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少年》海归选手抢答零分合作分第一,最终落选引争议
日前,备受关注的旅游卫视益智节目《最强少年》播出第三期。在该期节目中,海归女孩伍玥与投资男孩高上林的角逐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终伍玥以抢答零分、合作项目得分第一的成绩落选,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外教育方式的争议,也引起了合作与竞争谁才是时代主题的讨论。
益智好节目,中美教育显差异
最强少年是由旅游卫视主办,美国高端留学品牌啄木鸟教育协办的全国大型青少年综合素质选拔节目。活动主旨意在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故被认为是中国优秀高中生国际化人才选拔大赛。
此次大赛的胜出者,可直接获得美国常春藤名校现任招生官面试及推荐机会。因此,大赛获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国内报名选手众多,许多在国外成长、生活的华人华侨少年也纷纷回国参加角逐。而在赛事进行中,组委会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各选手知识层面差异不大,但成长于国内的少年明显具有更强的竞争意识,对赛事规则较为了解并善于加以运用;对比赛结果也较为看重。而成长于西方的少年则更具有合作意识,性格更为开朗,重视比赛的过程,而对结果的态度显得比较洒脱。
这其中,来自美国的14岁女孩伍玥表现得尤为典型,虽然她有着典型的东方人外形,但气质与国内少年截然不同。虽然看似大大咧咧青涩稚嫩,但言谈举止间可见很强的统筹能力,待人接物也极具亲和力。啄木鸟教育创始人陈起永认为,通过伍玥等"海归少年"与"本土少年"的对比,国内与西方的教育差异显现无遗。
出色却落选,海归女孩引争议
在十月二十日,《最强少年》播出了第三期,同时也因为赛事结果引发了自节目播出以来的"最强争议"。
在该期节目中,伍玥与成长与国内的"投资少年"高上林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伍玥以大方开朗的性格,从容洒脱的举止和善于合作的表现赢得了观众与评委的一致好评。而年仅19岁,却在投资领域成绩斐然的高上林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
整场比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与合作题三个环节。虽然自小成长在国外,但在涉及诸多传统知识的第一轮必答题环节中,伍玥取得了排名第二的好成绩。但在第二轮抢答题中,她的竞争意识显然不足,最终一分未得。而紧随其后的合作题环节,她又以出众的合作意识与统筹能力获得了最高得分。相比伍玥,高上林在三个环节的表现均可圈可点,得分稳健。最后,因为第二环节失分太多,伍玥以十分之差落败于高上林。但诸多业内人士表示,就整体表现而言,伍玥的表现明显更为出色。一位现场观众更是认为,伍玥的风度是最好的--因为抢答是答错不扣分的,因此选手只要抢到了就是赚到了。但伍玥每次抢答之前都有一个思考的表情,显然是准备不会答的就不抢,因此吃亏不少。现场评委郑亚旗也对伍玥表示了极大的赞赏,并认为伍玥"根本不觉得这是在做电视节目,她只觉得把这事完成,就是很享受那个过程"。
能力与规则,两者都要掌握
对于各界的争议,陈起永表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而且正说明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界教育界对中国教育方式的转变。陈起永说,中美教育之间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概括来说,中国教育注重应试,相应地也就更注重理论,强调竞争。而美国的教育重在实践,强调体验与过程,对结果反而并不看重。因此,在中国传统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少年必然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而西方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少年更为从容。伍玥自小在美国成长,抢答题环节落败不足为奇,更不能认为是其能力不逮。
而伍玥的落败引发争议,则说明在国内各界,人们开始对应试教育方式有了普遍的反思,与教育相关的价值观也更为多元。这种视角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而言是有益的。而对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陈起永表示,在任何时代,竞争都是必然存在的,但会合作则会获得而更多的成功。我们对少年的教育,不应局限于一时一事的胜出,而应放眼人生的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