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10月7日讯(记者 姬生辉) 近日,曲阜推出“百姓儒学”工程,并将10个村庄设为试点。课堂上,儒学教师以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将孝敬老人、邻里和睦等主题教授给村民,让他们轻松掌握儒学经典。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10月6日,在曲阜市尼山镇周家庄的儒学课堂内,一堂生动的儒学课正在进行,教师是来自曲阜市实验小学的孔为峰,学生则是近百名周家庄村民。
为了让村民们对课程更感兴趣,孔为峰专门请来了一名精通古代礼仪的司仪。“我们教了怎么给老人过寿,如何行三拜九叩大礼,大家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孔为峰说。
“以前给老人过寿,都不知道怎么行礼,今天听了老师的课才明白。”周家庄村民孔令存说,在儒学课堂上,老师们讲的都是生动的故事和为人处世的道理,“都是看得见用得着的东西。”
“把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普及到最基层,延伸到每一个村庄、学校,是我们推进‘百姓儒学’工程的根本目的。”曲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岳耀方说,今年8月初,曲阜市在前期开展“孔子文化大讲堂”走进乡村的基础上,试点推行了一村一名儒学讲师推进“百姓儒学”工程。
进村授课的讲师来自当地的学校教师、专家学者和国学爱好者。讲座内容围绕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的传统理念,突出孝敬老人、关爱子女、和睦邻里等现实主题,倡导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
岳耀方介绍,目前,曲阜市已在星家村、武家村等10个乡村试点推行“百姓儒学”工程,今年年底将完成150个村庄的“儒学课堂”建设,明年上半年完成全市所有村庄的普及。此外,曲阜还将启动“一村一座儒学书屋、一村一台儒学新剧、一家一箴儒学家训”等相关配套活动。
“为村民们讲课前心里直打鼓,就怕把大家讲跑了。”回忆起8月1日第一次到曲阜石门山镇周庄上儒学课,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副教授宋立林说,没想到,一个多小时里,100多位村民坐满了整个小广场,“大家一直认真听,全程响起五次掌声。”
一堂课响起五次掌声
儒学讲师宋立林说,他先后到三个村讲课,最大的心得就是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村民明白孝道、邻里和睦等儒学经典中的道理。“在讲到‘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就讲了自己在外地求学时对父母的思念,村民们一听就懂了,有些老人还掉了眼泪。”宋立林说。
“单纯向村民讲经典,难免枯燥。”同为儒学讲师的曲阜市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孔为峰说,9月26日,他到曲阜小雪街道武家村上课时,提前挑选了简洁易懂的漫画,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大家。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怎样孝敬老人、如何与邻里和睦,学到的东西确实能用到生活中。”武家村村民周长梅笑着说,现在村里几乎不存在邻里之间因琐事争吵的现象了,“和为贵嘛。”
曲阜市文广新局图书馆馆长孔德安说,为保证乡村儒学课堂的授课质量,他们向试点的10个村庄印发了《论语精粹百句市民读本》和《论语三十句》学习手册。在课程上,保证每个村庄一个月上两次课,每堂课不少于一个小时。“上课前,我们会提前向村干部通知,由村干部组织村民上课。”孔德安说。
本报记者 姬生辉
17市都将有乡村儒学教学点
2008年,王殿卿、牟钟鉴、丁冠之等学者发起的宣扬传统文化的尼山圣源书院在圣水峪镇北东野村创办。
此后,尼山圣源书院的学者决定在农村搞一场“实验”,大家一拍即合,“那就从孔子的老家开始”。重建乡村儒学的“实验”就这样开始了。
变化在不经意间发生。
两个月前,尼山圣源书院秘书长赵法生在村头遇到一对老人,他们主动上前搭话,称赞儒学讲堂开得好,“比看电视强”。后来他知道,这对老人以前和儿媳有矛盾,儿媳甚至对婆婆动过手。在上了半年乡村儒学的课程后,儿媳主动登门问婆婆收花生需不需要帮忙,婆媳关系一下缓解了。
乡村儒学的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未来三年,全省17市都将建立教学点。到2015年,全省乡镇和村级乡村儒学讲堂实现基本覆盖。目前,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印制等都已经有了着落。
(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