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市场规模 将由2013年的23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58亿元)增长至7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296亿元),年均增幅达到35%。而据艾瑞数据显 示,2013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2197亿元,同比增速达到了707%。同时,根据易观智库报告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 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不包含短信支付)交易额规模达到16353亿元。
这些数据显示,移动支付市场正处在发展迅猛的上升期,发展空间巨 大。目前来说,远程支付仍为移动支付主流方式,特别是在欧美市场,远程支付占移动支付的主导地位,短时间内,近场支付想要赶超远程支付的市场占比比较困 难;而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的移动近场支付市场则比较成熟。近场支付是未来移动支付发展的趋势,它并不会取代远程支付的地位,而是在线下移动支付领 域一个有效的补充。
四种运营模式并存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也称手机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 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这种交易的达成通常是通过通信运营商的无线通信网络和银行金融系统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相连。第三方机构还是发展初期,和 成熟的金融机构商业企业相比,它还比较弱小,提供的都是非常频繁的小金额支付交易。
从运营模式上划分,移动支付可以分为通信运营商主 导、银行金融机构主导、运营商和银行合作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主导四种模式。在这些模式中,谁主导运营,谁提供服务,谁就决定利益的分配。所以,无论是通信 运营商还是银行,还有第三方支付平台,都争相成为服务的提供者,成为主导运营的实体,从而主导整个移动支付市场。笔者认为,运营商和银行合作模式最易于移 动支付的市场的快速部署与大力推广。原因有两个:其一,有了金融机构的参与,承受金融风险的能力极大增强,支付额度的限制大大减小,信用安全等级提高;其 二,商家的销售款项由金融机构负责结算,运营商独立运营商业模式中结算周期过长的问题得到解决。
移动支付时代来临
目前,全球范围内移动支付市场百家争鸣,国内外各运营商、银行等都在大力发展和推动移动支付业务。德国电信、中国电信和日本NTT docomo等通信运营商都推出自己的移动支付产品。德国电信推出的“我的钱包”移动支付业务是基于NFC技术的一款移动支付产品,将波恩作为其主推市 场,德国电信近期将向餐馆、商店和加油站提供1000部非接触式支付终端,大规模部署NFC移动支付业务。
在金融机构主导模式下,万事 达和英国巴莱克银行都主推自有移动支付产品。万事达推出MasterPass电子支付功能,MasterPass是MasterCard现有 PayPass程序的一个扩展,用户可以与配备了NFC功能的设备或在线(通过虚拟钱包)进行支付。而巴莱克银行推出bPay支付腕带,这款智能腕带可以 利用NFC非接触支付的方式,在英国30多万家商户的款台上完成支付。
在欧洲,法国运营商Orange今年与Visa欧洲合作,推出智能手机非接触式支付服务Orange Cash。Orange Cash的手机客户端可以扮演Visa预付卡的角色,通过NFC功能,可以在Visa的POS上进行支付。
第三方支付平台目前在远程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很大,市场份额排名前三名的分别为支付宝、财付通和拉卡拉。而阿里的支付宝、腾讯的QQ钱包等都在NFC领域有所部署,并向线下移动支付领域拓展。今年上半年,支付宝宣布了“未来公交”计划,支付宝钱包NFC功能上线,标志着阿里正式进军移动支付领域市场。
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有几个明显的趋势:货币虚拟化和支付及交易服务移动化。货币的虚拟化引领了支付方式的一场革命,我们现在正朝着无纸化货币时代迈进。 而支付及交易服务的移动化,使得各项银行服务及理财工具都变得贴身及定制化,人们可以实时进行任何业务的操作。据《英国卫报》网站9月1日报道,苹果已与 美国三家最大的支付系统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打造嵌有“近距离通信技术”功能硬件的移动支付系统。这一举措,无疑为移动支付市场又打了一剂“强心 针”。在监管上,也体现出对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的支持。用户的使用习惯正在逐渐培养中,移动支付正逐步取代传统支付方式。在突破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的瓶颈 后,移动支付产业将会进入一个更加快速的扩张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