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班级管理从不“伤人”开始(三)
2014-10-17 20:36:20   中国涪陵网   评论:0

  上面说的是我们对孩子的伤害,下面谈我们如何不伤人、少伤人。

  我们刚才列举伤害的种种伤害后面往往有一定美丽的大帽子,这大帽子就是我们挂在嘴边,写在纸上墙上的那个大大的“爱”字:,母对孩子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或者就是那句“这是为你好!”我们对孩子所有的管理,要求、考核我们从我们的出发点来说总是觉得我们这是为了孩子好,甚至我们平时对孩子的体罚和变相体罚,都是在“爱”和“为你好”的旗帜下进行的。我们这些班主任都是这么教育孩子的,老师打你是不对的,骂你也是不对的,但是你想想他都是为了你好啊!就这一句,老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孩子的老师不仅不需要承担责任了,而且还变得貌似应该得到孩子的感激了。因为所有的错就都是学生的。这样的教育理念、管理理念支撑起来的就是我们不能容忍孩子在认知上、情感上,或者身份上有他们的自我认同感。我们要求的他们必须认同的我们定的那个标准,所谓班规班纪,校风校纪。

  各位同仁想一想,我们所奉行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我们制定的校规、班规,包括那些课堂规则,有没有听过孩子们的意见?没有。完全是由行政官员、学校管理者和我们这些当班主任的、以及老师们规定下来的,根据我们的想法为他们制订的,也就是说所谓的标准是我们标准,并不是孩子的标准。既然不是孩子的标准,这些标准会有多少符合孩子个性发展特征的?这样的情况必然导致许多孩子因为不能够融入我们的所谓的班集体,而带来的某种羞辱感,自卑感,最后心甘情愿的接受这种现实。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所谓的认命。他们不认命不行啊!

  在爱的名义下的伤害,给许许多多的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只要“技不如人”、分不如人他们就会纠结和焦虑。上面所讲到的广州跳楼的孩子,就是这样的原因,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嘛。南京那位特级教师的孩子在荷兰自杀,不就是因为自闭症而当父母的居然一无所知所造成的?当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业他根本没时间考虑孩子的感受,学校老师看到的只是分数,谁也不会主动去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细微的变化。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为了自己的业绩很少去关注学生内在的情感,以及应为某种情感变化的原因而带来的种种行为和认识偏差的。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我建议同仁们买一本《一所称作学校的地方》来看看,也是美国人写的,也是用了大量的调查和数据和案例来说明问题的。

  我们平时喜欢谈什么情境教育,但我们强调的所谓情境,大多就是我们这些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为了某个活动人为的为孩子设置某种教学的情境。这些情境大多都不是自然的,我以为这些情境其实是一种伪情境。真实的教育情境应当是孩子生活当下的,乃至他们在家庭、在社区遭遇的某种境况,这境况使他在情绪上和行为上发生了某种变化。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尤其是做班主任的,当发现孩子反常的言行举动的时候,我们只看到他的反常,却很少去探寻这些反常的背后的动因是什么。我们只要求他适应这个环境,这个情境,他如果一旦不能够适应这个环境和情境,他跟这个团队、这个环境产生疏离感,游离于这个团队、这个班级这个人群就会变得孤僻,不愿意跟他人交往。你想跟他谈话,他总是三缄其口,一问三不知,他就是不回应,好也不说,歹也不说。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形时,我们就急躁,就纠结:这孩子怎么这样?我跟你讲好你没反应,讲差你也没反应,你究竟想怎么?我们都快急死了,但就是不去考虑他背后的原因。那些日积月累的伤害使他产生了与这个团队、与这个群体的疏离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可是我们还拼命地认为我们的所作所为总是为了孩子好。

  我们如何不伤人,少伤人,我给各位六点建议:

  第一个是要正确的理解所谓的爱和所谓的为你好。我说得不客气一点,所谓的为你好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我好,你好我好大家好,说到底你好是为了我好,他考得好,我就有面子,我就能够晋级,能够获奖。关于这一点我有一篇《教育之爱是不可窄化的人间大爱》,感兴趣的可以到我的“宗伟在线”网站上去看。

  第二个是要建设班级公约。我们刚才讲班规班纪,不是你一个人的规定,什么叫建设?建设,就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参与,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尊重契约的意识,形成一种契约精神。下面我会具体地阐述这个问题。

