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Pay中国爽约业内对NFC市场前景抱有疑虑
2014-10-28 15:55:20   中国涪陵网   评论:0

原标题:ApplePay中国爽约 业内对NFC市场前景抱有疑虑

\

  iPhone 6、iPhone 6 Plus的用户可以通过美国银行、第一资本、花旗银行、大通银行、富国银行发行的Visa、万事达卡在“苹果支付”上进行支付,但仅限美国。

  被苹果CEO库克誉为“将取代你的钱包”的ApplePay支付业务日前正式在美国上线,通过NFC(近场支付)技术,用户只需让iPhone靠近非接触式感应器,同时将手指放在指纹识别器Touch ID上就可完成授权支付。值得玩味的是,虽然近年来中国银联、商业银行、运营商大举进军NFC领域,但此次ApplePay却无缘国内市场。在业内人士看来,ApplePay受阻不单单是由于政策原因,更重要的是业内对于NFC技术的前景抱有疑虑。

  ApplePay进驻中国市场爽约

  被苹果公司寄予厚望的ApplePay自10月20日正式登陆美国市场,在商店中,消费者只需将iPhone轻触非接触式终端POS机,将手指按在Touch ID上或者输入密码,交易授权即可在数秒内完成。对于商户在应用程序(App)内的支付,消费者只需点击支付,并通过Touch ID或密码进行授权,即可支付。

  目前,发卡机构Visa、万事达已经支持多家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使用ApplePay。北京商报记者从Visa获悉,持美洲银行、第一资本银行、花旗银行、大通银行和富国银行发行的Visa卡的iPhone 6或iPhone 6 Plus用户,可以通过苹果支付应用在商店用手机购物支付。他们还可以使用iPhone 6、iPhone 6 Plus、iPad Air 2和iPad mini 3购买线下商品和服务。此外,Visa还在积极联合其他的美国数千家金融机构客户进行合作,帮助这些金融机构为他们的客户开通全新的苹果支付服务。

  万事达则表示,持有iPhone 6、iPhone 6 Plus、iPad Air 2和iPad mini 3的用户可以通过美国银行、第一资本、花旗银行和富国银行发行的万事达卡信用卡或借记卡在“苹果支付”上进行支付。未来几个月,ApplePay将支持巴克莱信用卡、联合服务汽车协会、PNC银行、联邦海军信贷协会、美国合众银行、五三银行、第一夏威夷银行、奥马哈第一国民银行、第一尼亚加拉银行、KeyBank、硅谷银行、美国安全服务联邦信贷联盟、太阳信托银行、Synchrony Financial等机构发行的万事达卡信用卡或借记卡。

  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ApplePay在美国业务条线已逐步铺开,但进入中国尚无时间表,有消息人士表示,苹果公司正与中国银联等多方展开谈判。中国银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联很希望ApplePay能进入中国,但目前没有更新的进展,也没有更多消息可以透露。

  ApplePay进场难疑因监管顾虑

  事实上,NFC在国内并非新鲜事物,无论是中国银联、商业银行、手机运营商或者手机生产厂商,都渴望在这一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自去年以来,中行、中信、招行、浦发、光大等众多银行均力推此业务,例如,OPPO、HTC等均与招商银行达成过NFC战略合作,通过手机利用NFC技术直接完成付款;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上海地铁联合推出刷手机坐地铁服务。同时,中国银联与手机厂商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三星与中国银联宣布合作,今后,三星部分用户安装银联随行客户端后,便能将信用卡、借记卡等卡片模拟到手机中,通过手机NFC功能完成支付。Google同样在布局移动支付,继GoogleWallet之后,基于HCE和Token令牌的产品是其发展重点。国内厂商华为日前发布的旗舰手机MATE 7,也与支付宝合作支持指纹支付。

  那么,为何采用相同技术的ApplePay在中国受阻?一位第三方支付业内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pplePay要想进入中国,需要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而根据目前央行规定,国外公司并没有被放开申请。

  另一个阻力恐怕更为重要。虽然苹果公司称,ApplePay的支付信息存储在iPhone内部芯片上,不会和商家共享,也不会随着支付传递出去,但上述第三方支付人士称,金融安全一直是监管层极为重视的问题,监管机构可能担忧,一旦放开ApplePay进入中国,国人的金融数据和交易信息都会落入苹果公司的手中。因此,银联内部对是否与苹果公司展开合作也存在分歧。

  NFC市场前景遭质疑

  银联、银行、运营商、手机厂商齐聚NFC市场并非偶然。央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曾表示,央行将建立我国移动支付技术检测认证体系,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目标方向应该是,促进移动金融服务与金融IC卡融合,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中国银联的NFC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主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地方性区域性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补充,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这也足以证明,监管层对发展NFC支付的重视。

  但现实情况是,NFC技术发明已十多年,市场占有率却令人失望。根据Gartner预测,今年底,NFC支付的金额将达到82亿美元,但是在移动支付中的比例仅有2.5%。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全球来看,NFC市场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整合者,虽然银联、运营商、银行都在介入NFC市场,但都没有打通整个链条。

  在他看来,在国内推广NFC产品无异于一场世纪豪赌。首先,实现NFC支付的产业链非常长,包括实现刷卡终端的POS机改造,据了解,NFC支付需要将POS机改造成“闪付”POS机,一台的改造成本约1000元;同时还需要手机生产厂商为手机端加入芯片。此前,小米就曾在手机上植入NFC芯片,但在小米4上却放弃了这一功能,对此雷军的解释是实际使用人数不多。此外,还需要将磁条卡升级为金融IC卡、培养用户习惯、普及收银员操作流程等等。

  另一方面,当前已经投入使用的声波支付、远程移动支付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NFC。以声波支付为例,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一个声波接收器的价格也就在20元,同时,不需要对手机端进行改造,也不需要将卡片升级为IC卡,利用第三方支付账户就能实现交易,这显然要比NFC的普及成本低得多。

  而更为尴尬的是,部分市场人士已将NFC视为一种过渡期的产品,“如果以后都用指纹、人脸来支付,那么前期为什么要投入巨大成本来推广NFC?”

  对于目前发展进退维谷的NFC支付来说,究竟是整合银联、银行、手机厂商等几方力量打通整个产业链条;还是放行ApplePay,依靠“街机”的力量引领国内NFC市场的推广?未来还需拭目以待。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责任编辑:  来自:[db:来源]

相关热词搜索:ApplePay|NFC

上一篇:美零售商结盟封杀ApplePay推自主服务
下一篇:笔记本电脑市场弱势难改未来5年将逐年递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