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陵首家农耕文化馆开馆 展出164件展品
2014-12-19 12:00:03   来自: 巴渝传媒网   评论:0

\

12月17日,涪陵区首家农耕文化馆——马武镇农耕文化馆开馆,承载着厚重农耕文化和历史印记的农具吸引着参观者。记者 冯国庆 摄

\

农耕文化馆迎来首批参观者。记者 冯国庆 摄

    巴渝传媒网讯(记者 夏林)檑子、吊筛、黄膳篼、钹镰、草鞋耙……12月17日,涪陵区首家农耕文化馆——马武镇农耕文化馆正式开馆。

    马武镇农耕文化馆位于马武镇方碑村三组,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馆内分生产、加工、建筑、生活等四大展区,共陈列了164件展品。

    记者在现场见到了犁铧、锄头、背篼、蓑衣、斗笠等这些在许多年轻人眼里有些陌生的过去农村的生产生活用品。这些东西在几十年前的农村尚能见到,如今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消失。古老的农耕文化,越来越让80后、90后感到遥远。

    农耕生活的情景,已渐渐离我们远去,让我们为时代进步而高兴的同时,也对在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农耕文化充满深深的怀念……马武镇农耕文化馆保存展出的大量农耕文物,展示了巴渝儿女艰苦奋斗、勤劳朴实的精神,同时为广大青年了解农业发展进程,了解传统农业社会农民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这个农耕文化馆,记录农业生产的过去,让人们重新感受农耕文化,很有必要!”参观的市民陈先生感慨地说。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失,同时也要让青少年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生活,热爱劳动。”该镇宣传委员委员何龙飞说,建农耕文化馆就是为了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的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文化,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并带动全镇的乡村旅游发展。

□相关链接

你认识这些农耕器具吗

    这些器具曾在我们的眼里是那么的熟悉,因为它们用一种动态的方式构成生产生活图景,深深地烙进我们的心里。而今,却离我们越来越远。走进城市和现代文明,我们依旧眷念着它们。

生产类:

\

犁头 黄河 摄。

犁头:最原始的耕作工具,它由木架和铁铧组成,用牛前面拉着人在后面扶着耕地,曾广泛用于山区农村。

提篼:竹篾丝编织而成的篼,用于提携、盛装体积数量较小的物品。

杨叉:Y型树枝制成,主要用于翻晒稻草、柴草。

风簸:木质材料做成,用于清理谷类、玉米的杂质,借着风势使谷物的颗粒与壳和杂物分离。

生活类:

筛子:一种用竹片编制的生活用具,圆形,有漏孔,主要是通过孔使小颗粒漏下去。

鼎罐:用铸铁模具制成,用于煮、炖食物之用。

煤油灯:人们用煤油作燃料、布芯、软铁皮包裹,点燃即为灯,照亮,时常晚间用。

斗笠:多用竹、塑胶编制而成,遮雨时用的器具,顶部为圆尖形,下部为圆形。

加工类:

\

擂子—碾米工具。记者 冯国庆 摄

弹棉花工具:有熨斗、弓、木锤子。用于弹棉絮的工具。

草鞋架:用于制作草鞋的工具。

檑子:一种碾米的工具,主要木材和楠竹做成,原理上与石磨相似。

磨石:分为粗、细、油石三种。是用来磨刀的石头。

建筑类:

\

风簸 黄河 摄

风箱:木制,鼓风之用,可大幅提高炉温,加热铁件。

墙板:木制,修建土木结构房屋时,强固墙体的模具。

马凳:多以木制成。形状像马一样的凳子,指在工程施工中,临时用于站人放料的凳子,用木料做成,也有用型钢焊制的,多为长条形状。

瓦楠子:一般用毛竹(楠竹)或木制成。制作小李瓦的模具。 记者 夏林 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164

上一篇:龙头港建设一期工程可研报告获市发改委批复
下一篇:深化平安重庆建设工作督查组来涪督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