  第三个是要多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不要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

  第四个是要善于拓展沟通的渠道。我们现在使用的沟通渠道有限得很,但另一方面现在沟通的渠道又丰富得很。问题是什么?我们在丰富的沟通的渠道之中,选择了有限的沟通的方式。

  第五个要学会视而不见,该不管的就不要管。

  第六个就是要经营班级的文化。

  下面一个个的来讲。

  第一、正确的理解爱,我认为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不仅要有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情感,我们还要爱我们所教所学的内容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我们要喜欢教育这件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方方面面要怀有爱心,这种爱和情感应该是包容的、慈悲的,要善待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也就是我上面讲的,我们要接受这已然存在的生命,而不是改造这已然存在的生命。我们能做的就是扶植、润泽、丰富、拓展。我们要做的是对自身的调整和和改变。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爱不是单方面的,不是一厢情愿的。就好比我们谈恋爱,男女双方要对上眼,你喜欢那个女孩,那个女孩不喜欢你,你就没办法,反过来你喜欢那个男孩,那个男孩不喜欢你,你也没办法。两情相悦的婚姻才是幸福的。而现实中,我们许多的婚姻说白了是赌博,赢了就赢了,输了就输了。为什么有些家庭会发生变故,那是因为你赌注下得不对,没猜准。

  我们要理解的是,所谓的爱,应该是一种相互的尊重和影响,一厢情愿的爱不是爱。我最反对的是什么?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在我看来,这种爱本质上来说,是私爱。子女就是子女,学生就是学生,家就是家,校就是校。它们是不同的概念。爱生如子,学生都成了你的子女了,不是私爱吗?爱校如家这更可怕了,校都是你的家了,你什么勾当干不出来?尤其那些当校长的。

  第二、要建设班级契约。什么叫契约,契约就是共同商量的条文,相当于我们做生意的合同。我在做校长的时候就要求每个班组织学生共同商量十条八条班级契约的。合同就是双方商量产生的,这个商量产生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要正视差异,五十几个孩子是五十几个不同的生命个体,所谓共同体的共识,一般是不存在的,除了那些普世价值。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我们要承认差异,所谓的共识,其实就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的,马英九说过“服从多数,尊重少数,容忍歧视”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班级契约一旦形成,我们就要朝着共同的方向去努力,既然上了同一条船就要大家齐心协力,不然你要往东他要往西,这船只能在河面上转悠。

  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我的建议是:

  一要从小事入手,大家商量,做小事情做起,从能做得到的做起。

  譬如说不随地吐痰,可以做到,但要真的能做到也是件不简单的事情,还有物归原处,在座的各位有几个能够物归原处的?还有几个个,是比例太少,就这么几位,在座的人数达到三位数,能做到的没有两位数,对不对。

  这现实告诉我们的是,即便是不随地吐痰、物归原处这样的小事真的要人人能做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要说那些守则高大全的要求了。想想看,你都做不到的事,却要学生去做可能吗,那可能吗?就是做不到的开始,所谓小事入手。

  二要分段实施。分阶段实施就是说要慢慢来,不要一下子就想达到高大全的要求。八十年前有位教育家,就争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四个阶段对他们的行为品德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我们现呢?小学一到六年级是同一个标准,初中三年跟高中三年都是一个标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没有初高中之分吧,小学也没有分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之分吧?

