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月1日电(记者 张丽娜)元旦临近,“汤计老师要到李三仁家吃莜面”的消息迅速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院子里扩散……,年轻记者们都想跟着汤计老师去看看,给二老送上最美好的新年祝福。
莜面
莜面,由莜麦加工而成,是河北张家口,山西大同,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的特色食品,可以做成窝窝、鱼鱼、饨饨、饺饺等十几种特色食品。在呼和浩特地区,谁被邀请到家吃莜面,彼此之间的关系一定是特别好。
作为多年的同事,以我的了解,汤计很少到谁家去吃饭。原来,他不吸烟、不喝酒、不吃肉,担心自己吃饭太挑剔给对方带来麻烦……但这次,欣然接受呼格父母的邀请。
我与几位同事自动跟着汤计老师到超市买了些米面和水果,赶往毛纺大院的李三仁家。这一天,呼和浩特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中午吃饭时间,毛纺大院里的人不多。虽然院里冷清,但李三仁家中红火,厨房里热气腾腾,茶几旁宾朋满座。人们一边喝着奶茶,一边展望新年。
“幸福”
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宣布呼格吉勒图无罪。打那天起,李三仁家就一拨又一拨地没断过客人,有的是千里而来的“上访户”,有的是过来慰问的老街坊,更多的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此刻,江苏卫视的记者们就在家里拍摄,汤计老师到家吃饭使他们有了意外收获。
作为呼格吉勒图冤案昭雪的主要推动者,汤计老师与李三仁、尚爱云相交9年多,之间的会面可以说有N多次。但他带着礼物到李三仁家,还要坐下来一起吃顿饭……却是第一次。
尽管是阳历新年,两位老人还是当“大年”来过。厨房里摆放着新鲜蔬菜,锅里炖着排骨,满屋飘香,窗户上张贴着“幸福”剪纸,客厅里挂着一幅“马到成功”的大图片,屋子的犄角旮旯都清理得干干净净,阳台上的迎春花含苞待放,一辆崭新的玩具车后边放着呼格吉勒图的照片。
开始
李三仁屋里屋外忙活,一会帮老伴儿打下手,一会招呼客人喝奶茶。看着老人安详而沉静的样子,祥和之气在我心中油然升起。历经十八年的情感煎熬,九年多的辛酸“上访”,在为冤死的儿子洗清罪名之后,老人家终于回归了寻常百姓生活。
汤计老师对李三仁说:“转眼就是2015年了,今天是个除旧布新的日子,我想对老哥和老嫂子讲两句心里话:熄灭心中的怒火,散去心中的怨气,开始崭新的生活。”
李三仁拉着汤计的手说:“孩子有了清白身,一家老小在外人面前能抬起头,心里没那么憋得慌,我们老俩口子的上访日子结束了!”
微笑
尚爱云在不大的厨房里“大显身手”,她给汤计老师手搓莜面。
“凡是吃过我做的莜面的人,都说比饭馆好吃呢!我跟你们讲,想要吃到筋道的莜面是要用开水和面的,先用筷子把开水和莜面搅成絮状,稍微晾一晾用手揉成团……”,做莜面的间隙,她把茄子和土豆蒸熟,拌上翠绿的豆角,搞了一盆莜面的配料。谈起厨艺,尚爱云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没多大一会儿,新鲜的莜面出锅,屋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莜面窝窝和莜面鱼鱼,配有茄子土豆泥、黄瓜丝、油炸辣椒末,外加一大盘子排骨,齐齐地端上来,顿时“爆桌”了。
李三仁说:“你吃吧,排骨是大儿媳从农村买回来的绿色产品。”很少吃肉的汤计,也禁不住肉香,夹起一小块排骨。坐在旁边的江苏卫视记者说:“尚阿姨做得太好吃了,汤老师你吃块大的吧。”汤计“听话”地又吃了一块大的。
童言
“好久都没看到父母这么认真地做饭了。”大儿子昭力格图说,这些年,父母从未下过馆子,在家里吃饭也多是凑合一口。看着他俩有心情张罗一顿饭,做儿子的觉得很欣慰,希望我们一家人从这顿家常饭开始,迎接新的一年。
“以后奶奶每天都要给我们做好吃的东西!”小孙女乌兰一会儿跑到客厅里来,一会儿跑进卧室。
乌兰上一年级,扎着马尾辫,爱说爱笑。她很热情地告诉我,墙上的结婚照是三叔庆格勒图和婶婶,那张放在书桌上的照片是去世的二叔。小乌兰的新年愿望是:奶奶爷爷别总哭,爸爸妈妈能多带自己出去玩……
忘·记
饭菜很美味,大家吃着聊着,没人提起呼格吉勒图的话题。看着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吃饭,聊着家常,我不由地想:如果不是意外丧子,他们的生活原本就该这样幸福。但愿他们能从阴影中走出,忘却那些悲伤。
这时,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专题节目《迟到十八年》,回访和追踪了呼格吉勒图冤案始末。往事重现,看到镜头中自己的痛苦回忆,坐在沙发上的尚爱云几度哽咽……
尚爱云洗碗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我对自己的“小家”是想着每天都有心情做顿家常饭,对咱们的“大家”想说的是人人都能平平安安。
李三仁一边收拾着餐桌一边看着老伴:“我也是这么想的,好好生活吧,平平淡淡就是福。”
这时,江苏卫视的拍摄镜头转向汤计,请他也谈谈新年愿望。
“愿历史长河记住呼格案,愿法治中国记下呼格案,愿大家给他们宁静,生活依然在继续。”汤计说。
编辑:SN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