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我们日常面临的多是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属于老鼠、苍蝇、跳蚤、小贪小腐的那一类。但正是这类直接面对企业的‘小鬼’,经常扮演着企业杀手的狠角色。”在10月15日中纪委与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家的座谈会上,民营企业家蔡晓鹏痛快地“放了一炮”。他代表很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广大从事农业和食品行业的小微企业家,痛陈某些基层行政人员对企业的层层盘剥,也讲述了此类企业辗转生存的艰难。转眼快过去两个月,蔡晓鹏12月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不是发牢骚,而是希望促进制度改革,不光是要解决个案问题,更希望形成对整个社会的良性推动。
9000字发言稿痛陈“国缺廉律,鼠辈猖獗”
蔡晓鹏,全国工商联农产商会代表,北京金百瑞果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今年64岁,中国人民大学78级法律系本科毕业生,早年曾供职商务部、农业部,后辞职从事企业经营,媒体披露其早年有与王岐山共事经历。
在中纪委的座谈会召开一个多月后,蔡晓鹏整理的发言稿开始在网络上快速流传。在发言稿中,基层执法部门种种不端行为被他喻为“鬼子进村”“半夜鸡叫”“土匪”“地痞流氓”等等。他披露,其公司一工厂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400多项审批文件,但2013年因原QS生产许可到期被迫停产,转由河北省代工。另,公司二审通过批准的“果酱”项目,耗时两年半,直接成本200万元,而停产造成的间接损失数以千万计。蔡晓鹏厉喝:谁应埋单?!
舆论都指蔡晓鹏发言尖刻、直接、大胆,他自己也承认。“那种情况下容不得你不尖刻,大家都很尖刻,但是只有我讲话比较接地气,‘鬼子进村’也是我说的。”蔡晓鹏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发言的时候,会议组织者提醒他,“快翻篇吧”。蔡晓鹏说:“他们怕我进一步引申,因为他们也担心我会走火,另外后面还有很多人要发言,但发言时间太有限了。”
蔡晓鹏准备的发言素材中甚至包括了发票等相关票据,以备中纪委官员质询。与其他11位座谈会企业代表的泛谈观点相比,蔡晓鹏显得用心良苦。座谈会之后,工商联和中纪委向蔡晓鹏要发言稿,他答应回来整理之后再向上递交。到11月下旬,网络上以及微信上开始大量转发这篇文章——《蔡晓鹏:我在中纪委座谈会说了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蔡晓鹏将整理后的发言稿冠题为《国缺廉律 鼠辈猖獗》。
向中纪委列出“维私权、束公权、促廉治”14条建议
9000字的发言长稿,逻辑缜密、条理清楚。在发言稿中,蔡晓鹏将一些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明目张胆、侵害骚扰民营企业的“贼盗”行为,归类为“鬼子进村”“半夜鸡叫”的“白吃党”行为,或是公然拦路抢劫的“土匪”行为,或是敲诈勒索、滚刀肉式的地痞流氓行为。蔡晓鹏说,现在这些行为已经明显收敛,但是从农业和食品行业角度,“三农转移支付”已成为高腐领域。他将其概括归类为官夺民产型、亲友特惠型、吃工程返利型等7个类型。他还提到食监领域公权滥作为和不作为严重失控,包括前置审批环节所需文件涉及18个部门、400多项,审批关卡越来越多,时限越来越长,审批过程收费多、灰色支出大、“学费”昂贵等。在发言稿的最后,蔡晓鹏也用很大篇幅列出14条“变法改革”建议,提出要立严法:维私权、束公权、促廉治。
蔡晓鹏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座谈会,“中纪委之前从来没有过,哪怕是地方的纪委,从没有人履行过这样一个程序”,所以蔡晓鹏抱着一摞厚厚的发言素材就上会了。“我希望我的发言能促进制度设计的改革,这是我所希望达到的,想要的!不光是要解决个案的问题,要形成一个良性的对社会的推动,光发牢骚没有用!”
为什么蔡晓鹏要大胆直言,他没有想过后果吗?蔡晓鹏给《环球时报》记者的答复是:“座谈会之前,主办方发了一个提纲,引导我们谈这方面的问题,没有做限制,也没规定必须在什么框架内发言。所以大家都总结了各行业中比较重要的问题。但其他人发言都是泛指,而我是特指,我的发言中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相关部门,他们都没有。”
座谈会是摸底,还没有进入对策研究阶段
“我点的虽是现实,但实际上,我批的是关于这方面制度的改革调整目前处在一个不作为的状态。这种束缚条款太多了。”这篇9000字发言整理稿的最后,蔡晓鹏“希望由纪委到会的领导,把我上报内容反映给岐山同志。发言草稿整理后上报工商联、中纪委。”蔡晓鹏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座谈会上,中纪委的一个局长和一个处长出席,并在座谈会结束后做了总结性发言,表示感谢大家反映问题,会把问题“带上去”。
“那不是一个提案,只是一个座谈会的发言,所以目前我没有收到中纪委的反馈。”蔡晓鹏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认为,这次座谈会属于初步摸底,没有进入对策研究的阶段,“先听听情况,然后梳理,拣出一些问题,再就指向性很强的问题进行一些研究,提出一些变革的方案”。
发言稿11月下旬被公开后,蔡晓鹏也在关注各方的声音。蔡晓鹏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想到过后果,但是,我一定要讲出来。基层不是打点的问题,不把这个链条砸碎,谁也无法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并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