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文化 > 正文

最早抗日航空烈士公墓影像披露 拍摄于1932年
2014-10-17 15:08:32   中国涪陵网   评论:0

  今年9月初,国务院公布了我国第一批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其中属于江苏地区的有七处,而属于南京地区的有四处。南京的四处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分别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旧址和拉贝故居。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是依托民国时期的航空烈士公墓建起来的。近日,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披露了航空烈士公墓刚建成,第一批航空烈士入葬时的珍贵照片。

  迄今最早的航空烈士墓照片

  “此前,我们只找到了航空烈士公墓1932年刚修建好时的四张历史照片,此次发现的七张照片是同时期的照片,而且记录了首次航空烈士公祭时的场景,因此也非常珍贵。”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科员胡卓然告诉记者。去年,南京学者发现四张航空烈士墓珍贵老照片时,“老南京”版也做过报道。记者采访后确认,那四张照片是首批被发现的航空烈士公墓建成时的照片。

  胡卓然说,此次发现的七张和那四张都可以算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航空烈士公墓历史照片,让人们可以在82年后目睹航空烈士墓建成不久的景象。据了解,这批照片是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学者从国民党空军官方的《空军》杂志及《革命空军》杂志等史料中发现的。

  第一批葬入的有抗日烈士

  胡卓然告诉记者,航空烈士公墓建于1932年8月,其兴建者是当时的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

  1931年,航空署署长黄秉衡呈请在南京东郊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灵谷寺)附近修建航空烈士公墓,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考虑到灵谷寺附近的紫金山南麓难以辟出空地,因此在紫金山北麓王家湾附近辟出50亩地,作为航空公墓的墓地。

  航空烈士公墓由金陵大学建筑系邱德孝教授设计,1932年动工,同年8月完成,其造价为2.6万元,由航空委员会(航空署改组而来)向社会募捐而来,蒋介石曾捐款3000元。

  1932年8月,航空烈士公墓竣工,不久举行公祭典礼,入葬了一批在北伐和“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牺牲的空军烈士,包括在上海对日作战阵亡的黄毓全、吴明辉、赵甫明等飞行员,另外还有一些在飞行事故中身亡的空军人员。

  还原航空烈士公祭场景

  “航空烈士公墓在历史上多次被毁,首先是抗战初期遭到日军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重修了航空烈士公墓,安葬了一批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外飞行员。”

  胡卓然说,在“文革”期间,航空烈士公墓再次遭到破坏,只有老牌坊得以幸存。1985年,在抗战胜利40周年前夕,国家拨款45万元,重修、重建了航空烈士公墓。1985年重建时,由于老照片的缺失,没有影像资料可供参考,只能根据南京档案馆馆藏的航空烈士公墓图纸进行。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航空烈士公墓,只有牌坊等极少数建筑是民国时期的原貌,其余的碑亭、祭堂等建筑都是重建的,1985年时,还新建了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题名碑等。”胡卓然说。

  此次发现的七张老照片,还原了航空烈士公墓建成时祭堂、碑亭、牌坊、烈士墓碑、烈士纪念碑的模样。重现了当时举办的首次航空烈士公葬典礼时的场景。参加公祭的与会者包括国民政府政要、空军官兵、军校学员、社会名流,人人戴着黑纱,祭堂上挂着“浩气长存”的横幅,庄严肃穆。

  重建的建筑略有差别

  胡卓然将老照片中的祭堂、碑亭、牌楼与现今的建筑物进行比照后发现:“两者的外观几乎一致,充分表现出1985年的重建工作是在严格遵循史实的基础上进行的。”

  区别还是有的。胡卓然说,航空烈士公墓建成时,每一位烈士墓上都有一座方尖碑,其形制几乎与灵谷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碑”一样,而1985年重建以后,烈士墓上的碑换成了放置在地上的长方形石碑。

  此外,重建后建筑的一些细节与历史原貌相比还是有出入的。

  胡卓然说,重建的碑亭碑顶装饰、底部护栏,祭堂的斗拱都和老照片上的建筑有所差别。据了解,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将在近期把这批珍贵老照片的复制件转交给管理航空烈士公墓的中山陵管理局。

  有关专家表示,这批最早的航空烈士公墓照片,不仅是研究航空烈士公墓历史的可贵依据,也为将来的修复保护工作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责任编辑:  来自:[db:来源]

相关热词搜索:四张|万元|首次|据了解|抗战胜利

上一篇:小说《玫瑰村》改编成锡剧 锡剧名家周东亮主演
下一篇:襄阳现10座古墓群:70余件陶器再现东汉庄园经济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