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 > 留学 > 正文

技术留:美国大学“早申请”录取比例更高
2014-10-14 06:06:02   中国涪陵网   评论:0

  又到一年申请季,择校、进行标化考试、申请,“出国党”们有条不紊的申请进行着自己的留学计划。当然,并不是每位考生都如此胸有成竹,有很多考生就由于SAT香港考点延期影响了“早申请”计划,为了能够正常进行“早申请”最后甚至选择了去韩国、新加坡等国外考点。“早申请”到底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怎样进行合理的“早申请”规划?

  在讨论早申请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规申请。常规申请分两种:

  一是RD(Regular Decision)“常规录取”,是指正常到了正常申请时期参加的普通申请,基本在每年1月1日或者1月15日申请截止,4月录取。一般来说,要申请全美50名以后大学的学生,托福要达到80分或者雅思6.5分。

  另一种是RA(Rolling Admission)“滚动录取”,即没有固定截止日期的录取。

  与常规申请相似,“早申请”也分为两种形式,接下来外滩君为你们着重扫盲一下早申请知识。

  ED(Early Decision)“提前决定”,是指具有约束力的提前录取。

  很多学校都开设有两轮“早申请”,即ED1和ED2。其中90%美国学校ED1的截止日期是11月1日,而ED2就同常规申请差不多,截止日期是1月1日。这中间也有例外,个别学校的截止日期为11月15日。

  之前提到的“具有约束力”如何理解?

  其实是这样的:在申请ED的时候,需要签署一个ED Agreement,就是ED协议。这个协议需要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顾问共同确认方可生效。一旦签署协议,学生就要做出一旦被该校录取就要赴读的承诺。同时,学生在申请ED的时候,只能申请一所学校,不能同时申请多个,即绝对唯一性。

  美国各高校联网可以互知学生申请情况,所以反悔情况发生也可能会影响其他高校的录取。不过有一个特例:学生在申请ED同时还申请了该校奖学金,在学校发了offer但没有发放奖学金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反悔不去该校就读。除此特例之外,一旦ED被录取而反悔,后果就是该学生会被取消录取,更甚至他会被取消录取资格。

  EA(Early Action)“提前行动”,是指不具约束力的提前录取,其中包括限制性EA和非限制性EA。

  EA申请一般只有一轮,截止日期是11月1日。据了解,在美国排名前50的学校中,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和佐治亚理工截止较早,为10月15日。

  相较于ED的捆绑承诺和唯一性,EA申请则不需要签订任何协议,也不需要学生做出任何承诺。

  非限制性EA没有排他性,你可以同时申请其他学校的ED和EA,比如芝加哥大学和乔治城大学。但是限制性EA具有排他性,如果申请限制性EA,不能同时申请其他学校的ED和EA,只能申请一所学校。这看起来很像ED捆绑承诺,但不同的是,限制性EA还是可以被录取后不去,也可以再申请其他学校的常规申请。

  在反悔的问题上,EA就显得轻松多了。EA申请没有捆绑承诺,在申请时不需要签订任何协议,也不用学生做保证。被录取后,也没有必须要去的要求,但要在5月1日前给予学校回复。因此学生在申请EA时可以申请其他学校的常规申请,当你被EA录取后不需撤回其他申请,也可以继续申请其他学校的常规申请。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早申情和常规申请的录取情况对比:

\ 

  从表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早申请的人数同常规申请相比,人数更少。并且,大部分学校早申的录取比例更高。所以,早申请不仅在时间上占有一定优势,在录取比例上也高出不少。所以,在早申请没有成功的学生,大可以继续常规申请,是很好的“保底”选择。

  如何选择合适的早申请方式

  虽然早申好处不少,但是也要看学生的个人情况,什么样的学生适合申请早期,如何选择合适的申请方式?

  根据学校标化成绩要求搭配申请: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各排名学校对托福、SAT的要求。

\ 

  具体来说,如果你的心仪学校定位在前15名的话,10月份(包括10月)之前,标准化成绩应达到托福105+,SAT2150+,可以考虑着重申请ED,也加上申请EA;

  同理,若定位为前30名,10月份(包括10月)之前,标准化成绩应达到托福100+,SAT2000+,可以考虑EA和ED并重;

  定位在前30-50名的学校,托福成绩应达到95+、SAT 1900+,重点申请EA,可以考虑申请ED;

  定位前50-70名,托福成绩应达到85+、SAT 1800+,主攻EA申请;

  -所有想进行早期申请的学生10月份标准化成绩一定要保证托福85以上。

  举例来说,假设托福成绩为103、SAT为2100,这个成绩可以考虑冲刺前30的学校,然后可以用前30-40名的学校作为安全学校考虑。

  如果学校可以免托福录取,可以不用提交托福成绩。比如一名学生去年申请了卫斯里安,他的SAT是2190,但是托福只有79,学校当时免托福成绩,也被成功录取了。

  每个学校的录取要求各有不同,因此在决定申请早期还是常规录取时要清楚目标学校的录取要求。

  一般有两个个自身标准可以作为参考:

