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借姚明扎根于联盟之东风,NBA首度将原汁原味的季前赛带到了中国。十年后,中国的球迷们早已学会了放下对于胜负的执念,去欣赏这场充满感官刺激的“秀”。
昨天,2014年NBA中国赛上海站在奔驰文化中心上演,网队以97比95险胜国王队。保持悬念的比赛进程,丰富有趣的互动环节,以及奥尼奥、姚明等大牌嘉宾助兴,令现场气氛几度爆棚。赛后,当被问及在中国的美好记忆时,网队球星德隆·威廉姆斯的答案不再是东方明珠或万里长城,而是“这里的球迷很懂篮球”。
其实,此番到来的网队与国王队,都算不上联盟中最具影响力的球队。然而,两队合计有近十位国际球员,却是多年来NBA国际化成果的鲜活展示。更重要的是,NBA与美国本土以外世界的交流,正从球场不断向外拓展。国王队老板拉纳戴夫是出生于印度孟买的IT大亨,网队老板普洛霍夫则是跻身福布斯榜前五十的俄罗斯石油巨擘。对于NBA而言,外来资本的主动介入无疑是NBA国际化结出的硕果,其意义甚至不亚于不久前签订的那纸9年240亿美元的天价转播合约。
对于自己眼中足以比拟美国本土的中国市场,现任NBA主席萧华自然也将中国视为联盟推行国际化的重要舞台。他深知“能在现场感受NBA比赛的人毕竟有限”,因此希望将触角伸向更远的地方。从量身定制“球迷日”、参与市民百万投篮大行动,到向中国联赛输送教练、训练师,再到不断加深与教育、商业领域的合作,NBA从多方面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在帮助中国推动篮球运动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加速其国际化扩张。
不过,关于NBA在中国的未来,萧华与他的“智囊团”仍有无法回避的事实。伴随着姚明退役,曾无比依赖的“支点”已然失去。而大规模开设NBA实体店的设想刚刚起步,高规格赛事落地“北上广”以外的城市同样尚未成行。在中国市场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和值得继续挖掘的潜力。 本报记者 谢笑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