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近两年40余副部级以上干部被查
2014-12-18 01:30:03   来自:经济参考报    评论:0

  十八大以来,中央以反“四风”为突破口,全力打击各类腐败行为,有案必查、有腐必惩,2013年以来的近两年时间,全国共查处副部级以上干部40余人,其中正国级一人,对贪腐分子形成强大震慑。不过,《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尽管大贪巨腐相继被查,但村官低保分配不公、侵占惠农补贴等小贪小腐仍然存在。同时,“明腐败”虽越来越少,但官员不敢担当不作为的“暗腐败”依然在发生。对此,一位基层党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禁问道:“什么时候反腐能反到我们身边?”

  不少官员及专家学者建议,必须进一步推进法治反腐、阳光反腐。有关部门应以老百姓看得懂的形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贪腐失去生存的条件和土壤。同时,还应尽快完善配套政策,推动基层干部治理理念和能力的现代化,真正实现大小官员不想腐不能腐的新格局。

  近两年40余副部级以上干部被查

  “小恶”不除,“苍蝇”容易变“老虎”。从查处案件看,一些干部往往是从收红包、赴饭局、“帮小忙”等逐步滑入腐败深渊。本轮反腐使奢侈浪费之风得到明显遏制。

  “刑可上大夫”、退休不能免责、严查“灯下黑”……本轮反腐不断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禁区。2013年以来,全国共查处副部级以上干部40余人,其中正国级一人,打破了以往历次反腐的“天花板”,引起国内外震动。此外,阳宝华、赵少麟等一批已退休或退二线的高官被查处,打破了以前“退休意味着安全着陆”的潜规则。更令人瞩目的是,此轮反腐风暴深入历来较少曝光的军队内部,徐才厚、谷俊山等一批军队高级干部被严肃查处,彰显了党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军的坚定信念。

  除了“下山老虎”“军队老虎”,“内部老虎”也成为反腐重点。中纪委原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魏健等多位纪检系统高官被查处,被网民点赞为“反腐不护短”“正人先正己”。2013年以来,中央纪委网站通报(含省级纪委报送)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超过40起,彰显了纪检监察部门清理门户的决心,为“反腐无禁区”作出生动注解。

  分析近期查处的腐败案件,所涉人员从科级到国级,涵盖政法、纪检、央企等诸多关键领域,中央重拳反腐的强劲力度震惊官场。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从军队到地方,从高校到国企,从医院到学校,从科研院所到金融机构,本轮反腐覆盖各级干部、各类腐败行为,可以说是一场全方位的“无限战”“超限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小恶”不除,“苍蝇”容易变“老虎”。从查处案件看,一些干部往往是从收红包、赴饭局、“帮小忙”等逐步滑入腐败深渊。本轮反腐使奢侈浪费之风得到明显遏制。

  专家认为,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本轮反腐凸显了中央一查到底、猛药去疴的决心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重塑了党风、政风和民风,干部“不敢腐”“不能腐”的局面逐步形成。

  “微腐败”“暗腐败”成反腐“死角”

  反腐败横扫官场积弊,带来新风新规的同时,高压反腐也让一些人出现了怕担责、怕惹事的心态。一家民营医院负责人气愤地说,如果吃拿卡要是明腐败,那么这种不敢担当原地“拉磨”的行为就是“暗腐败”,也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尽管反腐成效明显,得到各界广泛好评,但不少基层群众也表示,现在明腐败越来越少,但暗腐败仍有藏身之地,一些反腐的“死角”仍待扫除。

  首先,巨贪纷纷落马可身边“微腐败”仍然严重。安徽一位基层老党员说,电视上天天报这里的贪官被查了,那里的领导被带走了,看着确实很解气,但离基层群众太远。现实中百姓身边的村官低保分配不公、侵占惠农补贴等小贪小腐不正之风仍然存在,“什么时候反腐能反到我们身边?”

  记者从安徽省纪委了解到,该省去年查办了9000多起违纪案件,处理了8000多名干部,其中八成以上是县级以下干部。“打虎振奋民心,但如果百姓身边的腐败不绝,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抵消反腐在群众中的正面影响。”一位基层纪委书记说道。

  其次,“明腐败”越来越少,但“暗腐败”仍未清除。在采访中,多地群众谈到,反腐败横扫官场积弊,带来新风新规的同时,高压反腐也让一些人出现了怕担责、怕惹事的心态,惰政懒政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存在。一家民营医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研发一项获得多项专利的医疗器械,但在申报应用时,由于相关部门没有相应的检测能力,导致这一医疗器械迟迟无法获得“落地证”。“主管部门只说不能检测,又不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还不允许这个器械上市应用,这不是典型的不犯错误不作为吗?”这家民营医院负责人气愤地说,如果吃拿卡要是明腐败,那么这种不敢担当原地“拉磨”的行为就是“暗腐败”,也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一些地方企业负责人也表示,过去到地方政府办事请客吃饭可以办得快些。但现在反腐声势这么大,找地方政府办事不用请吃饭了,但事儿也办得不利索了。

