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文化 > 正文

杨炼:80年的“诗歌热”发生在“社会冷”的背景上
2014-10-24 14:48:22   中国涪陵网   评论:0

  “你搂抱住一棵死去多年的杉树|痛苦,呕吐,就像搂抱住|失踪了十几年,至今仍踪影全无的母亲……”“飞机犹如怀孕的多春鱼,将我们分娩于海南|那条来接领我们的人,产地山东,淳厚牌的微笑满面……”

  这些诗句来自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他有一个怪怪的网名:“乌鸟鸟”。乌鸟鸟出生于贫寒的农村家庭,2003年起一直在佛山一家薄膜厂当流水线工人,今年4月刚失业。

  多年来,乌鸟鸟习惯了在自控生产的机器旁写作,把诗写在工作表格的背面,下班回家再修改。这些诗句的来源——《狂想》系列诗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这样完成的。

  然而,22日下午,正是凭《狂想》系列诗,这位失业的中国农民工在第二届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颁奖典礼上成为获奖嘉宾。

  诗歌奖评委会这样评价他的作品:他把这一切(底层生活经验)隐含在经过变形处理的荒诞夸张的想象与叙述中。他的《狂想》系列,遍布阴郁惊悚的黑色幽默,以及与之相关的震惊笔法……骑乘自由无羁的狂想,去嘲弄击打这个救赎无望的冷酷世界。

  本届国际华文诗歌奖由北京文艺网主办,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等中国文化机构,以及不列颠文学翻译中心,纽卡斯尔文学艺术中心共同协办。

  评审委员会由著名诗人杨炼、于坚、瞿永明、杨小滨等九人组成,杨炼及著名诗人威廉·赫伯特分别担任此次国际华文诗歌奖评审的主任委员与国际总监。

  据组织委员会主席杨佴旻博士介绍,自2013年7月15日,至2014年7月15日投稿截止,历时一年,诗歌奖共接收投稿6722帖,近5万首诗。其中,诗歌奖投稿6121帖,诗集奖投稿601帖。去年的投稿诗歌达到8万首。

  “两届诗歌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巨大的诗歌创作群体,以及他们的创作活力和热情。”杨佴旻对记者表示,正是对诗歌的单纯热爱,让他创办了这个诗歌奖。

  除了三等奖获得者乌鸟鸟之外,诗人蒋浩、孙谦分别凭借《游仙诗》《苏菲的绝唱》摘得本次诗歌奖一二名桂冠;第一部诗集奖获奖者为上官南华,获奖作品为《八声甘州》。

  “不小心,和衣而眠时,裹挟了粉刺|和花序。狮子座垂下嫩枝,注射|万有引力到一苇之身。飘起来的|仙人球,在肥皂泡里,出神地褪刺;|浴巾的四只无忧角,挑逗四季轮回……”

  蒋浩从中国游仙诗传统中发现了与新诗创作相通的因素:对想象力的推崇,对自由的追寻。“《游仙诗》以精妙的诗艺和修道式的苦吟,把每个字的修辞能量都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打磨出一条玲珑剔透的升‘仙’之路。”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这样点评。

  回族老诗人孙谦的《苏菲的绝唱》则处理了一个复杂的宗教主题:伊斯兰文化的现代精神。

  “如果说首届诗歌奖,打开了世界对当代华文诗这一沉潜海洋的认识,因此掀动了国际关注的海啸,那么第二届诗歌奖,则体现了更深刻真实的努力:主动回归诗歌本来的沉静。”杨佴旻说。

  作为当年的“朦胧诗”主将,杨炼见证了中国当代诗歌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他对记者表示,上世纪80年的“诗歌热”发生在“社会冷”的背景上,如今诗歌的“冷”也同样是相对于社会的“热”。

  “中国当代诗歌才30年多,还在一代人之内,但变化的速度、深度不可谓不大。在这个意义上,新诗还在一个建立自己的完整文化结构的复杂过程中。”杨炼说,对这个过程,对新诗的未来,他仍然乐观。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无声者’的声音、独特的生活经验等,从海底浮出水面。”杨炼说。

责任编辑:  来自:[db:来源]

相关热词搜索:伊斯兰|过程中|自己的|狮子座|他们的

上一篇:2014年热展国外文物盘点:郑和铜钟 翠玉白菜等
下一篇:英建筑师设计"漂浮建筑" 整栋楼似被拦腰斩断(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