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一致: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
——构建新时期纯洁和谐官兵关系的新闻调查
红军诞生之初,还打着农民和旧军队的鲜明印记。当年,有着不少从旧军阀里过来的“五皮”干部:脚穿皮鞋,手戴皮套,腰系皮带,肩挎皮包,手握皮鞭。
1927年9月,毛泽东针对个别“五皮”干部用皮鞭打红军战士的现象,在“三湾改编”中提出:支部建在连上,设立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建立新型官兵关系等。
两年之后,由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明确规定:“举行废止肉刑运动”“废止辱骂”“官兵平等(官兵之间只有职务的分别,没有阶级的分别,官长不是剥削阶级,士兵不是被剥削阶级)”……
这种“官兵一致、民主平等”的新型官兵关系,既不同于国民党军队,也不同于封建时代的旧军队,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任何一支军队都有着本质区别。
“欲谋胜敌,先谋人和。”正是这种伟大的新型官兵关系,凝聚起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让红军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雄师劲旅。
85年后的今天,我们重回古田,在回望历史中不禁深深思索:在军内外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我们这支从古田走来的人民军队,官兵关系还能否延续战争年代那样的纯真美好?
金秋时节,记者带着这一问题深入部队调研。
世情、国情深刻变化,因时而变,人民军队内部关系也面临严峻考验——
庸俗化:一个值得时刻警惕的问题
1、从天而降的“馅饼”,恰是关系物化的“陷阱”
第40集团军某团排长刘鹏没想到,天上竟然真的掉“馅饼”:
那天,他突然收到短信提醒,手机里一下子存入了2000元话费。“谁存的?”不一会,又收到一条短信:“刘排长您好,我是战士×××的父亲,常听儿子说您对他很照顾,给您充点话费聊表心意……”
从天而降的“馅饼”,原来竟是一方用物质来锈蚀官兵关系的“陷阱”!
然而,当刘排长将2000元钱如数退还新战士时,这名入伍前有过两年打工经历的新战士竟认为:“花钱感谢照顾,符合人之常情。”
至真至诚是兄弟,最是纯洁战友情。千里之外家长送礼,引起许多带兵骨干的热议:过去当兵上车前,父母叮嘱孩子到部队要听领导的话;现在当兵上车前,父母叮嘱孩子到部队要留个心眼。
“还没学会敬礼,就已学会了送礼。”第二炮兵某旅调查发现,新战士八成以上在地方打过工、经过商。市场经济让“功利交往、物化交往”在军营有所抬头,少数新兵入营时习惯性地带着土特产,想送给班长骨干“拉近距离”。
个别战士甚至坦言:“靠自己努力进步有点悬,靠组织关心进步有点慢,靠个人关系进步非常赞。”
回望古田,草创之初的红军,依靠简单、纯洁、阳光的同志关系,“拒腐蚀,永不沾”,将官兵们凝聚成一块“不锈钢”,从而打败了被金条、银元和江湖习气腐蚀浸透的国民党军队。
反观现实,我们却不得不时刻警惕: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也让现代军营的官兵交往时刻面临物质化、庸俗化和功利化的问题。
2、形形色色的“关系圈”,成了阻隔纯洁关系的“冰山”
如今的战士入伍前,喜欢玩微信,微信流行“朋友圈”。
这不,今年9月初,某部一名新兵走进军营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行囊里掏出平板电脑,非常时髦地想将指导员问东东拉入微信的“朋友圈”。
虚拟世界里的“朋友圈”,看似不沾名、不沾利,其实也有看不见的“亲亲疏疏”:关系亲密是朋友,可以在“圈子里”窃窃私语;关系疏远便是“路人甲”,立即将你“拉黑”。
调研中,不少官兵反映,如今部队看得见、看不见的“圈圈”委实不少:老乡圈、同学圈、校友圈、老领导圈、老单位圈、游戏圈……甚至陪同领导下一次基层,也能组建一个“蹲点圈”。
曾经,社会上流行一部名叫《圈子圈套》的小说;如今,“圈里圈外”的关系学,也潜入部队,悄然消解着“五湖四海”,疏离着“官兵一致”,让原本高度统一的官兵关系,越来越趋向小众化、私密化、利益化,紧随其后的自然是庸俗化。
狭隘庸俗的“小圈子”,摧毁的是内部关系的“大基础”。当年,国民党军队内部山头林立、派系丛生,“杂牌”和“嫡系”天壤有别。亲亲疏疏的“圈子主义”,让国民党军队兵心士气分崩离析,最终难逃土崩瓦解的历史命运。
进入21世纪,人民军队也不得不警惕:看似无伤大雅的“关系圈”,实质上是对官兵关系的分层、隔膜和疏离。
不少带兵人反映:基层连队,官兵也会“分圈扎堆”,常常是“干部围着电脑转,老兵围着电视转,新兵围着电话转”。
形形色色的“圈子”,成了阻隔纯洁关系的“冰山”。第二炮兵某旅政委庞秀海归纳出一句很形象的话:长此以往,心贴心的官兵关系就会淡,干部对战士是“不打不骂也不爱”,战士对干部则是“不远不近也不亲”。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