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男、活雷锋、好男子……伴随“人肉靠垫”事件的持续发酵,赵蒙成了网络红人,善良之举被网友们打上众多标签。甚至,有人隔空喊话“求交往”。尽管这些表扬,让还不满20岁的赵蒙直呼“很爽”,但他在却坦言自己是被“强力美化”了。
【“暖男”坦言】
举手之劳
没想到引发大关注
“如果不是当时有记者采访我,我现在肯定都记不清细节了,就是举手之劳,没想到引发这么大的关注。”昨日,成都晚报记者将老人的照片拿给赵蒙时,他表示当时没仔细观察,但应该就是帮助的那一位。在当得知老人是聋哑人的消息后,他的脸上满是震惊,也更加理解为啥对方没有致谢,“其实有没有那句‘谢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真的帮到了人。”
当得知自己成为网络红人后,赵蒙说:“大家对我很好啊,基本上都是表扬的话,感觉很爽。”不过,对于网友们一边倒的“暖男”称呼,赵蒙感觉最意外。“大家把我美化了,我真没那么好。”他表示自己就是“宅男加逗比”,平日爱好打游戏和画画,“女朋友从来没表扬我‘暖’,反而经常说我不浪漫,做事情太实在。当然,我知道‘求交往’的,肯定是在逗我玩。”
对于走红,赵蒙觉得改变最大的,就是不能像此前一样随性生活了。“这几天连着上专业课,每次都弄得满身墨,要是以前干脆就不洗澡了,脏到底了再一次性洗干净。”可因为听说中午校媒的人要采访,赵蒙不得不火速冲回宿舍“梳妆打扮”一番。
“只要跟朋友熟悉了,我的‘逗比’性格就出来了,喜欢和他们打闹。”直率的赵蒙笑着说,因为这几天总有人提醒他应该注意形象。近段时间,他再不敢边走路边用手机看小说了,得昂首挺胸走出个“明星范儿”。
【老师评价】
热衷公益
定期帮助自闭儿童
王远方是赵蒙的辅导员,也是最早知道“靠垫”详情的人之一。“当时觉得这件事很好,值得把这种助人的精神传播出去。赵蒙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王老师举例说,赵蒙一直参加学校的志愿者队,定期会帮周边小学的学生义务上美术课,另外还会和同学们一起去帮助一些自闭症患儿做康复训练。因为热心志愿服务活动,赵蒙还曾获得“精神文明积极分子”称号。
这次甘当“靠垫”一事引发网友的极大关注,不过王远方表示,目前学院暂时没有为赵蒙申请特别荣誉或奖励的计划。“虽然精神值得推广,但实际上这只是大家应该做的一件事。不过真心希望借这件事情,鼓励更多人大胆地为别人提供帮助。”王远方说。
【家人讲述】
自小善良
妈妈的“贴心棉袄”
“昨晚先是朋友在网上看到的,我知道后给儿子打电话,才详细了解了整件事。”赵蒙的母亲宋纯洁说,儿子从小就被家人、老师教育为人应当善良,久了也就自然养成了这样的性格。
对于网友们对儿子“暖男”的评价,宋纯洁倒是没有否认。“他很贴心,这个暑假还专门搜菜谱给我做饭。”尽管寿司一类的“新潮”菜品并不符合中年人的口味,但这在她看来确实是珍贵的佳肴。
“也看到了质疑,毕竟儿子年龄还小,怕他受到伤害。”宋纯洁说,前晚在打电话时,她一直在给儿子打气,希望他不要受到这些话的影响,“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我们只需要保持善良的本性做应该做的事就好了。”另外,她也专门提醒儿子切忌因此骄傲,“就是做了该做的事情,不要因为很多人关注就得意忘形。”
【大V点赞】
@人民日报:小伙儿公交上给熟睡大爷当靠枕,点赞“中国好靠垫”。
@央视新闻:中国“好靠垫”:小伙公交上给熟睡大爷当靠枕。为身边的正能量,转!
@人民网:公交车上正能量,小伙给熟睡大爷当靠枕,转发为他点赞!
@新华网:大爷公交上熟睡,大学生当“靠垫”。
@中国之声:正能量益起来。
@凤凰网: 给小伙点赞!
@东方早报:“暖男”。
@燕赵都市报:多好的小伙儿!公交车上他给熟睡大爷当“靠枕”。
感念在心口难开?