  再次,反腐“并发症”亟待治理。不少基层干部表示,高压反腐重塑了官场风气,但也带来了一些干部“为官不为”的思想,这种不为有一部分是自身有问题或者怕担责任的懒政惰政,另一部分是“不知道该怎么为”。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袁柏顺说,廉政是国家治理的基本价值,反腐败是国家治理的基本职能。高压反腐破除了过去官场的陋规和行为方式,使国家朝着治理现代化逐步迈进。但对于很多基层干部来说,朝着这种治理理念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变还有个过程,这中间的转型“换挡”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跟上,破立不结合,那么可能会导致“为官不为”等反腐“并发症”愈演愈烈,抵消反腐成果。

  基层腐败严重侵蚀群众利益

  不少基层纪委书记谈到,当前县级以下的基层腐败问题严重,“小官大贪”现象频出,如有的村委会干部私分上千万元征地补偿款,造假骗取几十套安置房。这些与群众近在咫尺的腐败行为严重侵蚀群众利益。

  多地基层干部群众及相关专家表示,中央坚决的反腐决心和高压的反腐力度令人拍手称快,但当前反腐中的“死角”和新情况也亟待引起重视。只有保持当前反腐的基本态势和战略定力,才能真正让腐败行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无处遁形。要做到这一点,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反腐“抓大也不放小”,加强治理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微腐败”。不少基层纪委书记谈到,当前县以下的基层腐败问题严重,“小官大贪”现象频出,如有的村委会干部私分上千万元征地补偿款,造假骗取几十套安置房。这些与群众近在咫尺的腐败行为严重影响群众利益和腐败“观感”,亟须将其作为下一步反腐的重点。

  二是坚持改进作风。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研究员杨禹表示,反腐败没有止境,贵在坚持不懈,拱卒也能“将军”。纠正公款月饼、贺卡就像中国象棋中的拱卒,在整个棋局当中不算什么大动作,但一点点往前拱,过了河绝不后退,拱到最后也能“将军”。

  三是坚持强化执行力与完善制度并举。很多普通党员群众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全社会都看到了中央有决心推进反腐败,但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和制度的保障也容易变形走样。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要把“可变现的权力”交给市场,把“有弹性的权力”经由集体决策,把“一次性的权力”进行部门分权,把“垄断性的权力”引入外力监督,权力才有可能避免失控。

  江西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治权是关键”,要坚持制度限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通过“公开”限权,把权力晒在阳光下,进一步健全权力监督体系。

  这位负责人建议,一是逐步探索建立党内公开监督、公开批评、公开质询以及对“一把手”弹劾罢免等制度,推行制度化分权方式,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引导“权力制约权力”。二是通过公开干部调整信息、公开推荐提名人选、公开民主推荐票数、公开选拔任用结果等内容,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建立干部“带病提拔”倒推问责机制,为那些成绩突出、作风优良的干部打开进步之门,撤下碌碌无为、跑官要官干部的晋升之梯。

  长沙市纪委执法监察室主任秦跃平认为,要把“可变现的权力”交给市场,把“有弹性的权力”经由集体决策,把“一次性的权力”进行部门分权,把“垄断性的权力”引入外力监督,权力才有可能避免失控。

  一些基层官员表示,要从根本上杜绝“一支笔、一言堂”,必须科学界定权力的边界,推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关键。比如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优化权力运行的制度设计等。用制度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同时,还要给笼外上把“锁”,加大落实执行力度,用严厉的问责保证制度落地。

  同时,也有专家学者建议,必须进一步推进法治反腐、阳光反腐。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着力实现纪律与法律、惩治与法治的“无缝对接”。政府应以老百姓看得懂的形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贪腐失去生存的条件和土壤。同时,还应尽快完善配套政策,推动基层干部治理理念和能力的现代化,真正实现大小官员不想腐不能腐的新格局。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凌军辉、杨玉华、傅勇涛、胡锦武、苏晓洲、李鹏翔、杨守勇、叶前、邹俭朴采写)

相关热词搜索:我国|副部级|40

上一篇:老板安排贪官老婆网上秒杀古玩行贿
下一篇:丁书苗母女均获刑 旗下公司状态仍为开业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