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买液晶,内行买等离子”,彩电行业曾这样传言。但如今市场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曾经风靡一时的等离子电视,如今在主流家电市场已难觅踪迹,而OLED液晶电视作为新兴产品,正在粉墨登场,逐步唱主角。
去年底,有“等离子之父”之称的松下宣布将在2014年3月完全结束其等离子业务,等离子电视市场日渐衰落。至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已不足6%,仅剩三星、LG和长虹仍在坚守,长虹也是国内唯一拥有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的企业。而近期传出消息称,长虹也将退出等离子业务。
对此,四川长虹集团企划部部长刘海中日前对中华工商时报表示:“长虹作为上市公司,涉及重大产业信息,相关情况以公告为准。”此前还有媒体报道称,长虹集团企划部部长刘海中表示,生产等离子电视的虹欧公司生产状况正常。“目前供货、生产情况都很稳定,没有减产”。
为了求证等离子电视当前的命运,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等离子时代终结
陆刃波强调:“退出等离子业务,这不是长虹集团一家所能决定的,而是全球市场所决定的,是市场需求、技术进步以及时间所决定的。”
“从技术进步来看,等离子电视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当前已被OLED液晶电视所替代。技术进步必然导致市场需求的升级换代,等离子电视已被市场所淘汰。”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长虹先期已经为等离子投入了40亿元的巨额资金,并搭建起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如果退出的话,则意味着40亿元的投资"打水漂",但长虹必定会退出等离子业务,且越早越好。否则,将意味着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后"打水漂"。”陆刃波强调。
随着曾经的等离子之父松下已彻底告别“全球彩电老大”的身份,长虹也逐渐将战略重心转移。刘海中表示,长虹目前是液晶、等离子、OLED三管齐下,希望在未来几年重塑辉煌。长虹早在2009年就已经开始布局液晶生产线。2009年6月,长虹与台湾友达光电公司下属子公司景智光电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投资生产液晶电视模组。此外,2008年4月,长虹控股的虹视公司就开始在成都启动OLED项目,从事OLED项目的研发跟踪,并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建立了国内首家OLED工程实验室。
液晶电视成主角
“就目前而言,OLED技术还在不断完善当中。但按照国内市场每年700万-800万台彩电的需求量计算,OLED液晶电视的市场占比已达到80%。”刘海中表示。
在陆刃波看来,等离子电视已经趋向于淘汰的边缘,未来液晶电视才是家电市场中的主角。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技术封闭是等离子面板产业难以持续的重要原因。“等离子行业刚发力时,技术主要由几大巨头把握,比较封闭,等离子五虎(松下、三星、LG、日立、先锋)实际上并不愿意在中国布局生产线,不想把技术卖给中国。”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刘步尘表示。技术封闭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企业纷纷知难而退,另起炉灶发展液晶产业,更加刺激了每年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液晶面板生产线扩产,液晶电视在色彩、反应速度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
正如曾经消失在市场中的CRT电视、背投电视那样,等离子电视将成为电子消费领域又一个黯然退场者。陆刃波还指出,在液晶电视之后,我们将会迎来OLED电视的的新时代,中国家电企业应该加强OLED电视的研发力度,否则不仅会失去目前在液晶市场上的优势,还会导致国内家电企业落后于其他国际品牌。“家电市场的转型不会止步于液晶电视,我们必须跟上国际市场的脚步。”陆刃波说。
(孙永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