熟睡老者原是聋哑人
因在乘坐93路公交车时,为熟睡的老人当“靠垫”20分钟,西南交通大学大二学生赵蒙的行为得到众多网友关注,其中不乏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网等大V转发点赞。(本报曾报道)昨日,记者辗转找到这位在公交车上熟睡的老人李肖白,原来他是一名聋哑人,而其家人对赵蒙甘当“靠垫”的行为很感激,“我们对小伙子表示感谢。”
辗转找到熟睡老人
见到老人,依然是在93路公交车上,从他的公交卡上可看到,老人名叫李肖白。昨日上午10时许,他从石羊场公交站上车,“由于是老乘客,所以一上车公交车司机就认出来了。”成都公交集团星辰巴士有限公司303车队副队长蔡春莉说。
当成都晚报记者询问起10月12日在93路公交车上发生的温暖一幕时,李肖白指指嘴,再指指耳朵,做了摊手的姿势。原来,他是一名聋哑人。据了解,李肖白并非天生聋哑,而是因为幼年的一场大病落下的。曾有网友讨论,为何小伙子当“靠垫”20分钟后,老人下车时都未说谢谢?如今,这个疑问得以解答。
独身老人喜欢坐车到处玩
11时40分许,沙湾路站到了,李肖白提着绿色口袋,拄着拐杖缓步下车。由于上了年纪,他步履蹒跚,不过每走几步,都会回头看看一旁的记者有没有走丢。
从沙湾路走到圃园南2路,李肖白带我们找到其弟弟的家。得知有人在公交车上给熟睡的哥哥当“靠垫”,弟弟李大爷先是很惊讶,继而表达了感激之情,“我们家人对小伙子表示感谢。”据他介绍,哥哥李肖白今年76岁,早年在成都某工厂当工人,现在独自一人居住在光荣北路,“退休后,他喜欢坐车到处去玩,还去过北京、上海。”
“小善之举”成就“大美之城”
这件事就这么简单,在公交车上,当熟素昧平生的老人在熟睡之后,把身体靠在大学生赵蒙身上时,他很坦然地当了20分钟的“人肉靠垫”。他不是“暖男”,只是仁心宅厚。但这个举动的意义,再怎么评价,就是一个小小的善,是人与人之间地那种原本自然的但却渐渐变得稀罕的包容和善意。
但这样一次善的释放,却引发了包括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新华网等国内数十家媒体新浪官方微博的转发,无数网友由衷地为赵蒙点赞。
这是一种感动,更是一种触动,或许更多人此时在内心轻轻一问:“当这个身体靠在我身上时,我会是什么反应?厌恶的躲避?不悦的责问?自然地承受?”
这件事情所产生的影响,也在于它可能给了我们一次自我对话的机会:是的,就是这样小小的善,我愿意主动释放么?网友之所以有些“过度”地关注和热议这个小善,可能深层的原因在于,对这种小善充满渴望,但又不愿意主动释放这种善意。在更多时候,对这个社会、对周围的人的关系,许多人是警觉的、是怀疑的、是漠视的。归根结底,还可能是对文化和人际的一种失望,我们可能已不愿相信,其实这种文化和人际的改善,就是从更多主动释放小善意开始——路上有陌生人借你手机,你借了;看到楼下的小孩在跑出了小区,你把他抱回了安全区域……怕上当、怕麻烦、怕惹事,许多时候,我们把自己的善意收缩了回来,另一个原因在于,你不相信,你的这个善意,其实会最终改善一座城市的文化气场和人际关系。
赵蒙主动释放这个善意,这在于成都有这种强大的文化气场和友善的人际关系。有佐证意味的是,上周,一段名为“借着你的肩头歇歇——亲测成都友善度”的视频在新浪微博迅速走红,许多成都人在面对赵蒙这样的情景时,反应和赵蒙相似。这个城市的友善,已成为一种骨子里的东西、一种市民文化。善意的释放,在这个城市如此自然、流畅,很大原因在于,我们总是不断地被这座城市的各种善意的人和事所激励、所感染、所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释放善意。
从2012年的“仁义哥”、 2013年的“锤子哥”到2014年的“靠垫哥”,他们身上所凝聚的正能量,因为我们的报道,因为网友的传播,因为城市的鼓掌,让这些正能量实现了乘数效应,越来越多的人也因此更诚信,更有担当,更有善意。这也是一份报纸和一座城市的默契,即使是赵蒙这样的小善,我们也必须为此点赞,因为一座文明之城、大美之城的底蕴,正藏于这些朴素而美好的细节之中。(成都晚报记者 李诗敏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