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房山20余件被盗文物收回 物品可追溯至宋辽
2014-12-16 16:10:04   来自:法制晚报    评论:0

上午,房山文化委员会门前,专家讲解被归还的文物来历 摄/法制晚报记者 柴程上午,房山文化委员会门前,专家讲解被归还的文物来历 摄/法制晚报记者 柴程

  法制晚报讯(记者 赵颖彦) 环秀禅寺的藻井石、杨家大院的雕花石鼓……今天上午,房山区文委通报了近期破获的三起文物盗窃案件,20余件文物“完璧归赵”,这些文物最早可追溯至宋辽时代。

  为更好地保护文物,房山区文委正在建立文物数据库。此外,房山区还组建了一支由300余人组成的文物协管员队伍,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巡视检查。

  通报20余件文物 今日正式移交

  今天上午,房山区打击盗窃文物犯罪行动文件移交大会举行,公安部门正式将文物移交给文物管理部门。在会上,公安及文物管理部门通报了近期房山发生的三起文物盗窃案件。据了解,这批被追回的文物最早可追溯至宋辽时期,共计20余件。

  据房山区文委介绍,在这三起案件中被盗窃的文物,包括区级文保单位环秀禅寺的藻井石、杨家大院的一对雕花石鼓以及陕甘总督黄廷桂墓墓志。其中环秀禅寺藻井石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此案已进入法院审理程序。

  杨家大院雕花石鼓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也已被警方刑事拘留,并截获了佛首、碑座、石蜡扦等共计21件石刻文物,还有部分文物已被运往山西,相关部门将开展跨省追缴行动。据了解,杨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四进四合院、三十六间房,石砌而成,有各类雕花石刻,被盗窃的这对雕花石鼓最为精美,估计价值50万元。

  至于陕甘总督黄廷桂墓墓志,由于盗窃分子在行窃时被当地文物协管员发现并报警,最终未能得逞仓皇而逃,现场丢下盗窃工具。目前警方已掌握重要线索,正在讯问涉案人员。据介绍,黄廷桂生于1690年卒于1753 年,为北京房山区张坊镇南白岱村前黄自然村人,雍正年间由总兵擢升为四川提督。

  进展制订保护计划建立文物数据库

  截至目前,房山区黄山店龙天观、赵各庄娘娘庙、长流水村普济观等12处古建筑,已纳入文物保护范围。文物部门已分别对古建筑做了GPS定位、测量、拍照、登记,邀请文物专家对其进行历史年代断定和分析,并制订了相关的保护计划。

  对于那些易损易盗的碑刻塔幢和可移动户外文物,文物部门已转移收藏。目前房山区正在建立可移动以及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今后公安部门可以根据数据库资料确定管控重点地区和重点单位。

  亮点300名协管员 成流动“岗哨”

  据房山区文委介绍,该区有不可移动文物328项,其中国保单位9处、市保单位12处,有可移动文物3万余件、地下文物埋藏区7处,年代涵盖自旧石器时代至民国,构成了中华民族不断代的历史画卷,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微缩景观”和“文化长城”,堪称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由于大部分文物都分布在田野、荒山上,给一些偷盗文物的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为此,房山区组建了一支由300余人组成的文物协管员队伍,变成了流动的“岗哨”。

  据了解,文物协管员每周至少两次对所负责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巡视检查。对于出现的特别情况,如倒塌、损毁、乱划乱贴,以及未经批准在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建设工程等严重危害文物的行为,协管员立即向区文委汇报。

  在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中,协管员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文物保护点进行巡查,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做汇报。据了解,此次破获的三起案件中,文物协管员便“立了功”。

  文/记者 赵颖彦

(原标题:20余件文物 今“完璧归赵” 源于三起文物盗窃案 多来自房山区区级文保单位 包括杨家大院雕花石鼓等 最早可追溯至宋辽时期)

相关热词搜索:可追溯|至宋辽

上一篇:成都公交车失控致2死多伤 目击者:直接冲向人
下一篇:7模13频全网通手机盘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