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苏网江南时报公祭日系列报道截屏
“你们的报道非常不错,我都收藏了,这段历史,南京人要牢记,中国要牢记。”近日,《江南时报》集中推出12·13公祭日的重磅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报合作伙伴腾讯大苏网转载后,许多读者真挚留言,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分子抗战的钦佩与震撼,更有读者给报社打来电话,认为百万文物大迁徙的报道有深度、有故事、权威性强;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沉钩,不蔓不枝、徐徐道来,让人读来时而激动、时而紧张。这段历史值得所有人铭记。
江南时报记者 王梦然
这个奇迹,在报纸上首次看见
1937年,日本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南京危在旦夕,转移国宝迫在眉睫。后来,来自北京的国宝连同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今南京博物院前身)等单位的馆藏珍品一起,近17000箱,分中南北三线在日军炮火下紧急西迁,开始了长达10年的万里西行。南迁文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历代的宫廷收藏,堪称国宝,其中就包括鼎鼎大名的毛公鼎、翠玉白菜、玉石东坡肉等。在10多年里,上百万件文物不停地在移动,穿越了大半个中国,没有一件丢失,没有太大毁坏,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读者在微博互动上激动地表示,还是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如此详细权威的报道,配上专家的点评后,对这段尘封的历史算是第一次有了清晰地认识。
报道像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
爱好摄影的许先生通过网络评论感慨,时报的报道很有保存价值,既是一部历史白描,却又写得惊心动魄。读完后,总是有种脑海里放电影的感觉,崎岖的山路中,一行瘦弱的知识分子,小心翼翼地护送着文物前行。头顶上,不断有飞机盘旋扔下炸弹。故宫博物院职员朱学侃晚间查看舱位大小时,一脚踏空,失足跌入未盖的舱口内,脑部严重受伤,来不及营救,重伤身亡。他是为保存文物献身的第一人。
许先生说,这部历史,不仅要让南京知道,让中国知道,今后还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虽然每个知识分子,都只是历史上的“小人物”,但是小人物,却蕴含着一种民族情怀,有着我们这个民族最宝贵的东西。
“脑子里总是不断重复那段历史”
来自南通的徐先生,作为一位老科技工作者,在采访中向记者表示,在看了报道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因为深知文物的价值,在所有人心目中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在徐先生看来,文物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遗存,同时又都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表现。作为历史的见证,它真实性强,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百闻不如一见,它以物质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往往比文字的、书面的教育收效更大。其次,文物是直观的、形象的物质遗存,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这种直观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别的任何教育手段不能代替的。
透过时报的报道,徐先生又看到这些文化背后蕴藏着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故事。“不容易啊,一想到这些文物,都是躲着飞机大炮过来的,我心里就感觉有点后怕。”徐先生说,这些文物一旦毁坏,就是永久不可以再生了,对我们国家文化脉络绝对是个重大的破坏,这全靠着当时默默奉献的一帮知识分子啊。
徐先生说,看完报道后,脑子里总是不断重复想象着那段历史,“绝望的时候,知识分子都是全靠一种信念在支撑,这就是‘中国不能亡!中华文化不能亡。’有着这样的信念,还有什么样的事情能难倒我们中华民族?”
因为报道 想再去看看这些文物
更多的读者则通过电话、微博、微信表示,看完《江南时报》的这篇报道,有种想要立即走出家门,去看一看这些文物的冲动。
还在上大学的小刘说,以前只是模糊的知道有个文物迁徙的故事,但是《江南时报》第一次完整、权威、多角度报道了出来。“我是一口气看完的,看完后,就感觉这些文物保存下来实在太不容易了。”小刘说,以前看文物觉得只是关注,它们是哪个朝代的、有什么历史价值。现在他知道了,文物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本身属于什么历史,还在于,历史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
小刘说,学生时代的他们课余时间也比较宽裕,因为《江南时报》的报道,让他和同学萌生了出去走走、看看这些国宝文物、追思历史,缅怀幕后英雄的想法。
要牢记保护文物的知识分子
时报记者发现,在许多读者的反馈中,尤其以知识分子为主,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中小学教师。他们一个普遍的感受就是,没有中国知识分子,就没有战争的胜利。
来自苏州的一名教师告诉记者:“以前只知道抗战,就是上战场、拼刺刀,万万没有想到,还有这样一段传奇的历史。这些幕后英雄功不可没,没有他们,我们那么多文化毁于一旦的话,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断了。”
正如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经盛鸿所说,这些文物保护、运输工作者是中国抗日知识分子的一部分,这些文物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价值,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保护这些文物就代表保护国家的尊严。抗日知识分子,也包括许许多多的普通群众,而他们也都知道文物是民族精神所在,所以才会拼尽全力誓死保护这些文物。我们是打不倒的民族,更有着摧毁不了的文化。这些文物保护者,具有浓重的爱国主义精神,没有中国知识分子,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