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过快上涨会伤害经济。”在新闻跟帖中,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的这个最新说法,遭到多数网友“拍砖”。很多网友表示,“工资不上涨才会伤害经济,因为消费者消费不起企业产品,企业产品卖不出去就无法生存,最后就只有倒闭”;“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挣更多的钱,以保障生活得更好。可是按照蔡老的逻辑——— 为保证经济不受伤害,工资就不能够过快上涨,发展经济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专家考虑问题,也许更多地着眼于宏大叙事,然而老百姓考虑的,往往发轫于切身感受。比如,蔡昉认为“工资过快上涨会伤害经济”,是基于会给企业增加人力成本,使一些承受不起高成本的企业面临困境甚至猝死。可是,老百姓却认为,通货不断膨胀,经济泡沫不断累积,生活必需品不断涨价,不涨工资怎么生活?
可见,专家和网友都是只以某一个视角看待问题。笔者以为,若从“发展经济是为增进民生福祉”这个终极目的看,网友说法代表了百姓心声,无疑更靠谱一些。是啊,工资上涨和物价上涨应该挂钩,工资不能过快上涨应有最起码的前提,那就是通货膨胀被有效控制。没有这个前提,怎可不涨工资?
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消费;提高工资可以促进消费增长,不但不会伤害经济,反会拉动经济向好。如此庞大的国内消费群体,如果在物价飞涨中因工资多年不涨,越来越丧失消费能力,恐怕将导致更多企业倒闭,难道就不损害经济?
无论专家抛出的研究数据表明,这些年百姓工资上涨得多么“快”,不管外资企业如何叫嚷“中国劳动力价格已经很高”,并宣称想撤出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感受才最真切:要么工资多年不涨;要么工资上涨赶不上物价上涨;要么生活成本大增,完全抵消了工资上涨的盈亏……工资压根儿不曾过快上涨,更不要说“无限制上涨”了。
让一些企业面临困境、猝死或撤离的主凶,恐非职工工资过快上涨,而是其他一些压力吧。这些压力使个别企业倒掉或撤离,属于正常的优胜劣汰,是市场倒逼机制迫使一些企业调结构、转方式、谋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全赖到工资过快上涨头上。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