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兰州市探索将几大公园免费开放。2011年,全市包括五泉山公园在内的12座城市公园全部免费开放。几年后,免费公园却处于管理难、养护难、维持难的尴尬境地。
在公共利益和盈利驱动之间,免费公园该何去何从,有待破解。
免费背后的维护难题
“自从免费以后,公园不是被健身队、戏剧团瓜分,就是被茶座挤占,能散步的场所越来越少了。”由于供游人休闲的空地不断被露天茶座、游乐设施和各种团队组织占用,让经常来五泉山公园游玩散心的刘阿姨很愤慨。
10月18日,恰逢周末,兰州市五泉山公园游人如织,随处都能见到三五个人结成队,打牌下棋,唱歌跳舞,各种嘈杂声不绝于耳。本打算在此清静一下的刘阿姨,被公园游乐场所的尖叫声和各种音响的噪音扫了兴致。
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整顿和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通知》,要求“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城市休闲公园要充分体现公益性,实行免费开放”。从当年开始,兰州市对几大公园进行了免费开放的探索,直至2011年,全市才将包括五泉山公园在内的12座城市公园全部免费开放。
公园免费后,虽然让文化休闲、娱乐、观赏的公益性得到了极大发挥,但来来往往的人群却让公园陷入各种各样的尴尬状态。
“方便了市民,却给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谈及公园免费开放,正在巡视监查的五泉山公园工作人员王孝武表示,目前五泉山公园内有16家健身团队,6家民间戏剧团队,还有晨练的嘈杂声经常引来市民投诉。由于人们可以自由出入,公园内花草经常被乱采乱摘,休闲设施惨遭毁坏,就连休闲亭也经常被涂写乱画……免费开放三年来,公园面临管理难、养护难、维持难的尴尬境地。
管理面临“变形”之困
其实,免费公园公共设施惨遭破坏、公共空间被挤占的现象,在兰州市其他几家公园也屡见不鲜。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兰州市多家公园,发现免费开放在深受市民欢迎的同时,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
在兰州市市民广场,原本绿草茵茵的大草坪,到处斑驳凸显,不少地方草坪早已荡然无存,各种废纸塑料遍地、随风起舞,为数不多的垃圾桶已被塞满,不少垃圾散落在垃圾桶四周。
在老年公园,除了分布密集的游乐设施、露天茶座,还有不少推销保健仪器、做健康咨询的摊点。这些商业活动不仅与公园的主题大相径庭,还使环境变得喧闹嘈杂,公园俨然成了一座游乐场。
“作为管理者,我们也面临一些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对于免费公园的现状,兰州市园林绿化局一位赵姓负责人坦言,免费开放三年多时间,公园管理正经历从“园林式管理”向“社会管理”的艰难转型。
他解释说,公园免费开放后,游客量剧增。客流量上升就意味着维护和管理难度加大,公园原有的清静、自然环境必然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小商小贩、乞讨者等各种闲杂人群乘虚而入,也给治安、消防带来很大隐患。
“游客的人员结构发生了变化,不文明行为、甚至破坏行为增多,如何减少和杜绝,是对公园管理者管理能力的考验。”赵说。
公益与效益的博弈
据了解,兰州对部分公园免费开放后,在公园差额补贴的财政管理形式上,由市财政补足门票收入部分,剩余的资金缺口则需公园组织经营活动的收入来弥补。
“维修和建设经费如何解决,这是全国不少地方公园免费后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兰州市园林绿化局这位赵姓负责人介绍说,一方面市民休闲文化活动需要绿地空间;另一方面,免费公园的运营也需资金支持,于是,将公园内的空地和房子对外出租,就成为不少公园不约而同的选择。
采访中,有专家指出,公园免费开放,标志着社会文明进步,但不收门票,并不意味着放弃市场,而如何将公益性与效益性同时兼顾则成了管理者必须探究的问题。
“免费公园失去了门票收入,但带来人气,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进行商业开发其实大有可为。”兰州城市学院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教授杨建毅认为,城市公园一般都处于闹市区,地理和环境条件较好,但门票限制了游人进入,因此也限制了商业开发,而公园免费开放后,虽然没有了门票收入,但游客量增加,会拉动其他消费,产生联动经济效益。所以,有关部门应该盯住公园主题性开发,不断完善公园娱乐功能,迎合不同的消费者心理,以经营带动管理。(记者 完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