  八十年前我们江苏一位小学校长刘百川先生就有这样的实践。比如第一个阶段的要求就是:不撒谎;肯替团体做事情;肯帮助他人;喜欢同学和弟妹;每天看见先生同学要行礼;不糟蹋吃的和用的东西;听从先生和父母的话;不哭;(不哭,真的不容易啊,我家孩子送幼儿园的时候哭了一周,要让他不哭,还蛮难的。他离开他的家庭或者群体,来到一个新的群体里要不哭,真的不容易。)有零钱储蓄起来;不害臊;手脸衣服用品要整洁;游戏器具大家玩;不缺课,不迟到;上课时说话先举手;不乱吃东西。第二阶段的要求相对就高了一些:捡到东西设法归还,做事情有头有尾,对人要和气,别人说到什么事情要告诉他,爱护有益的动物,服从领袖的正当指导,事情失败了不灰心,吃的穿的不求过好,(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呢,他们都是要捡好的吃,挑好的穿的。)吐痰吐到痰盂里;用过的东西归还远处;不忘带课业用品;走路轻些靠左边走;身体的姿势要端正。第三阶段,借人的东西,要得人家允许;说话要负责;允许人家做到的事,要按时做到;对工人平等看待;唱国歌党歌校歌要立正;(呵呵,唱这些是有传统的。)日常用的东西要爱护他;服从多数人的意见;遇到困难不愁恼;不轻易向别人借钱;应该做的事情赶快去做;废纸送废纸箱;爱护公共的物件;(爱护公共的物件,你说幼儿园、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他知道什么是护公共物品吗?更不要说集体和国家了。所以啊,学生不清楚的,做不到的要求就要暂时不提。)。第四阶段才有:做错了事,自己承认;爱护党国;辅助残疾和弱小的人;尽力救护别人的危险;说话举动要有礼貌;不攀折花木;遵守合法的裁制;长做正当的娱乐;不浪费世间和精神;能做别人不敢做的好事;保持桌椅和墙壁的清洁;爱护团体的名誉;上课时注意本课学习;集合时要安静;喜欢体操和运动。按时缴出应作的功课;排队要整齐、肃静、敏捷;食品饮料要清洁。

  我想虽然是人家八十年前的认识,但这样的认识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上面提到如何看待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我在这里要讲的是,我们要商量一个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时间,上课的时候不允许用,考试的时候不允许用,寄宿式学校就寝的时候不允许用。那怎么办?想办法,死店活人开,棺材劈卖。进教室,放个箱子或者袋子,每个袋子写上每个人的名字,让他们把手机扔在那里,下了课再拿走不就行了吗?还有,有的说要解决问题,比如说搞班会活动的时候,探究某个问题的时候,大家统一来用手机,百度一下有关某个问题,网络上有什么资源,你就把他当做一种工具来使用,那不是另外一个路径吗?

  第三、多一把尺度子。其实就是要注意个性化要求,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要求,刘百川先生的《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中就谈到的班级制定班级契约的一些些原则,第一个要间接暗示,不是我们直接要求,儿童的生活和行为不用采用直接训导,而要采用间接的暗示;第二个要努力的指导,我们不是只提要求,我们还要指导,因为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成人,我认为人们都是有惰性的,都是有固有的行为习惯的,所以我们要指导;第三个我们要以善代恶,要反复训练,要提出希望。我的想法就是尽管我们有了一个大家商定的班级契约,但还是要本着“因人而异”的原则,对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指导。因为花开四季,各有各的季节,一刀切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孩子们当中有许许多多的怪才,比如说有的孩子他就是背书背不会,但是一个器物到他手上,你把它拆碎了,他能够很快地把它拼接起来,那些瓶瓶罐罐、纸张盒子他能够弄出这样那样的形状来;还有的孩子天生的就是能唱歌会跳舞的;有的孩子运动技能就特别的好。那么我们就要从不同的尺度去考虑,那些我们认为学习成绩差的,一般的孩子,我们要尽量找出他闪光点,让他尽可能的在某一个点上有所发展,有所提升。这就是我们这些做班主任要做的事情,就要帮助他们能够“怪”到极致,给他们某种收获的喜悦。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跟他讲,真正要想成为一个能工巧匠,将来必然会涉及到看图纸、运算,看图运算是需要相应的文化知识的。慢慢的影响他,让他明白,他要想在某个方面有所专长,他必须有文化知识作为基础。

  第四、拓展沟通渠道。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利用的沟通渠道,就是电话,就是发家校通。曾经的家访已经很少有了,与家长见面的机会也很少了。我们就不知道冷冰冰的手机短信不是最好的方式,面对面的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对话才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深入家庭社区,就很难获得真实的感受。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当初出来做老师,做班主任的时候,家访是常有的。当然我们现在要家访也许有困难,那么将家长请进来可以吧?当然请进来不是告状,是为了有效沟通。网络社会,QQ,微信已经势不可当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家长群、学生群,商定一个具体的时间,大家线上沟通,可以争对班级最近的情况、事件大家一起来讨论,也可以就具体的个体出现的问题一对一的私下交流。

