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习近平提6位古代知县特点:王安石大胆革新
2015-01-14 06:10:03   来自:成都商报    评论:0

  前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上,从王安石、郑板桥、陶渊明讲到狄仁杰、包拯、海瑞,说明古代许多名人志士,都在知县这个岗位上作出成绩、名垂青史。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潘媛

  总书记如此重视的这六位“古代县官”有何特点?成都商报记者专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崝。何崝说,县,在春秋时期逐渐形成,后成为行政单位。而在古文字里,县,同“悬”,有系联的意思。

  他解释说,一方面,知县是基层小官,关系到国计民生,是直接亲民的官员,能深入了解民间疾苦,而另一方面,在一些朝代特别是明清,知县又是可以直接“面圣”的官员。举人申请做官,如果参加的是知县的选用,就会被安排到京城,接受皇帝亲自“大挑”,皇帝会亲自提问,观察其举止行为,认为合格,再由吏部派出担任知县。所以,在古代,知县这一级官员既能直接面对百姓,又能直接面对皇帝,是中央和百姓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

  何崝分析认为,这六位古代知县,一是历史跨度大,从东晋的陶渊明,到清乾隆时期的郑板桥,横跨千年;二是除了大家熟知的政治家王安石、廉吏海瑞、青天包拯,还有诗人陶渊明和画家郑板桥,代表面很广;三是有的人是入仕之初担任知县,有的人是在仕途上受到政敌打压,贬为知县,还有的是最终从知县位上引退,不再为官,不管具体情况如何,知县都是这些历史人物生命中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他们有所作为的一段经历。

  以下是何崝针对每一位历史人物做出的具体解析。

  王安石

  大胆革新

  王安石进士及第后,任鄞县知县。正是在这个知县任上,王安石表现出了杰出的才华,成为一颗政治新星。在鄞县期间,他将公款贷给百姓,置生产资料,度过青黄不接的时期,让农民免受高利贷之苦。试验很成功,农民获利,政府得息。这就是后来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雏形。

  据史载,王安石一生都没有纳妾,也没有像其他文人那样传出绯闻。有一次,他的夫人为他买来一个侍妾,他大吃一惊,忙问是怎么回事。在得知女子不得以被夫家抵押后,他连夜将该女子送回了家。

  陶渊明

  风骨难得

  他最末一次也是最有名的一次出仕是担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晋书陶潜传》中对他的政绩并未做过多描述,但却记载了一段故事:有一天有个官要来,别人就劝他穿戴整齐,迎接那个官,他本来就是一个向往自由、很随性的人,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在东晋末年黑暗腐败的政治风气里,陶渊明不愿同流合污,这种风骨,在特殊的历史背景里,更为难得。

  郑板桥

  两袖清风

  郑板桥40多岁才考上进士,先在范县做了三年知县,没有升官,又调到潍县,做了十几年知县,还是没有升官。尽管“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当时县令的实际官俸不高,他不贪,所以辞官时两袖清风地回了老家,生计都成问题。后来他到了当时富商云集的扬州,靠卖字画为生,反而成就了在艺术上的名声。

  狄仁杰

  体察民情

  狄仁杰因为在做大理丞时,刚正廉明,一年之内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名声大噪,所以出现了关于狄公案的小说、戏剧、乃至现在的大量影视作品,但其实狄公断案只是他个人才能中的一小部分,实际上他在唐朝政治上起的作用远远大于此。

  狄仁杰在被贬担任蓬莱县令时,大兴水利,积极赈灾,老百姓都感谢他。后来他再次拜相时举荐了很多人才,包括张柬之、姚崇、敬晖等,后来都成为唐代名臣。这些人都是狄仁杰在做地方官时结识的能人。他在不同的地方体察民情,了解国情,这为他后来重新做宰相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包拯

  为政清廉

  入仕之初,包拯任天长知县,后因明察善断,办案如神,政绩卓著,升任岭南端州知州。北宋年间,朝廷规定每年都要向皇宫交纳一定数量的砚台,或留皇室使用,或赐公卿大臣。当时的权贵、大臣、学士们都以家中存有几方端砚为荣。因此,历任知府为巴结权贵,都要向民间工匠和作坊无偿索取比进贡数量多几十倍的砚石,弄得民不聊生。

  包拯到任后,翻阅前任文卷,发现上任知州额外征收端砚太多。按朝廷进贡的要求,每年要供奉八块。可前一年的登记中,写的都是“三十又六方”。这三十六方比朝廷的要求高出数倍。包拯十分惊讶,官员们答道:“大人,你不知道,前知州为贿赂当朝权贵,才动了这么大的手脚!”包拯于是下令:按朝廷规定,进贡之端砚每年只做八块。

  一日,一人欲送包拯一方石砚,包拯说:“我这多年皆用普通石砚,如此高贵的,当呈圣上所用,我用则糟蹋了。”说罢,他坚决地拒绝了。

  包拯常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后来,又有人来送端砚,他开着玩笑拒绝说:“如今我来到产端砚的端州,便收端砚;明日去产金的金岭,又受金子,我岂不成了天下鼎鼎富有的珍玩大盗吗?”直到他即将离任时,当地精制一方好砚,赠给他作纪念,他也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因此,百姓盛赞包拯为官清明。

  海瑞

  刚正不阿

  海瑞是举人,经过“大挑”,先担任了一个县上的教育局长,后担任淳安知县。当时,社会风气腐败。达官贵人经州过县,除了酒肉招待之外,还要送上厚礼。礼帖上通常写的是“白米多少石”、“黄米多少石”。但其实,这“白米”、“黄米”都是隐语,指的是白银多少两、黄金多少两。这样的风气蔓延开来,连一些公子衙内路过,地方也要隆重接待。

  一天,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带着一队人马来到淳安。驿站官员不知道来者是谁,接待上稍有怠慢,惹得胡公子大怒,当场命令家丁,把驿吏五花大绑,吊在树上,用皮鞭狠狠抽打。海瑞听说后,马上赶到驿站,见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如此无法无天之举,顿时义愤填膺。他大喝一声:“住手!”立即命令给驿吏松绑。胡公子的手下见“半路杀出了程咬金”,呼啦一下把海瑞团团围了起来。胡公子趾高气扬,挥着马鞭,说:“你知道大爷是谁吗?”海瑞理直气壮、义正辞严,指斥道:“不管你是谁,都不准在我管辖的地方胡作非为!”

  胡公子的家丁恐吓说:“你瞎了眼!这是胡总督胡大人的公子!”

  海瑞一听,心中早已有谱。他冷冷一笑,说:“以往胡大人来此巡查,命令所有地方一律不得铺张。今天看你们如此行装威盛,如此胡作非为,显然不是什么胡大人的公子,定是假冒的!”随即,海瑞挥手喝令将胡公子捉下,驱逐出境,并把他沿途勒索的金银财物统统充公。

  事后,海瑞马上给胡宗宪修书一封,一本正经地禀告说:“有人自称胡家公子沿途仗势欺民。海瑞想胡公必无此子,显系假冒。为免其败坏总督清名,我已没收其金银,并将之驱逐出境。”就这样,海瑞巧妙地制服了胡公子的巧取豪夺。

  海瑞一生刚正不阿,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着这样一段称颂他的歌谣:“海刚峰,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柔,真是铮铮一汉子!”高度评价了海瑞不吃软怕硬的精神。

相关热词搜索:王安石|习近平

上一篇:上海踩踏事故当晚领导吃大餐 官方称未接到举报
下一篇:陕西西安4人上山采药被黑熊袭击 林业局将调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