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特约记者傅平 主编、引进上百部包括以赛亚·伯林等在内的一流思想家力作之后,早年曾经“被理论折磨得够呛”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刘东,而今终于“祛除巫魅”。但他对于当下国内高校不重视翻译著作的现状,仍然愤愤不平。
10月18日,译林出版社“人文与社会译丛”出版百种纪念座谈会暨“理论研读与文明对话”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据介绍,“人文与社会译丛”致力于译介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和最重要成果,陆续引介了以赛亚·伯林、查尔斯·泰勒、汉娜·阿伦特、埃里克·沃格林等一流思想家的力作。
已出版103本,另有新译7种
作为国内目前人文社科领域最重要的系列丛书之一,这套书自1999年推出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到2014年10月最新出版以赛亚·伯林的《启蒙的三个批评者》,迄今已出版百余种经典。丛书由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彭刚分别担任正副主编,秉持“激活思想,传承学术”宗旨,遵循经典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选题原则,以精良的选目、可靠的译文,在诸多同类译丛中脱颖而出。当天多位与会学者均对这套丛书所起的“睁眼看世界”作用予以肯定。
记者发现,虽名为百种,实际上到《论个体主义》(L·迪蒙著,桂裕芳译),这套丛书已经出版103本,另有《根本的恶》等7种即将面世。
刘东:一些社科基金出的是“垃圾”
“人文与社会译丛”并非刘东唯一主编的大型丛书,另外一部“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也由他领衔,至今已累计出版200余种。今天谈起理论滔滔不绝的刘东,直言当年“那些理论当初曾把我折磨得够呛,我才发狠要把它们都组织翻译过来,好让它们的本来面貌全都大白于天下!”
在“理论的祛魅与登堂”一文中,刘东还对当下理论界的怪现状给予毫不留情的批评,“有的人原本满嘴某种理论,可你一旦沿着他的热衷,把那本书给原原本本地翻译过来,他反倒从此就缄口不谈此书了。”
当天午饭过后,刘东吸着雪茄聊起编这套书的心得。在挑选、译介西方思想著作时,他常怀有一种紧迫感:此前由于理论缺失造成的文化被动能否克服,关键还在于当代乃至未来中国学人能否完成理论的创新。网上有人赞扬编这套书对文化引进做了巨大的贡献,他连称不敢当,“其实下一步最重要,就是理论创新。(即便)我完不成,路给你们修好了。”
对于当下翻译不受学界重视的现状,他则颇有些不平,甚至愤而指责一些社科基金出的书是“垃圾”。“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翻译了32本书,相当于严复的4倍。严复当了北大校长,(刘北成呢?)我们用理工科(衡量)创新的办法来对待文科,出了巨大的问题。”
刘擎:严肃对待中国文化的普遍主义精神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刘擎,称自己从这套书中“极大受惠”。他在当天上午的发言中表示,刘东的话里还暗含着另外一个思想的纠结,那就是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在他看来,刘东显然不是一个狭隘的国族主义者,至少在学术上他是面向世界的。但作为清华国学院的导师,他的中国情怀与民族意识可能更加明显或更加自然地彰显出来了。在他的字里行间,不时可以感到他对中国文化复兴与超越西方理论的雄心抱负。
刘擎进而说:“要在现有的霸权结构中争当列强之一或者成为新的霸主,是我们的复兴理想吗?对西方的理论霸权的创伤感,是不是换作中国的理论霸权,我们就很爽了呢?以此为目标,我们可能陷入另一种可怕而可悲的迷魅之中,这仍然是生活在近代创伤的阴影之中。自我与他者的对峙,外部与内部的对立,并不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和要义。”
[现场花絮]
陈冠中“打酱油”
作家、文化学者陈冠中当天表示,自己接到刘东发的短信,马上回信说愿意参加。他笑称自己作为掏钱买书的读者,“差不多是打酱油的”。这套书很符合自己的胃口,自己之前已经购买了其中的很多本。这位“读者”给出的建议是,希望在这套书中,能继续出版有关自由主义、激进启蒙、法西斯主义和“何为中国”的几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