  上午有两位老师问张文质老师,如果班级要搞一个诚信教育活动,可不可以搞一个诚信的问卷。我跟张老师都笑起来了,诚信问卷能够问出真实情况吗?我觉得不要说诚信问卷,任何问卷都得不到真实的信息。更夸张一些说,我们的许多数据都是靠不住的,因为这些数据大都是根据领导的要求“统计”出来的,领导要某个数据,达到某项指标,你没有达到也一定要达到。我不知道你们浙江在不在搞什么学校标准?在搞,数据都是录到网上的吗?这些验收到现场来时不再核对数据的,只看“现场”。我们的数据要符合标准很简单,调。做校长最痛苦的就是这个事情。

  第五、学会“视而不见”。举一个我夫人最近说给我听的案例,我夫人最近任教的高二前不久参加了江苏省的学业水平测试,俗称小高考。她班上有一个孩子,平时不听课也不做作业,但小高考前几个礼拜忽然找到我夫人,说他要请我夫人辅导辅导,要争取物理学科在小高考当中能够过关,我夫人答应了。于是每天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给他辅导,辅导了几天模拟考试了,一考成绩蛮好。我夫人说这个孩子很聪明,他就是不愿意学,你跟他一讲就通。然后她就将这情况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很兴奋,立马向家长报告,孩子回到家,家长狠狠地表扬了这个孩子,也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要求,孩子也很开心,但是你们知道这个班主任做了什么事情,孩子中午回到学校,班主任又把他找到办公室里去,跟他大谈了一番。结果孩子晚上回家就跟父母较劲,你怎么又跑到班主任那说什么了?第二天这孩子不仅不再来接受辅导了,课也不来上了。这就是过渡的干预造成的结果。过度干预在许多时候会惹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适得其反。

  学会视而不见,因为有许多的固有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了的,比如说我们最近从上到下禁烟,在座的各位男士,学校例如不允许你们在办公场所抽烟,你们有几个人做得到的,有两个、三个。是不是就三个烟民在场的?我想不止。在公共场合我们能仍住不抽烟吗?我想有,但很少有。为什么?戒烟的时候多痛苦,魂不守舍的样子,一天没抽烟好像今天有什么事情没完成。孩子上网玩、手机跟抽烟一样,你给他玩一下,过了瘾就好了。刚刚戒烟的没有烟抽,拿着烟在鼻子上嗅一下,他也过了把瘾。我们固有的习惯往往不是一下子可以改掉的。同样,个人的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爱好一样。它一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了,你是不能够强求改变的。比如说有的孩子背书效果是早晨,有的是中午,有的是晚上。你要求所有孩子都早上背,他早上就背不会,他不是痛苦吗?他干脆就不背了,所以要了解每个孩子学习的方式,生活的方式。再比如说我们有些学校要搞特色教育,要求人人都会拉小提琴,人人都弹钢琴,有的孩子天生就是音乐盲,天生就是没有兴趣,没有遗传细胞,那你不是在折腾他?害他吗?所以所谓的义务教育阶段有一个要求,二加一,每一人的二加一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二同样的一怎么可能?要给他有选择性。

  有些孩子犯错则是因为一时兴起。有举个例子,围观:两个孩子在那儿打架,然后许多孩子围观。小王我是朋友,小李是他朋友。朋友要吃亏了,我不帮不仗义啊,怎么办?上。两个人打的,便四个人了,慢慢的变一群人了。因为围观,还有人起哄,原本很乖的孩子就这样转进去了。比如某个孩子对某个老师不满,他在下面一起哄,其他孩子也跟着一起哄,我们怎么处理,那就不让参与起哄的孩子上课了,或者全班听下课来整顿。要求他们想某老师赔理道歉。我们经常是这么做的,但我们很少考虑,起哄是有原因的,说不定原因还真不在学生。围观往往容易引情绪波动的。

