公务接待费特别明显,据我们统计,区委办、区总工会、区工商联和区残联等四个部门,2014年全年,在公务接待费支出上,一分钱也没有花。这在眉山市东坡区尚属首次出现。”王异说。
“这是真实的,区委办去年一年,没用公费办过一分钱招待。”眉山市东坡区区委办主任祝志强告诉记者,按照要求,区委办对执行“两个办法”和“通知”,予以严格自律。但凡有上级对接区委办开展相关工作,他对来者只有一个要求:工作谈完了,用餐请到区委食堂。“自八项规定之后,我在区委办便定了一个规矩:不安排任何人下馆子。”祝志强说,如果要请客,就自己掏腰包。
谈变化
同事结婚份子钱统一降到200元
1月6日下午6点,乐山市一个普通乡镇,副镇长马小方(化名)按时下班准备回家。马小方回到县城的家时,晚饭最后一个菜恰好起锅,他洗了手和家人一起吃晚饭。
在八项规定出台前,马小方很少回家吃晚饭,通常到家都在晚上9点以后。“大多数时候都有饭局。”马小方最高的纪录,是连续一周每天中午、晚上都有饭局。饭局的名目很多,最常见的是公务接待,要么是上面有领导下来检查,要么是同级部门来指导某一方面的工作,要么是和镇上的人到村上检查工作。
饭局的地点通常是县城的餐馆、周边的农家乐或镇上有特色的餐馆。消费金额因人数多寡,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一般人均消费在五六十元左右,接待上级领导需要烟、酒的时候,人均消费超过100元也很正常。“大的接待都是办公室统一结账。自己分管领域的接待,都是吃了拿回去报销。”作为班子成员,马小方每个月可以报1000元左右,“有时一顿饭就吃了1000多元,就需要分成几次来处理。”
“现在饭局少了80%左右。”马小方说,遇到确实需要接待的,全部都安排到镇上的机关食堂。接待前,需要填写接待申请单,需注明接待的人员、人数、事由,申请单经镇上主要领导批准后,再由办公室交给食堂按标准执行,标准为接待上级领导时人均50元、同级部门时人均30元。
谈到工作之外的生活,马小方说,以前单位有同事结婚,份子钱一般是领导400元、一般人员300元,现在已经统一降到了200元。但他也感受到了好处,比如能感觉到人际关系更简单健康了,工作餐更显得名副其实了,“特别是每天回家吃饭,和妻子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接待少了、人情少了 心情舒畅了
中江县南华镇党委副书记易福尚说,以前工作结束后,不论是村干部还是机关干部,都要问一句“去哪里吃饭”,有时候领导突然来访或者有接待都要去,“哪怕是家里饭都做好了,都只有说不回家吃了。一来二去久了,家人怨言就多了。”现在工作结束后要么去食堂,要么各自回家,再也不提饭局了,“陪家人的时间多了,家人高兴。”易福尚说。
而对于工作上的变化,易福尚介绍说,以前要去相关部门办事,都要找熟人先沟通,人情关系办事,现在就按办事的流程去,不论是一般工作人员还是主管干部,不存在认识不认识,不用再担心别人为难或刁难。
易福尚说,八项规定刚刚出台的时候,也有一些干部有怨言,“对于突然的变化不适应不理解”,但是久了,反而觉得很好了,“工作明朗了,人情世故少了,经济压力小了,心情舒畅了。”
转作风
治拖延症
干部按流程做事 百姓办事通畅了
绵竹市什地镇党委书记罗印杰也有相同的体会,“现在去上级部门谈工作,简单多了,有事说事,说了就走。”罗印杰告诉记者,“以前说完工作总要说吃饭喝酒,我本来就酒精过敏,稍微喝点就恼火,现在好了,不再为酒纠结了,接待少了应酬少了,工作简单了,身体健康了。”
据罗印杰介绍,八项规定出台前,要去相关部门谈项目或者工作,到了吃饭的点,自然就要请别人吃饭,“饭桌上就免不了喝酒,对于我这个酒精过敏的人来说,太难受。”
罗印杰说,不喝又不可能,别人会认为在拿在装,只好硬着头皮上,“有一次过敏了,一直感冒不好,打喷嚏,肋骨都伤了。结果去医院一检查,骨质疏松了。”
“现在好了,八项规定出来后,大家有工作就说工作,说完工作就去食堂或者回家。”罗印杰说,锻炼身体的时间多了,现在身体恢复了健康。
八项规定出台后,对于工作的影响,绵竹市什地镇党委书记罗印杰最大的体会就是,“经过梳理,我们把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权力列出了清单,大家根据清单和流程做事情,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以前群众来办事情,有些干部能拖就拖,当天能办完的有可能就要拖上一两天。但现在不一样了,按照权力清单和办事流程,老百姓也知道办理一个事情用的时间,干部不能拖,老百姓办事流程通畅了,时间缩短了。
“为了搜集民情民意和不增加基层负担,八项规定出台之后,镇上在各村社设立了民生茶馆,镇干部下村社也就是一杯清茶解决问题。”罗印杰说,现在群众有事情也愿意到民生茶馆来说,愿意来找干部,矛盾较少了,干群关系融洽了。
治走读症
上下班指纹打卡 百姓半夜也能找到人
2014年7月3日早上6时许,走失10余个小时的中江县杰兴镇觉慧村4社80多岁的文术清回到了温暖的家中。2日晚,文术清家人发现其走失后情急无助下找到镇、村干部帮忙,镇上值班干部李顺泉得知消息后立即带领值班成员四处寻找,最终在中江县富兴镇找到走失的文术清。
“镇上干部下班后轮流值班,我们老百姓有急事三更半夜都能找到人帮忙。”在文术清家人看来,这是镇上治理干部“走读”问题取得的成效,群众24小时都能找到干部。
杰兴镇位于中江县城郊,距离县城仅6公里,只要10多分钟的车程。“镇上干部基本上住城里,管得松就容易出现作风问题。”刚到杰兴镇履新不久的镇党委书记周治民坦言,以往镇上有群众对干部“走读”反映强烈,以前汛期值班,很多干部打擦边球,晚上十点过后就溜号,治理干部“走读”是镇上抓的一件大事。
“县上要求乡镇领导住乡镇机关每周不少于4天,一般干部住乡镇每月不少于15天,检查结果将在全县通报、严肃问责。”治理干部“走读”的高压态势一级一级传导,在杰兴镇,党委政府仍从制度上治理干部“走读”。
干部分成9组轮流值班,上下班打指纹,请假权收紧到镇“一把手”手上,每月请假天数超过6天津补贴“打折”,每周通报治理成效……制度的实施带来的是干部作风的转变。“现在群众办事24小时都找得到人,白天有人办事,晚上有人驻守。”周治民发现了其中一个变化,“以前镇便民服务中心是下班时间预约服务,现在中午都能找到人。”华西都市报记者梁波 唐金龙丁伟
(原标题:眉山东坡区“史上最严报账” 工作餐每顿不超过15元)
编辑:SN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