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正式开学,首批305 名贫困生免费入学。今年夏天,高考生邓少文(化名)作了一个特别的决定,成绩超过本科线20 分的他放弃就读本科院校的机会,而是入读在清远的一家职业学院,也就是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据9 月29 日《清远日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是由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副主席杨惠妍女士创立,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投资主办。它是全国唯一的一家纯慈善、全免费的职业学院,通过高考加面试的形式选拔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入学。“全国唯一”“纯慈善”“全免费”,这些描述性词语,一方面对这所院校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定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浓厚的教育扶贫意味。
说到“教育扶贫”这个概念,公众并不会感到陌生,兴建希望小学、给偏远山区的学生捐款捐物、通过“免费午餐计划”解决山区孩子的吃饭问题等,都属于教育扶贫的范畴,但是由一家民营企业全资兴建一所“纯慈善”“全免费”的职业学院、以高等教育模式来实现教育扶贫,这在国内还是第一家,其价值和意义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碧桂园职业学院的教育扶贫,可以在两个方面得到最佳体现。其一,学院对入学的学生实行“全免费”。这里的“全免费”,不仅仅指免除学生的学费、杂费、教材费,而且连食宿费、服装费、生活用品费,甚至是寒暑假学生的探亲往返路费都全部免除。如此一来,等于是让学生“零成本”上学,大大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其二,学院以“职业教育”为鲜明特点,不但在专业设置上紧盯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而且在学校老师、教授的聘请上,也既强调教学经验,也强调实战经验,最终目的是保证学生“毕业即就业”,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教育扶贫目标。
这种以职业教育为主打的办学模式,实际上也是对国家普通高等院校以理论、学术为特点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既可以满足部分家庭贫困学生求学的需要,实现教育扶贫,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大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人才,实现学生、家庭、企业、社会多方共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的教育扶贫理念,在我看来也是教育扶贫的最高境界。
任何一个企业在做大做强之后,都应该具备回馈社会的意识,有意识地资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在我看来,和直接捐款捐物相比,碧桂园集团这种兴办高等职业院校,以“纯慈善、全免费”方式来进行教育扶贫的模式,有利于实现教育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所以尤为值得肯定,也值得其他企业借鉴。●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