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 58岁的拆弹英雄于尚清,在跟体内的100多块碎片斗争11年后,于前天晚上在京与世长辞。昨天下午,家人陪护着老于的遗体,乘救护车返回老家齐齐哈尔。
由于没能和儿子说上最后一句话,老于11年前写在一张待拆炸弹电路图背后的遗嘱,成了儿子永记在心的嘱托:“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场 儿子扶灵送老于回家
昨天下午,于尚清的老伴在儿子于嘉的搀扶下,和前来医院送别的亲朋诉说着老于过去的点滴。她的手机里存着多年前一家三口的合影,那时儿子的脸上还带着几分青涩,自己的头发也没有现在这般灰白。
在家人、同事的陪伴下,老于的遗体被送上了返乡的救护车。关上车门的一刻,一直努力控制情绪的于嘉泪如泉涌。他缓缓跟随救护车前行,口中喃喃地说着:“爸爸,跟儿子回家吧!”
“爸爸来京看病的路上,就享受了很高的礼遇”。于嘉回忆说,当时路过父亲服役过的部队驻地时,检查站的战士和执勤民警,全都立正向救护车行军礼。昨天看到这么多亲朋前来送行,于嘉感到很欣慰,他觉得“爸爸走得并不孤单”。
追忆 11年前临危受命去拆弹
看着静静躺在救护车上的父亲,于嘉又想起11年前父亲负伤的情景。他清楚地记得,当天父亲接到命令后,没有像往常那样拿起外套匆匆出门。而是收拾了一遍屋子,给亲朋打了电话,“又特意穿上我给他买的胶鞋后才出发”。
于嘉说,父亲接受拆弹任务是临危受命,“他当时负责处理危险品,当兵的时候也学过些电路知识,便参与了拆弹工作”。于嘉回忆,父亲每次拆弹后都大汗淋漓,尽管如此却从未退缩。
炸弹电路图背面写遗嘱
老于第一天有惊无险地完成任务,但次日现场又发现数枚炸弹。于嘉回忆,父亲临行前随便扯了一张纸写下了遗嘱,“遗嘱的背面,是他手绘的待拆炸弹电路图”。
遗嘱中,老于让家人好好活着,最后写“再见”的时候,因为太着急写成了“在见”。“他嘱咐我好好学技术,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于嘉说,自己曾劝父亲不要去,但被一口回绝,“他听了很不高兴”。
继承 巡逻在父亲负伤的地方
如今,于嘉像父亲当年一样,从部队退伍后回老家做了一名基层民警。在他的辖区内有一座房子,巡逻间歇他总会进去看看,那里是老于排弹负伤的地方。
两个月前将父亲送至北京后,于嘉就匆匆回到工作岗位,后因公务来京看了父亲20分钟。再回来时,老于已经意识模糊,“到他离开,再没能说上一句话”。于嘉把11年前的那份遗嘱,当作父亲最后的嘱托,“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