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代表建议:京城应率先建新生儿指纹库
2014-10-13 15:21:59   中国涪陵网   评论:0

原标题:北京市人大代表建议:京城应率先建新生儿指纹库

\

出镜代表:吕莹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疾病中心副主任

\

“宝贝回家”寻人网站寻人栏中刊登的走失儿童照片

  便于走失、被拐孩子寻亲 市人大代表建议——

  不久前上映的“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让观众再次触摸到父母丢失孩子的疼痛和绝望。在现实中,家长的寻亲路恐怕要比电影更触目惊心与彷徨无计,而多年后靠容貌特征认亲的可能性则微乎其微。电影热映之余,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疾病中心副主任吕莹建议,应在全国范围内建新生儿指纹数据库,鉴于北京的新生婴儿住院分娩率全国第一,完全可以在京率先启动新生儿指纹数据库试点工作。

  现实困境

  靠容貌特征认亲太困难

  寻子网“宝贝回家”自2007年创立以来,已经帮助879名孩子找到亲人。但是在创始人张宝艳看来,想单靠容貌特征找到丢失多年的孩子,可能性微乎其微。

  “很多孩子是两三岁走失、被拐的,但他们与家人重聚时往往已是二三十岁的大人,容貌特征发生了太多变化。”张宝艳对北京晨报记者说,很多家长见到容貌体征疑似自己子女的孩子,但做过DNA后却发现并不是。也有一些家庭觉得孩子的特征不像,但是做过DNA却发现就是自己的孩子。

  让张宝艳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多年前“宝贝回家”帮助一个孩子找到疑似父母,经过DNA确认后,这对夫妻却迟疑不决。他们仔细了解才知道,原来几年前这对夫妻已经通过容貌认过了一个孩子,“当时认为就是自己的孩子,已经生活了几年,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两个孩子。”

  “类似的情况太多。”张宝艳举例,一个孩子的相貌特征吸引了20多个家庭去做DNA,但结果都是失望。还有一个孩子,志愿者凭借着眉间的痣找到了疑似父母,但孩子的家长觉得“痣”的位置似乎不对,在志愿者的坚持下,家长做了DNA,证明就是自己的孩子。

  代表声音

  北京建新生儿指纹库有优势

  张宝艳描述的情形也正是吕莹代表所担忧的。“拐卖儿童、儿童走失的现象短期内难以消除。儿童失踪后,如果穿戴变了或者长大了,或者在不同的环境下生活时间久了,其相貌体征口音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导致家人难以辨认,这也是一些人贩子铤而走险的原因。另外,破案的难度导致公安机关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耗时也漫长。”

  吕莹经过调研分析认为,建立新生儿指纹数据库不仅有必要而且具备操作的可行性。

  吕莹认为,首先,指纹由于其遗传特性,具有生物学唯一性,可作为可靠的身份特征来辨别。其次,读取指纹、扫描指纹、上传指纹这些环节,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下已经极易操作和普及。另外,指纹扫描快速、价格便宜,比DNA提取更现实可行。

  吕莹同时认为,北京在很多方面有优势,可率先实施。“北京新生婴儿住院分娩率全国第一。同时,99%以上的婴儿出生在正规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和有执照的私立医院,新生婴儿指纹采集可行性较大。”

  机场车站入口设指纹检测设备

  吕莹提出建议,对所有刚出生的新生儿给予做好指纹提取既“人的信息码”留存保护工作,信息码由公安机关留存于电脑系统内。

  对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童补做一个指纹提取即“人的信息码”的留存保护工作。

  建议在机场、车站、码头等场所的入口处,设立电脑指纹检测设施。只要事先把被拐骗或者被拐卖婴孩和孩童的指纹信息输入这个查找核对系统中,一旦不法分子带着婴孩通过这个入口,电脑指纹检测系统就会迅速报警,可帮助找到和解救被拐婴儿或者孩童。

  在北京建指纹系统后,再逐渐向全国普及并联网。

  建议背景

  全民DNA面临成本大等难题

  在吕莹之前,全国范围内也有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过建新生儿指纹数据库与DNA数据库,得到社会民众的高度关注,但该项工作的进展迟迟没有公布。

  “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热映后,一则“政协常委建议新生儿上户口一律免费采集DNA和指纹”的微信在朋友圈被高频转发。不过,该微信内容在过去两年曾多次出现,此前都是以“网友建议”名义出现的。

  那么,免费采集DNA的建议究竟是否可行?据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公安部为打击拐卖儿童,于2009年建立了打拐DNA数据库,并实现了全部联网。但是实践过程中,DNA采集的成本以及法律依据、隐私权等问题接踵而来,使得全民DNA难度极高。

  张宝艳也介绍,“宝贝回家”刚成立的时候,我国还没有免费做DNA的政策,直到2009年,“宝贝回家”与公安部沟通,公安机关开始为寻亲者提供免费的DNA鉴定,同时开始尝试DNA的全国联网。

  但是慢慢的,张宝艳也发现,全民DNA确实有很大的难度。“表面看很容易,实际上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投入设备、人力,各方面成本太高,全民DNA显然还不太成熟。”

  专家观点

  可选择成熟地区和行业试点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副院长魏永忠看来,人大代表吕莹的建议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法制上、实践操作上都存在一定的障碍,选择成熟的地区和行业进行试点则是个可取的办法。

  据魏永忠介绍,西方国家在入关、出境等都会用到生物信息技术。但我国还没有将其纳入管理手段,这有几方面的因素。首先在立法上,关于采集公民生物信息,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够明确。其次,实践运作上,如何保障信息能有针对性地使用没有明确界定,这就容易出现诸如个人隐私被滥用等风险。

  不过,魏永忠认为,建指纹数据库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的难题,成本上也远比DNA检测低,选择条件成熟的地区和行业进行尝试是完全可取的。

  妇产医院:技术层面不存在难度

  北京晨报记者从北京妇产医院了解到,目前,采集新生儿指纹在技术层面不存在什么难度,但是主要涉及法律政策和隐私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新生婴儿住院分娩率已经很高,但是要给新生儿采集指纹,不是单一一家妇产科专科医院甚至卫生部门一家能够解决的,这涉及到公安系统、财政、信息化建设等多个部门。”

  市卫计委妇幼工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卫生部门暂时都没有新生儿指纹采集的计划和设想。而且采集和录入信息系统的建设等相关费用由财政统一负担还是由新生儿的监护人负担,也有待明确。“采集公民个人信息包括新生儿指纹的工作主要应该由公安部门牵头,卫生部门只能作为落实部门来由各家助产机构具体执行,但前提是政策和相关法规首先到位,医院才能有法可依。”该负责人说。(晨报记者 邹乐 徐晶晶)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  来自:[db:来源]

相关热词搜索:建新

上一篇:宠物死了,怎样告诉娃 如何让孩子面对“分离”
下一篇:男同学农大摆蜡烛表白引千人围观 女生不愿露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