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声大作军情急。
那天当我急匆匆赶到吉林省军区某边防团大栗子哨所训练场,远远地就听枪声大作。走到跟前,眼见团长王长义正组织集训队员用狙击步枪,分组对100米处的酒瓶目标进行实弹射击。
射击间隙,王团长指着打实弹的一名战士对我说:“左边第二个这个兵叫刘坤海,原来是团里的公务员,训练不怎么样,后来我让他到哨所锻炼,现在很厉害了,特战科目的几个硬指标,一个是头3名,一个进了前6……”
王团长又指着北侧同时进行的楼房攀登课目说:“你前年报道过的战士徐嘉嘉,就是正在进行协同攀爬的那个,一开始部分训练成绩还‘打狼’呢,调整到机动步兵连后,没少挨我‘收拾’,现在训练成打头的了……”
说话间,在现场检查考核的白山军分区司令员石磊也对我说:“你注意这些队员手里的枪没?这个型号的枪,最大寿命是打10000发,但这个团早就超了这个数,就像一台汽车,跑到了限定的公里数,就得大修或者报废淘汰了。所以,最近我们请示上级,给批了100支新枪……我原来在装备口干了多年,主动提出因训练量大而换枪的,这是独一份!”
王团长向我自信地说道:“新枪要到的话,我们的成绩还会提高……”
第二天,在枪声四起的大栗子哨所训练场,我见到了来检查集训考核的省军区领导。
提起王长义团长,这位领导开门见山:“这么和你说吧,我在集团军时负责特种兵训练,有一个时期狙击手的训练成绩上不去,我有点着急,就把他请来了。他给特战队员上课时,我悄悄在后面跟着听。你知道他怎么教的不?他要求每一个队员用做针线活的针,在一个大米粒上,穿透3个眼,队员们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他说作为特战兵,你能把这3个眼穿透成功了,不可能的事就变成了可能。于是,队员就按他的方法练。你们写诗,不是说功夫在诗外吗,用一根针,在一个大米粒上穿透3个眼,其实练的不仅是火眼金睛的穿透力和瞄准的精确度,练的更是战场上特战队员的耐力和定力……结果,按他传授的,狙击手训练成绩很快上来了……”
训练休息时,特战精兵、集训班长骨干苏玉林、郑洪波、徐嘉嘉等跑过来跟我闲聊起来,说他们王团长还有一个“绝招”没露。苏玉林班长向我卖关子说:“我去年参加全军特种侦察兵比武回来后,团长看我一脸狼疮,逗我说,你这张脸相对象,还不把人吓跑了。第二天,团长就给我在北京联系好了一家医院……”
郑洪波班长不知怎么变出一本《2014从优秀士兵中选拔干部军事素质考核综合知识与能力指导》一书,并抢话说:“你看,这书就是团长买的,我们团今年9个符合提干的对象,一人一本,只是我们现在集训,没时间复习,只能休息时瞅两眼。”
徐嘉嘉班长则满脸喜色:“金华哨所沈海班长4岁的儿子头发长出来了,是团长联系沈阳一家医院给看的。团长在训练场下对兵好,才在训练场上对兵严……”
几个班长的话,让我联想到跟王团长搭过班子的三任政委评价他的一句话:只会打枪眼,不会耍心眼。
(孙永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