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曾经执导《日出》《生死抉择》的老一辈导演于本正携1992年拍摄的富有时代意义的影片《走出地平线》亮相上海影城,并开启了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办的“海上电影论坛”的第一讲。论坛上,头发灰白但精神矍铄的于导不仅追忆了20几年前“走出地平线”的辛酸苦辣,还用生动朴实的语言针对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
留下恒久生命力
《走出地平线》是一部讲述窑沟人民进行“包产到户”农村改革的故事。当时还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的于本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在生死状上按下的十八个红手印,这深深震撼了他,“这些农民是在以生命来换得自己的生存,是一种不怕死的精神”,这促使于本正邀请陆天明创作了剧本,并将其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拍成了具有深刻历史隐喻性的历史作品。而片名“走出地平线”,“就像夸父逐日一样,表达的是我们民族在世界上寻找自己的太阳、自己的光明”。
这部曾经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电影作品奖的电影,虽在当时不如于导的《日出》等作品那么反响热烈,但20年后,却让一群没有经历过农村艰苦生活的城市学生们倍感震撼。正如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所说:“这是一部有自己艺术生命力的、在中国电影史上能够留下自己声音和足迹的艺术作品。”因此它能够经岁月的磨洗而历久弥新。
考验过才有价值
昨日论坛上,于本正、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吕晓明、中青年导演郑大圣、梁山等几辈电影人还就电影的“票房”与“社会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现在是中国电影市场最好的时候,但却是导演创作最差的社会。”一位上海戏剧学院的同学一语道出了当今电影票房与社会价值往往难以兼得的现状。由此中国电影家协会的孙渝烽抛出问题,“这些年我们追求票房、考虑娱乐的片子太多了,那么究竟是社会价值重要还是票房重要呢?”
习近平总书记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于本正说:“电影的社会价值衡量标准则要取决于‘时间’,留下来就是被公认为有价值的。”他认为,一部电影在几十年后回顾,能让人在思想上、视觉上、观赏上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那么它就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具有了不可淘汰的艺术的恒久生命力。正是这种恒久生命力让《走出地平线》在时代发生了巨大变迁的当下,仍然展现了巨大的感染力。
实习生 于泓洋 记者 张艺
|相|关|链|接|
海上电影论坛由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办,旨在倡导“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弘扬电影人严谨、科学的创作态度,培育和引导更多年轻人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为积极营造电影人共圆中国梦,上海影协将充分发挥专家协会优势,精心策划、组织举办“海上电影论坛”活动,有计划、分步骤地邀请上海及国内外知名电影人,围绕电影创作、生产及市场,展开专题讨论,营造申城良好的电影艺术氛围,推进电影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