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企老板:大学毕业生创业开店频遭执法人员刁难
2014-12-15 05:40:03   来自:中国青年报    评论:0

  本报记者 卢义杰《中国青年报》(2014年12月15日07版)

  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开店,却遭执法人员频频刁难,最终被迫“关门大吉”。在公开报道中,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

  “这是普遍现象。”参加中纪委、全国工商联座谈会的代表,北京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的董事长蔡晓鹏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文化、消防、市容、工商,很多行政审批背后都藏着一大笔看不见的钱,“如果制度规定的正门走不了,只有走‘钱门’”。

  蔡晓鹏正在设计一个扶持大学生创业的项目,他的担心是,大部分在校生不能顺利通过层层审批。

  项目要一台自控果汁机和几平方米的空间,只需“一按电钮”,果汁就能自动流出。“但,这么一个只需简单操作的项目,手续是按照卫生餐饮的流程来的,还要有环保、消防等前置审批。”蔡晓鹏说。

  在蔡晓鹏看来,如果让学生自己去跑程序,估计很难跑下来,“这个项目本身投资是不高,但之后还要这个那个一大堆手续、开门费,办好了还不停被骚扰”。

  “这抑制了年轻人进入市场的热情。年轻人刚走上社会,充满理想,你用这样很残酷的现实把它打碎了,只有意志很坚强的人才会死磕。”他说。

  蔡晓鹏经商近20年,他发现,置身于整个城镇化、工商化进程,“年轻人是受到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

  大约10年前,蔡晓鹏的公司雇佣了一批外地大学生。这些学生来京没有地方住,就住在地下室旅馆。半夜警察突击检查,把拿不出暂住证的大学生都带走了,第二天打电话要公司花钱领人。

  事隔多年,蔡晓鹏回忆此事时仍用“万恶”来表达愤慨:“罚款,5000元还是2000元?全是白拿,要看关系。老板本身是外地的,就罚得狠一点,不行就抓起来,送去关押、劳教。”

  上世纪80年代,团中央和中国社科院联合成立了青少年研究所,蔡晓鹏的研究课题就是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他回忆,在一定历史时期,行政权力对劳动力自由流动有所阻碍,那个年代,从农村走出的都是有知识的年轻人,老年农民或者没文化的出不来。

  蔡晓鹏之后见证,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以浙江为代表的民营经济起来了。一个标志性的地点是,北京大红门一带诞生了一个温州村,但执法人员老去“围剿”它,“各种理由,说脏乱差,这个问题那个问题”。

  “但这个东西是客观需要的,打来打去,温州村很顽强,人就是不走,最后慢慢形成了较大规模的服装和小商品交易中心。”蔡晓鹏表示,人对生存发展的需求,是不合理的制度抑制不住的。

  蔡晓鹏在谈起行政审批中的遭遇时说,有的行政审批催生形式主义,不受约束的权力导致了寻租。

  那么,年轻人该怎么办?如果站在丛林法则的天平一端,刚刚进入社会的人,没有雄厚资金去“喂”饱贪吏,又难以借力各种关系,显然处于不利的地位。

  蔡晓鹏的回答是:希望社会有一个公平的环境。

  本报北京12月14日电

(原标题:年轻人是受压最大的群体)

相关热词搜索:执法人员

上一篇:安徽检察院回应“退休检察官举报自己办错案”
下一篇:国资委纪委书记:一些央企顶风违纪不收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