  再比如说在网络上,我为什么主张实名?实名的好处就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看看,有些博士、教授为什么在网络世界和现世界判若两人?因为他在网上是匿名啊,于是他就可以在网络上大爆粗口,以真理的化身自居。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我们用了网名,我们就会无所顾忌,尤其是有些出格的言辞,张三在说,李四也在说,反正我没实名,看他们所得痛快,我也痛快一回,这一痛快许多时候往往是一发不可收的。然后人家一人肉搜索,搜到你的真实面貌了,有些问题也就接踵而来了。用实名不一样啊,你会考虑你的言辞。另一个角度来说,自媒体时代,实名也是推销自己的一个途径,这个世界上所谓的适者生存,靠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有靠自己。所以我们要理解,为什么我们有些人在网络上敢于胡说八道,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很拘谨。那是因为他在现实的世界中没有得到他要的认同,于是就在网络上程吐槽之快,博取认同,事实上在网络上他也获得了他要的认同。他们的麻烦也就在这里。这样的情况告诉我们的是,对一些偶尔出问题的孩子,我们要理解。理解什么?老师在跟老师不在不一样,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总以为不正常。你在,你是权威,他对你有一种畏惧感,你不在他要释放,释放一下就好了,为什么容不得他释放?你就没有想到那个气球你压下去的力越大,它的反弹也越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班级管理一样的道理。

  我曾经遇到一帮“文学青年”,对“文学”已经发展成走火入魔的地步,比如课不好好上,作业不认真完成,加上文化基础普遍不佳,很多人都快到了学业无法为继的地步,若不是有“文学”做精神支持,恐怕高中已对他们没有意义。我先是将他们原先游走于地下的文学社“合法化”,还请了团委和语文组的老师做后盾,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们的文学社正常运转以后,每月都定期搞点笔友会、交流会,而我也时而抽身参与其中,从大语文的角度泛谈写作。但始终强调文学也好,写作也罢,都不能脱离当下的生活,即使是虚构的故事也应有实践经验做支撑,否则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流于文饰雕琢,流于雪月风花,流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空洞和脆弱。这样的交流,几次下来,“怪才”们原有的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狂妄慢慢消失了,作品也多有改善。尤其是社长,转变最明显,从被动聆听到主动交流,渐渐坦露自己的困惑和无奈,也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产生隐忧。我鼓励他们:活在当下,事在人为!并举出《梁书·张充传》的故事,说张允初为纨绔子弟,整日浑浑噩噩,不干正事,直到29岁才被父亲“三十而立”的话点醒,从此发奋用功,只用一年就闻名乡里,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他们无不受之鼓舞,那孜孜以求的写作路和重重压力的求学路,终于从冲突回到融合,相辅相成而推动所有人不竭地前行。到学期末的时候,考试从不及格到及格,作品也从晦暗转向从光明,老师们每次这样称赞,我都深为这样的点滴改善而大感欣慰。

  还有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生理和年龄的特征。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尤其不要轻易地给孩子带上的早恋的帽子,郭沫若七岁的时候看嫂子洗澡就还就有冲动了呢,很正常的事情。大家想想看,你们这么大的年纪不谈婚论嫁正常吗?到了那个年龄,喜欢异性说明发育正常,是一件好事,你偏偏要说他是早恋,我再问问各位,你们班上那么多早恋的孩子最终有没有成功的?既然都没有成功你害怕什么呢?没有成功,有没有产生后果呢?可能有的,但是产生后果的比例是多的还是少的呢?我三十年前做班主任的时候,我班里有一个孩子谈恋爱,我清楚,班上所有孩子都清楚,我家夫人生产了,住在乡下娘家,我们学校有晚自习,我下了晚自习要到夫人家去,我骑自行车,他跑步送我回家,我们就一边跑一边聊,聊什么?就聊他跟那个女孩子事,那个女孩子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喜欢她?我常问他,你有没有想想你现在的状况,她现在喜欢你的,将来会不会喜欢你?但我从来不说他的喜欢是不合适的。我夫人班上有个班长,也谈恋爱,我夫人也知道,开始的时候这孩子成绩往下降。我夫人找他谈,问他如果人家考取了你考不取,你们还可能吗?他还就有动力了。问题是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怎么看。度的把握很重要,我们是成人,他们是未成年人,我们要给他做指导。我们夫妇一直反思我的家的教育最大的失败是什么?这失败就是没有教会女儿谈恋爱,所以我女儿到现在都没有男朋友,这个问题我夫人比我还纠结。

  另一个需要面对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来疯”现象,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的,我不说大家也懂的。我只是提醒大家,这样的状况下出现的问题,有的时候也是需要视而不见的。

