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周侠:给城市注入智慧、让生活更加美好
2014-10-16 18:28:42   中国涪陵网   评论:0

   周侠,清华同方副总裁,信息板块智慧城市业务,旗下有同方物联网应用本部、北京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同方融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同方融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辰安伟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专业从事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智慧农业、交通、水利、应急管理等智慧产业业务。从事信息产业二十余年,负责同方政务信息化与软件产业十五年,他带领团队先后完成千余个信息化集成项目,多次取得国内软件产业收入前十,荣膺软件博览会金奖、中国软件创新奖、中国智慧城市技术创新奖等数十项行业奖项,累计完成863计划项目2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9项以及100余项的成果鉴定。周侠对这一产业独到深刻的研究认识,他这样对笔者描述:“着眼未来,解决中国城市复杂管理与健康发展最有效的方式是智慧城市。”

对话周侠:城市需要智慧

   当前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全速阶段,情况复杂、基础不一的城市现状如何承载如此大规模迁徙、史无前例的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如何能在这一轮改革中获取红利?城市管理者又该如何应对这一没有统一模式的管理挑战?世界变革、模式创新,城市的发展又该如何保持健康可持续?面对这一热点,笔者与清华同方副总裁周侠先生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智慧城市不是信息化,更不是电子政务,它是一种解决城市复杂动态问题的创新模式,而智慧更是一种境界,是站在最高度总揽全局,旷远无界、洞悉未来。”周侠富有禅机的话语、与众不同的理解让笔者耳目一新,城市为什么需要智慧?智慧城市的魔力在哪里?有智慧能做什么?

   面对笔者这些问题,周侠娓娓道来,“汉语有两个词语,小聪明与大智慧,聪明是掌握的知识,灵活运用,用最佳方式解决问题,并且能实现同一类事态的自我优化,得到真理,这才是智慧。猴子饿了知道在树林里找香蕉桃子填肚子,但种植香蕉树或桃树,无论春夏秋冬,何时都能吃到香蕉桃子,彻底解决饥饱问题就是一种智慧。聪明是智慧的基础, 智慧可以让我们越来越聪明。如果说聪明是拿得起,智慧就是放得下,放得下是一种境界,对全局的把控、对未来的思索与信心。”

   周总说,“如同聪明与智慧,“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也有本质的区别。 “数字城市”从九十年代末提出至今,,强调的是数字化与信息化,注重的是城市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期望是采用高科技手段武装城市建设,对城市管理、市民生活、经济发展逐渐带来效益和方便,近二十年的建设,数字城市发展确实给中国老百姓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改变,足不出户就能购物与了解世界,无纸化办公让所有信息都能及时存储与共享到千里之外等等,这些便利都是数字城市建设的红利。但从另一方面讲,我们也看到建设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化日新月异,大量重复建设存在极大浪费,城市在建设的硝烟过后,大家也逐渐受现象启发,思考很多问题,到底走什么发展道路?建或不建?建要考虑什么?服务谁?怎么建?建什么?问题迎刃而来,“智慧城市”建设应运而生。”

   “智慧的概念是2008年前后,由美国诞生,智慧城市真正在中国落地生花有一个标志性事件,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指出要建设“感知中国”,随之围绕这一思想,众多政府政策层、专家层、企业层投入研究与解析,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清晰开来,广义来讲,它是以信息的广泛采集、高度整合及智慧应用为前提,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应用。狭义点讲,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为基础,以大数据为核心,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方式,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度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周总继续介绍,“看发展历程,本质区别也已非常清晰,“数字城市”是手段,突出的是信息化建设,如同计算机,执行既定的现有规则,而“智慧城市”是模式,强调是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如何应用,强调协调发展与高度融合,突出的是产生新的规则。一个城市是否智慧建设现代化、信息化仅是基础之一,更多是需要结合城市发展来考虑,让信息化设备产生的信息不是简单的存储与呈现,更要作用于决策,科学管理一座城市,这才是现阶段中国应对历史发展与处理发展问题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也才能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宜居生活和贴心服务。更是将复杂的城市管理问题简单化有效处理的一种模式创新”