  -10月之前(包括10月)标准化成绩已达到理想分数。包括SAT和TOFEL成绩如果在10月份已较为理想,可以考虑申请早期。

  -10月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申请准备也不建议申请早期。一旦早期申请拒绝,同所学校的常规申请可能也会受影响,所以申请时要做好充分准备。

  早申请小技巧

  不要申请同一所学校的ED2和常规申请

  首先,ED申请虽然时间不同,但性质相同,如果你被A大学的ED1被拒绝了,还可以申请B大学的ED2。

  但对于同时开设ED1和ED2的学校来说,如果早期的ED1已被拒绝,理论上还可以申请该校的ED2和后期的常规申请,但被录取的可能性较小。因为早期ED1已经使学校形成对学生情况的印象了,所以建议不要再申请同一所学校的ED2和常规申请。

  利用ED申请与EA/RD巧妙搭配

  虽然学生在申请ED时有排他性,但它并没有规定不允许学生在申请ED的时候申请其他学校的EA。

  不过注意,这时申请的EA一定是非绑定性EA。很多学生对于只申请一个ED不放心,因此他们除了申请其他学校的EA外,在ED的申请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学生还是可以申请其他学校的常规申请。不过一旦ED被录取了,就必须撤回常规申请,也不能再申请其他常规学校。

  利用早申巧妙保底

  EA申请限制较少,没有录取必须要去的要求,所以可以在早期通过EA拿到一个offer保底,让后面的常规申请免去担忧。

  EA申请建议选择跟自身条件较为匹配的学校,选择一些安全院校。学生在申请EA时可以同时进行其他学校的常规申请,被EA录取后也不需撤回。而即便你的EA申请被拒绝,还是可以申请其他学校的ED2或者常规申请,要求相对宽松。

  除了一些小技巧之外,在早申请时还需注意几点:

  1.ED学校申请要慎重

  ED申请捆绑承诺和唯一性的特质,在申请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选出第一目标。

  2.EA大学大胆尝试

  EA申请更为宽松,有把握的学生大可以尝试,提前保底。

  3.申请早期并非全部冲刺目的

  申请的目的是进入心仪的学校读书,不要把所有希望寄托于早申,不要忘记还有常规申请。

  4.早期合理保底

  通过EA申请,可以有学校作为保底,但是如果常规申请能达到更好的学校也不要放弃尝试。

  5.早期不盲目,合理常规申请

  要依据个人条件,不可盲目乱投,常规申请也要合理安排。

  在了解了申请要求后,各位依据自身枪口,合理地制定早申或者常规申请计划,相信offer一定等着你。

  6.把握好Deadline,准备好相关文书和成绩,避免不要错过网申截止时间。

  开设早申请的学校

  并不是所有美国高校都开设早期申请,各开设早申请的学校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

  在美国前100的高校里,开设早期申请的院校共有61所,其中前80名有51所,前50名有38所,前30名有26所。

  同时开设ED1和ED2的学校(不包含文理学院):

  范德堡大学

  埃默里大学

  塔夫茨大学

  布兰迪斯大学

  纽约大学

  里海大学

  伦斯勒理工学院

  乔治·华盛顿大学

  美国大学

  史蒂文斯理工大学

  如果你申请的ED1没有达到条件,那么还可以在1月1日前申请其他学校的ED2。相对而言,ED1的竞争力和录取率都比ED2要大,但两者都比常规录取好一些。ED2可以接受11月和12月成绩,所以早期成绩把握不大可以考虑申请ED2。

  同时开设EA/ED的学校:

  凯斯西储大学

  迈阿密大学

  东北大学

  南卫理公会大学

  克拉克大学

  奥本大学

  开设限制性EA的学校:

  普林斯顿大学

  哈佛大学

  耶鲁大学

  斯坦福大学

  美国圣母大学

  美国前五十名早期申请较有竞争力的学校中,开设非限制性EA的学校有:

  芝加哥大学

  乔治城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

  密歇根安娜堡大学

  波士顿大学

  凯斯西储大学

  迈阿密大学

  东北大学

  特别注意,下面的学校没有开放早期申请:

  麻省理工

  南加州大学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帕克大学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UC系统学校

  虽然宾州州立大学没有早期申请,但是在11月前提交申请可以有个优先权利,能够提供荣誉课程。

责任编辑:  来自:[db:来源]

相关热词搜索:更高|美国大学

上一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创业忙: 海淘站上“风口”
下一篇:专家支招:如何平稳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