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21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拓2号卫星。
中国9月8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4B”运载火箭,将“遥感-21”号遥感卫星和“天拓-2号”试验卫星发射升空。最新一期《简氏防务周刊》认为,“遥感-21”卫星是一颗海洋侦察卫星,而整个“遥感”系列卫星也是服务于军事目的。有分析认为,目前,海洋侦察卫星主要包括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类,如果想要跟踪大型水面舰艇编队,海洋侦察卫星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确实对海洋侦察卫星有需求,但是外界对“遥感”系列卫星的猜测并无实证,多是捕风捉影。
“遥感”系列被称军用卫星
《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称,中国官方媒体称,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这是中国描述大部分遥感卫星的功能,但是分析人士相信“遥感星座”用于海洋侦察监视。报道称,此前的8月9日,一枚“长征-4C”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遥感-20”送入轨道。而中国媒体报道称,这颗卫星的用途和“遥感-21”相同,其他消息来源表明它包括三个载荷,“以这种方式发射使其非常适合海洋侦察”。
文章称,分析人士相信“遥感”系列卫星携带电子情报支援、截获和合成孔径雷达等载荷。该系列的第一颗卫星,“遥感-1”于2006年4月27日发射,据信该卫星携带中国第一个天基合成孔径雷达。报道称,2010年3月5日发射的“遥感-9”卫星,是中国首次部署三卫星星座,紧接着2011年11月和2013年9月以同样方式发射了“遥感-16”“遥感-17”。此前,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也认为,中国“遥感”系列卫星用于军事目的,“其任务与定位和跟踪外国舰艇有关——主要收集水面舰艇的无线电信号和光学影像。”
海洋侦察卫星可定位航母
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介绍,西方媒体所指的海洋监视卫星是用于探测、识别、跟踪、定位和监视全球海面舰艇和水下潜艇活动的卫星。它具有覆盖海域广,探测目标多而且多是活动目标的特点,所以多采用多星组网体制,以保证连续监视。世界上第一颗海洋监视卫星是苏联于1967年12月27日发射的“宇宙-198”号 ,苏联的海洋监视卫星自1973年后进入实用阶段。
海洋监视卫星按所携带的监测设备的种类分为两类,即电子侦察型(又称被动型)海洋监视卫星和雷达侦察型(又称主动型)海洋侦察卫星。前者利用多颗卫星同时截获舰载雷达和通信设备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来测定水面舰只的位置,卫星上只带被动式侦察设备。后者则安装大型雷达,通常是合成孔径雷达,通过目标反射的雷达波束,以确定目标位置及其外形。用两颗卫星同时测量可以消除或减少海面杂波的干扰,可以探测到较小的目标。这类卫星能在恶劣气象条件和海况下实施昼夜监测。
美国从1971年12月开始发射“一箭四星”的试验电子侦察型海洋监视卫星。目前,美国正在执行“联合天基广域监视系统”计划,该计划由“海军天基广域监视系统”和“空军与陆军天基广域监视系统”合并而成,兼顾空军战略防空和海军海洋监视需求。
西方的猜测并无实证
这名专家认为,中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1.5万公里的海岸线,海洋气候对于中国东部、东南部的影响非常大,而这个区域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引擎,对海洋环境的监测是保障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土安全的重要环节。海洋监测的系统性要求必须进行大范围监测,卫星是其中最有效的手段。外界没有必要过多指责和猜测。
这名专家强调,走向深蓝的中国海空力量确实对应用天基信息存在需求,但目前尚未有明显迹象表明“遥感”系列卫星就是海洋侦察卫星,中国军方发言人从未证实“遥感”系列是军用卫星,外媒的猜测也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章 节 环球时报记者 刘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