  认识同方:大数据成就智慧

   周侠对智慧城市的解读,让笔者对清华同方的智慧城市产业产生极大好奇,这种模式创新到底是怎么落地的?同方又是如何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国内信息产业第一梯队的主力军,同方是否具备这种实力承担这一责任?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让笔者忍不住层层揭开同方智慧城市产业的面纱。

   智慧城市不是简单的硬件和软件堆叠,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是建立产生智慧的运行机制,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不仅要适应城市发展的现在,还要能适应未来,还需要与城市动态发展相匹配,具备可持续、保证长效应用。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同方提出,“大数据成就智慧”,大数据不仅是数据量大,我们更需要发挥的价值大,低价值的大量数据信息通过有效手段,产生高价值的信息,这种分析加工的过程才是大数据真正的魅力所在,也恰恰是智慧城市建设有效落地的最佳途径。

   二十年信息化发展建设产生的数以亿级的数据量,这些数据量遍布城市方方面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居民衣食住行,从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可以讲,大数据就是智慧城市的基石,是成为驱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动力引擎。没有大数据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就是一个空架子。通过明确目标的指导,对数据进行梳理、过滤、清洗、重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集中、有序的整体,成为真正可用的战略资源, 智慧城市建设才不会一个空架子,这个过程要求必须通过顶层设计进行全局规划。而同方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正是从这一最核心需求出发,以数据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生产要素,以元数据体系为基础,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数据资源体系、数据服务体系为政府用户打通从底层应用、中层监测评价、高层决策的整体链路,形成产生智慧的运行机制,让数据产生价值成为战略资源。这种收集和分析大量信息数据并使之产生战略价值(智慧、一体化)的能力就是同方大数据的灵魂所在。

   树立“大数据观”,把大数据作为一套科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手段,同时构建一套先进的、可落地的解决方案,从战略资源的视角对大数据进行管理和利用。同方有一套自己的方式方法,借助多维元数据体系,把不同来源、不同形态、不同结构的数据有机组织在一起,建立数据资源体系。再根据数据资源的对象建立资源资源服务体系,这种构建“三跨一体化”大数据智慧管理体系依托于城市大数据中心,可以作用于城市全局管理与战略管理需求,围绕智慧城市总体目标进行目标分解、各条块或各领域运行规则的制订和基于数据的评判;依托于领域或行业数据中心,可以作用于领域内监测评价以及主题研究分析,以及对各条块运行规则的细化与执行,并且针对性地收集数据并向总中心进行反馈。

   同时数据中心的建设要结合物联网、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数据可视化、高级分析、商务智能等技术手段,从多角度、多口径观察和分析数据,全方位挖掘和展现数据资源蕴含的价值,让数据真正帮助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升快速、准确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城市智慧的状态。在整个智慧城市过程中,让数据资源化是手段、让数据价值化是核心、而城市建设智慧化则是表征。

   具备上述的建设技术与思路还不够,还需要对城市管理者要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会科学的利用数据资源,成为数据的主人,为后续的全面智慧城市建设把握方向,这也是智慧城市保持长效生命力的最有效保证。

   清华同方在这一领域长达数年的坚持与研究,已经累计获得此类软件著作权120余项、863计划项目2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9项以及100余项的成果鉴定以及近200个省级产业化资金支持项目。同时,背靠清华大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技术研究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院系长期的产学研合作,与中科院等行业研究机构的广泛性合作给清华同方技术实力注入绵绵不断的发展支撑。如此雄厚的技术积累以及从业经验让清华同方有能力对社会宣布:落实智慧城市建设,清华同方愿不遗余力!