  教育,能否有选择地“视而不见”?谚云:“察渊鱼者不祥”一个老师如果时时处处事事精明,一丝不苟,该是多么可怕!每每走在校园里,总会发现一些不顺眼的事,听到几句难入耳的话,但是当学生已经意识到错误的时候,能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为对方已经觉察到了,有了对事件的反思,与其双方尴尬,倒不如“难得糊涂”。

  教育的智慧就在于“点化”,巧妙地点化和粗暴地说教,看似差之毫厘,而效果却谬以千里。将自己摆在高高至上的位置上,颐指气使,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个体,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难道不是很可怕的事情吗?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针对不良倾向、嬉闹和涣散所制定的工作纪律是必需的,纪律能控制滥用自由的任性。”但我们如果过于迷信纪律,以及建立在纪律之上的“标准”和“权威”,长此以往,就会机械甚至僵化。我们的教育是意图让学生少走弯路,殊不知,弯路也是一种历练,有些弯路,是非走不可的。人们从不假思索中学到的东西将影响他的一生,也就是说,孩子们身上许许多多的毛病,都有其根源,改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从这个角度说,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要指望立竿见影。长期以来,学校里游荡者权威的幽灵,学生“没有任何借口”,“服从是美德”,于是,教育成了流水线,教师成了熟练工,学生成了工业产品,整个生产过程遭到严密监控,任何不和谐的杂音必将被同化,不能同化的异端只好驱逐出境,最终铸就千人一面的标准零件。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应该是让学生明白,我们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怀有一颗崇敬之心,并且让精神的内涵充斥于我们的想象力、思想以及活力的空间。教育,永远是人之为人的事业,而不是工具,更不是奴隶。我们所期待的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做教育,不放沉下心来慢慢去等待,俯下身来细细去提醒。当生命个体已然萌芽,不要急于去打扰,而是乔装不知不觉,慢慢观察,任其茁壮成长,只是在某个关键节点上用手扶一扶,用肩抗一抗,用心暖一暖,让生命成长其本然的样子,找到各自的价值和归属,不是很好吗?

  第六、经营“班级文化”。文化就是要以“文”来“化”人,班级文化就是说整个班级能够形成一种精神的磁场,能够带有你班主任的理念和个性的文化的憩息地。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所谓的班级文化,它是要具备具体的班级特征的,这特征既是机遇具体的学生群体的,也是基于具体的班主任个人风格的。

  我当校长时,有一个朱建老师,在经营“班级文化”有自己的思想。他所带的班名叫“将行天下”,其释义为:将行天下——我们将要走在天下;将行天下——我们要以“将军”的姿态走在天下!在“网易”上建有“将行天下”的班级博客;有班旗“将行旗”,浩渺的地平线上,象征着男生和女生的两匹俊逸的奔马正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扬蹄飞奔,梦想着成为将军的学子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他们以“将行天下、谁与争锋”的豪气和志向刻苦学习、奋力拼搏。其班级理念分为为学、立身、处世、做人四个层次:为学-严谨求实 ,团结奋发;立身-志存高远,自信自强;处世-尊师敬友,恭俭谦让;做人-感恩父母,胸怀天下。每个清晨,他们都会朗读催人奋进的班级誓词:在这神圣的时刻,在这庄严的地方,让我们举起右手,面向班旗,用青春的名义宣誓:我将用我的智慧培育理想,我将用我的汗水浇灌希望,我愿踏过书山坎坷,我愿渡过学海茫茫。我发誓:不负父母的期盼,不负恩师的厚望,不负天赐的智慧,不负青春的理想。我承诺:不作懦弱的退缩,不作无益的彷徨,我将带着从容、带着微笑,去赢得我志在必得的辉煌。我拼搏、我奋斗,让飞翔的梦张开翅膀,让雄心与智慧为火红的青春闪光!

  班级管理从不“伤人”开始,我想,当我们的教育能够时时刻刻致力于这样细小的改善的时候,我们的道德也就在其中了,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也就有可能通过我们的坚持和努力无愧于“促进社会文化传播的过程”了。

责任编辑:  来自:[db:来源]

相关热词搜索:班级管理

上一篇:国际班学生最该补点啥
下一篇:凌宗伟:班级管理从不伤人开始(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