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文化 > 正文

上海旧弄堂多为石库门建筑 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
2014-10-13 17:42:45   中国涪陵网   评论:0

  作家王安忆在《长恨歌》起笔中写道:“站在一个至高点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海派建筑由于海纳百川,结合了中西特色而独具风情。从时间上,旧上海建筑可分为几个阶段:石库门、新式里弄、花园洋房与老公寓。而每次变化,都折射了时代与文化的变迁,不变的,是骨子里的海式精致与优雅。

  风情石库门

  上海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战乱迫使江浙富商、官绅举家涌入租界,外国房产商借机大量修建住宅,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建筑大量吸收江南民居式样,石头为门框,实心厚木为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大门之内,是功能齐全的建筑结构——天井、前后客堂、东西厢房、灶披间、亭子间和晒台。石库门曾一度容纳超过六成上海人,但由于居住密度过大,“七十二家房客”时代的上海,石库门一度成为居住环境恶劣、破旧、拥挤的代名词。然而经过多年发展与城市改造,曾经的石库门里弄,却成为追忆上海百年历史的最好依托。时至今日,上海仍保留着约上千万平方米的石库门,居住着许多“老上海人”及对石库门房子情有独钟的外籍人。最有名的石库门旧城,莫过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改造的上海新地标——“新天地”。这片占地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六万平方米的石库门建筑群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而室内设计则完全是现代生活。这里遍布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漫步其间,非“穿越”二字不可言说。

  然而,对于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来说,“新天地”近乎推倒重建的模式,远比不上泰康路上的“田子坊”来得原汁原味。画家黄永玉借《庄子》中一位画家的名字“田子方”给这条巷子起名“田子坊”,给巷子平添了浓浓的艺术气息。这里堪称“上海最隐最瘾的弄堂”,七转八弯的弄堂里,艺术家们云集,也是小清新文艺青年、小资朝圣之地。这里挤着各式艺术小店,有“气味图书馆”,也有各式艺术工作室。与新天地最大的不同在于,当地的居民并未因艺术弄堂的到来而迁出,艳阳天下,坐在室外喝杯咖啡,看看闲书。举头所见,是居民们横七竖八晾在弄堂里的衣物,低下头时,书香正浓,所谓“抬头见生活,低头作文青”,莫过于此。摄影爱好者们安静地呆在角落,安静地纪录着来来往往的人们,纪录着老上海的怀旧与安祥,也纪录着穿行此间的异国风情。烟雨朦胧的梅雨季里,不经意间,你所漫步的,便是戴望舒笔下寂寥的雨巷,你不禁希望着,遇见一位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放下架子的新式里弄

  新式里弄住宅出现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租界内,砖混联排建筑,风格上比石库门更接近欧洲近代住宅,更注重使用功能,外形也更别致,装修精致舒适,绿化也更好,更开放。按王安忆的话说,这是放下了架子的新住宅。

  上海历史保护建筑中有许多是新式里弄。在这里,你不仅可以见到建筑发展,更多的是见证了上世纪20到40年代,上海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历史。大量民国时期文化名人居住于此。延安中路上的四明邨,由四明银行于1912年与1928年两次投资兴建。整齐而优雅的清水红砖墙、宽敞干净的里弄过道,是新式里弄最鲜明的特征。章太炎、泰戈尔曾在此寓居。然而,来访者更在意的,总还是这里曾是徐志摩、陆小曼的爱巢。沁园邨建于上世纪30年代,在这里,红颜薄命的无声电影时代巨星——阮玲玉,在留下“人言可畏”绝笔后,香消玉殒。鲁迅故居位于大陆新村9号,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由大陆银行上海信托部投资,1931年落成。这里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在这里,鲁迅完成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作品。大陆新村属跨租界地区,故鲁迅以“租界”两字的一半命名自己的书斋为“且介亭”。

  仙境里的花园洋房

  随着上海的飞速发展,在“冒险家的乐园”里崛起的新贵们不再满足于石库门及新式里弄,西方独院式高级住宅大量兴建。这些建筑单体面积大,讲究庭院绿化,建筑装饰更趋考究。早期花园洋房集中建造在外滩附近,后来随着租界的扩张而遍布整个租界。

  陕西南路近延安中路口, 高架道与高楼的喧嚣中,是上海最负盛名的城堡式花园洋房——马勒花园。此为英籍犹太商人马勒根据爱女梦境中的童话世界,历时七年修建而成的北欧风格花园。花园由六幢高低不同建筑组成,仅花园便占地5000余平方米。洋房上数个高高的坡顶充满斯堪的那维亚乡村风情,内部装饰也极其精致,四处是欧式彩色玻璃,阳光自屋外射入时,整个城堡更是充满童话色彩。马勒虽为英籍,然因上海是其发家福地,故在修建时,也多运用中式元素,如中国式琉璃瓦及佛龛。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侨居上海的欧美人士大祸临头,马勒一家亦不知所踪,或说已举家被驱入集中营,或说在出逃时船被鱼雷击中,总之,颇有“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凉,唯留下此童话城堡,令路人经过时每每驻足,恍若隔世,眼前仿佛映出英国名剧《故园风雨后》。

  沧桑古朴老公寓

  在上海已公布的历史保护建筑中,老公寓约占1/10。这些老公寓多建于1927年至1937年间,主要分布在法租界及公共租界里,多为仿照英式毗连建筑,后来也有更现代的公寓出现。公寓相对于石库门与新式里弄,居住更舒适,设备也更好,房间成套,私密性更强,更能体现西方城市文明。在老公寓中,甚至有许多与同时代的纽约、伦敦非常类似的建筑,比如三角形的武康大楼,与美国纽约的熨斗大楼在外观上极其相似。旧上海,居住在公寓中,实则成为十里洋场中产身份地位的象征——住客也许是来“东方巴黎”冒险的老外,也许是洋行里的买办们,也许是张爱玲这样,满腹才情、风华绝代、孤高清僻的女子。

  武康大楼(原诺曼底公寓),始建于1924年,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其显而易见的法国文艺复兴风格令行人远远见之,便心生向往。这里居住过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等文化名人。

  常德路上的常德公寓(原爱丁顿公寓)是张爱玲故居。张在散文《公寓生活记趣》中完整无遗地表现了其对公寓生活的热爱。她在这里写下《倾城之恋》,也在这里不顾一切地与汪伪汉奸胡兰成秘密结婚。岁月流转,爱丁顿公寓已经斑驳,然而公寓在南京西部、常德路日渐增多的现代高楼中,依旧光彩无限。解放前夕,张爱玲迁往黄河路上英伦风格的长江公寓(原卡尔登公寓)居住。长江公寓附近是南京路与跑马会,周围有戏院,也有烟花街,它们正是张爱玲笔下旧上海的活色生香,而长江公寓虽身处其中,无论十里洋场如何灯红酒绿,依旧古朴如斯,一如乱世中孤高、倔犟生活着的张爱玲。

责任编辑:  来自:[db:来源]

相关热词搜索:在这里|也有|上世纪|太平天国|的是

上一篇:“空白油画”估价1.2亿元 网友:像局部放大的草纸
下一篇:1971年11月新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