   清华同方如此坚持,对未来更是坚持定位:“以发展同方软件产业为主导,以大数据产业发展为核心,打造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军企业。”

   纵观清华同方的技术与产品体系,“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是通过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出发,以大数据软件产品为主导,辅以智能终端、高速传输网络以及云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硬件设施建设,打造的是全系列全覆盖解决方案。其中核心的智慧城市软件产品线、中间件、平台级产品和应用产品中,同方大数据产品涵盖了平台级产品和应用产品的所有应用内容。

   泛集成:助力建设

   计算机应用学科中有这样一个专业名词:“泛化能力”,通俗点讲,指的是对计算机本身通过“1”的学习与适应,能对“n”给出响应和合适解读,“泛”是自我学习并融会贯通。智慧城市的建设要远远复杂于某一台计算机的运行与计算,如何响应落地,仅同方一家之长远远不够,更需要产业能够博采众长。“泛集成”正是同方对产业经过清晰认识与研究后提出。

   “泛集成” 一方面是产业众多企业各自发挥技术与产品优势,通力合作构建“集成联盟”,以己之力作用于智慧城市建设。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是打通集成整个产业链,从需求调研、规划设计、产品选型、软硬件集成、项目实施、项目资金提供以及后续的运维及售后服务。“泛集成”是基于顶层设计,向政府用户提供一揽子工程规划与实施,是系统性考虑智慧城市建设问题。清华同方恰是具备这样的“泛集成”能力,具有前瞻领导性的技术实力与顶层规划能力,更有组织实施数亿乃至数十亿产业项目落地、分布集成的能力。通过与不同的产品厂家或软件服务提供商、资金服务商合作,彼此携手,通力合作,顶层规划、打破条块化的信息孤岛,打破一个一个单体,实现整体规划,动态优化,融合发展自适应。这也是“智慧城市”真正实现“智慧”状态最有效的建设保障。

   需要强调一下“泛集成”中重要的资金支持能力,无论是BT、BOT、还是PPP模式,特别是融资租赁模式,同方都有一系列成熟方案供不同政府用户灵活选择,这是从源头上解决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问题。

   “清华同方提出百城计划,就是要从行动端落实“泛集成”。清华同方在和城市的管理者接洽智慧城市建设业务时,会从城市发展核心目标出发,通过顶层设计与指标体系,逐步细化、深入规划,最终实现技术融合、集成整合以及后续的长效运维服务。”周侠介绍,“事实上,我们已经与遵义、遂宁、敦煌、龙岩、潍坊等数十个城市建立这样的合作机制,目前来看,这种机制非常有效,而且更贴近3、4线城市发展需求。”

   让我们更形象一下理解,如果说城市是一个人,肉眼可见的一座座基础设施就是身体的某一个部位,肉眼看不见的海量数据就是人体的细胞,不同细胞作用不同,细胞结合能量产生血液过程是大数据发挥价值过程。“泛集成”是为打造城市健康的神经系统,消除一个个孤立存在,让血液能灵活自如作用每一部分,从而实现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每一个部件在大脑的指挥下、“血液”的作用下,都能协调和响应。追求这一人进化的最佳状态,就是实现城市健康快乐生活、智慧的存在。

   智慧:让生活更加美好

   当城市管理者都能对城市状态了如指掌,城市的路、水、电、垃圾、车辆、建筑物都能被感知分析,详实的数据与决策建议放在案前;当城市建设成为政务高效、服务便捷、管理睿智、生活智能、环境宜居……的生活新业态时,试想这是何种的应对自如与得到。当生活中的场所都能自我感知;“冰箱与洗衣机也能通过手机与我对话”;当看病不再是拥挤受折磨,无须出远门,就可以请专家“空中会诊”;当轻按手指,就能开启车库、汽车、空调、泡茶时……,试想城市中生活的人又该是何种的惬意和舒适。无所不在的感知、无所不通的网路、无所不容的平台、无所不能的应用,这将是智慧城市呈献给我们的智慧生活。这种描述已经不是梦想,光芒已经照进现实。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已经款款走来。

   给城市注入智慧,将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经济良性发展,打造安全、环保、宜居的城市,营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敞开怀抱,让我们为“智慧城市”谋划推动、为“智慧城市”献策献议,共同规划、共谋建设、共担未来。

责任编辑:  来自:[db:来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哈图创始人伏英娜: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玩颠覆
下一篇:陈泽华:“21315”做征信业的阿里巴巴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