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书画 > 正文

中国书画名家于尚林艺术人生访谈录(1)
2014-10-08 13:05:04   中国涪陵网   评论:0

  唐诗人李白曾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氏行诗虽常入狂境,但从此中亦可感巴山蜀水之险绝奇境。故使其发出“噫吁嚱,危乎高哉!”之感叹也在情理。若以奇险幽境入于巴蜀“一画”,则需要点染者有胸怀千壑的沉静妙思,入我于景的自然挥洒。能融此迁想妙得者,对于本就生长于巴蜀之地的于尚林先生来说,亦得信手拈来之奇巧。

于尚林

于尚林

  于尚林先生别号听雨轩主人,四川成都人。他与国画的缘分,实来自于家乡险秀山水的陶冶,自幼独特的悟性就让他对天府奇景产生一种直透性灵的人文关照,能够解读出蕴藏于万壑层叠中的,自然而博大的气韵。在于尚林的整个艺术生涯中,虽也如其他画者般有“师古”临习之磨砺,但更能从承传古意中,在“写生”的收纳和造化里脱胎而出气韵勃发,境界幽邃的生动之作。

  于尚林有扎实的西洋画功底,山水、人物、花鸟均有涉猎。但他还是始终立足于中国画的创作,而其中,尤以山水画最为见长。喜山水之人,常有海纳百川之胸襟,而山水意境的呈现,又常常与画者之底蕴,学养有深厚渊源。观一方山水,既要有眼中之形,更要让心创之意融于神思。而技艺之研索,则是于法中取法的“胜法”之修。

  亦如清·笪重光所云:“从来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善师者师化工,不善师者抚缣素;拘法者守家数,不拘法者变门庭。”

  万壑收怀 曲尽其妙

  自幼便陶冶于天府之国的奇峰美景,常使人能在这“秀色美餐”中大快朵颐。这便让于尚林内心疏放豪迈的率直性情被逐渐唤醒。这样的情怀,让他具备了能够“放下”的致远淡泊之心境。所以,他时时能够放下一切世俗名利纷扰和争逐,进行一次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他曾长年跋涉长城内外,足迹便历大江南北,访名师胜友,切磋技艺。他曾不辞辛劳,多次只身奔赴西部边远地区,沐浴西北风,看黄土高坡,体味大漠丝绸古道,朝拜艺术圣地敦煌。也曾观澜于黄河源头,并走遍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在千山万水中开朗胸怀,悟道人生。

  自从走上绘画艺术之路起,秉承传统技法,始终坚持矿物质厚料作画。于尚林山水画先后承五代北派李成、范宽之势,南派董源、巨然之气。他主张画巴山蜀水必成湿润轻岚之象,揽千山万壑于一体。南派山水,素以北宋董,巨为祖,其所绘,皆取自南方草木茂盛的江南实景,在技法运用上,也以内刚外柔之“披麻皴”为用,且点簇,晕染相结合,极尽南方山水之秀润多姿。因气候所致,南方多湿润天气,尤其四川山水景色,多水雾云绕,空濛旖旎之形态。于尚林笔意,便有承南画山水烟岚氤氲之水墨淋漓的笔意。然,天府景致,并非单以润泽迷濛之江南秀雅为要,其峰峦幽壑,山高水急,林木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的逼人之势亦要入于笔墨之神韵。而以李、范为显的北派风韵,有寒林野水之平远开阔,亦得雄奇峻险之旷达气概。尽北方山水清朗萧索,浑厚奇伟之气势收于笔下。于尚林之南景笔墨,熔北画雄健气魄来体现天府美景瑰丽中见险绝的神秘多姿,一展巴蜀山水之独特韵致。故其作品中,不仅得“南宗”之温润秀健,亦见“北宗”之疏阔旷达。

责任编辑:  来自:[db:来源]

相关热词搜索:访谈录

上一篇: 李世明——最具收藏的书画名家作品鉴赏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