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文化 > 正文

评论:诺贝尔奖情结是个好东西
2014-10-13 17:43:34   中国涪陵网   评论:0

  全社会的科普水平偏低,科学素养不足,缺乏身后根基——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关注,总体来说比较娱乐化、花边化。未来中国应该鼓励学者有“诺贝尔奖情结”,也应该引导民众更理性地关注科学。

  2014年诺贝尔奖逐个揭晓,获奖名单上没有任何中国人的身影,汤森路透预测的几位华裔科学家也都铩羽而归。但在过去一周,诺贝尔奖相关新闻在中国媒体和社交网站上热度颇高,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再度成为争议话题。类似争论每年都有,但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始终不变:“诺贝尔情结”是个好东西。

  有百余年历史的诺贝尔奖,是一项由西方国家主导的评奖活动,游戏规则从一开始就掌握在他们手中。从获奖频次看,美英等西方国家占绝对优势,亚洲国家除日本外鲜有获奖者。有不少人据此认为,中国不应有“诺贝尔奖情结”,不应在争夺诺奖上追求“与国际接轨”。

  别不好意思承认,拿不到奖就埋怨评奖不公平,说到底还是“酸葡萄心理”作祟。在咱们国家,热衷于将国际奖项政治化、阴谋化的人其实挺多。同样典型的例子,每年奥斯卡获奖名单出炉,中国“电影大师”们一次次无缘小金人,也有很多人归因于东西方价值观和文化差异,中国电影受打压的阴谋论也很流行。

  诺贝尔奖在很多方面都与奥斯卡奖类似。就结果而言,诺贝尔文学奖和和平奖有一些争议在所难免,但诺贝尔科学奖的权威性在世界范围内已有公允。每年荣膺这一殊荣的人,即便是“冷门”人选,最终也会让专业人士觉得实至名归。各国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们,更普遍把能拿到诺贝尔奖视作一种荣耀的认证。

  说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是个好东西,一方面是因为它代表了民众崇尚科学的热情。不热爱就不会关注,不关注就不会有情结。看“果壳网”一篇文章,以色列每年九月底、十月初都会因诺贝尔奖而狂欢,预测哪个以色列人将获此殊荣,已成为一项全国性娱乐。期待自己国家能多几个诺贝尔奖得主,显然不是一件值得羞愧的事。与以色列比起来,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关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诺贝尔奖为世界中国提供了一个参照物,中国科学界可以由此知晓当今时代最前沿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能进一步看清自己与世界一流水平之间的差距。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从1999年至2013年,中国自己评定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已出现10次空缺,这就足以说明我们在科研能力、科研水准方面,确实还欠缺火候。

  另一方面,“诺贝尔奖情结”也是一种民意,它能促使政府部门在改善科研环境、增加科研投入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已有数位华裔科学家获奖,但他们的科研成就都是在中国之外取得的。关注诺贝尔奖的中国民众,固然会为这些华裔科学家获奖而高兴,他们更希望中国社会能有培育优秀科学家的土壤。我们应该顺应这种民意和期待,而不是为省事而简单否定诺贝尔奖。

  其实,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有“诺贝尔奖情结”。早在2001年,日本政府就在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要在50年内拿到30个诺贝尔奖。算上刚刚获奖的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日裔美籍),日本的诺奖获得者已有22人。其中,有10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更显示了日本在物理学研究方面的超强实力。

  可以看出,日本非但不觉得“诺贝尔奖情结”有何不妥,反倒一直试图融入诺贝尔奖的游戏中去。追根溯源,日本在明治维新前的江户时代,就已经奠定重视基础研究的传统,并比中国更早地接触了西方近代科学;日本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也非常大,科学家可以放心参与10年、20年之后可能有用武之地的项目。

  反观我国,科学研究饱受行政化弊端和功利之风的侵蚀,学者尤其年轻学者不得不为找课题、发论文等疲于奔命,缺乏能够潜心研究的氛围和环境,科研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全社会的科普水平偏低,科学素养不足,缺乏身后根基——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关注,总体来说比较娱乐化、花边化。未来中国应该鼓励学者有“诺贝尔奖情结”,也应该引导民众更理性地关注科学。

  迈克·杰克逊有一首歌中说:“如果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同理,如果哪个国家觉得诺贝尔奖的评选不公正,最好的证明方式其实是另设一个能够服众的奖项。事实上,中国近些年确实设立过一些奖项,试图以“东方标准”评选“中国版诺贝尔奖”。但这种另起炉灶的做法,最后呈现的效果非常“山寨”,还出现了获奖者对得奖事宜不知情的窘境,最终反倒沦为世界各国人民的笑柄。当然,偶尔有这种“试错”也好,它或许能让中国对诺贝尔多一些认可。

  要解决中国人难获诺贝尔奖的问题,另一种思路是从自身找问题,改革教育和科研体制。2012年9月,中国启动“万人计划”,拟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一万名高层次科研人才,其中包括“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这则消息当时曾引发巨大争议,人们疑心它会让诺贝尔奖成为束缚科研的枷锁。其实,如果尊重科学研究规律,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合理引导社会公众的“诺贝尔奖情结”,这种政策层面的扶持和投入,是值得鼓励的。

  有统计发现,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从发表成果到最终获奖,平均年限是18年。在发展现代科学的道路上,中国起步晚、底子薄,需要更多的时间积淀。如果在科研的每个环节都秉持求真务实的精神,以改革为科研创新扫清障碍,有“诺贝尔奖情结”推动,中国那些有真才实学的科学家们,获奖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文/汤嘉琛(评论员)

责任编辑:  来自:[db:来源]

相关热词搜索:是个|会让|中国人对|有一个|的是

上一篇:中央托儿所保育员日记面世 曾更名"洛杉矶托儿所"
下一篇:故宫将增景观隔离带 防止游客澄瑞亭水池扔钱币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