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高观念旧 养老产业尴尬前行
2014-11-07 08:50:27   中国涪陵网   评论:0

  上周,两则有关老人的话题引发人们关注。一则令人心痛的消息使老人如何老有所依又成为热议的话题:在昆山工作的陈先生连续三周给家住上海的父母打电话不通,最终他赶回家时二老已经辞世,身体稍好的父亲照顾瘫痪的母亲,谁知父亲猝死,母亲没有行为能力活活饿死;另一条是龙头房企万科集团推出社区养老模式挑战机构养老,让老人在社区颐养天年……

  日间护理型、日托中心型、机构养老型、养老地产型……可以说,眼下国外流行的多种养老方式在中国均已落地,加之扶持养老产业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中国养老经济似乎大有随时兴起之势。但实际上,各种形式的养老模式在摸索当中都面临着种种复杂的问题,甚至有人断然说出:中国研究养老的方向完全走偏了……说了这么多年养老地产,为何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如果说《致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代表着回忆与青涩,那么“致人们即将来到的老年”则更代表着现实与迷茫。

  探秘——北京首个社区养老中心

  作为首个社区化养老地产的范本,目前社会上对万科·幸福家的反映还算乐观。

  与以往会员制及机构化的养老地产不同,万科·幸福家并不是整个小区都拿来作为养老房给老年人居住,使得整个小区成为一个老年人的孤岛,而是只拿出一栋楼来做养老公寓,以供小区业主的父母居住。这样使得老年人既可以在子女的身边养老,又可以不打扰到子女的生活。既能享受到居家养老的乐趣,又能兼具机构养老的便利。

  在万科·幸福家的产品发布会之前,就已经有数十位老人报名进行体验,更有约40位老人已经完成了预订。目前在总计315个床位中,有70多位老人已入住。而这些北京万科养老产品的使用者几乎全部来自万科·幸福家所在的北京房山区。由于初步计划已收到成效,目前,北京万科已初步选定10个项目做社区养老中心布局,其中北京8个项目,分布北京东、南、西、北,形成服务网络,总面积达9万平方米,可提供近3000张床位。未来,其更计划每个新项目都有一幢社区养老中心,为业主提供更贴近需求的服务,也更切实地为社会提供养老的服务。

  据万科集团副总裁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毛大庆透露,万科·幸福家这个投资约1亿元的“测试产品”目前仍处于投入区间,当前万科对该项目的定位是只要不亏就好,但是未来的养老事业仍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毛大庆表示,现在很多房企正在提的养老地产这一说法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事实上,养老地产只是养老产业的一个载体,目前,中国养老地产的概念还很笼统,有人以为简单持有一个养老公寓或医院项目并运营就是养老地产。万科在多年的研究后发现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其中很多内容还需要社会去填充,同时需要完善和合理的制度设置。

  毛大庆表示,现在大多数老人会选择居家养老的方式,只有在老人不能自理、需要协助时,才会选择入住养老公寓。但与此同时,养老公寓最好和子女不要相距太远,能让老人在得到更好照护的同时,也方便子女探望。

  据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分析,近年来,北京提出了“9064”的养老发展规划,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6%的老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人在机构养老。而万科用4%的机构养老设施即可辐射96%的居家、社区养老需求,实现养老需求全覆盖,无疑符合政策导向,也契合了老人的需求。

  国内外四种养老模式 基本囊括各种养老需求

  泰康养老机构的专家告诉北青报记者,目前国内外养老产业大致有四种模式。

  第一种是日间护理。国内有不少公司推出这样的业务,主要针对的是有独立行为能力的老人。往往采取上门服务的做法,做饭、洗衣、陪聊、散步等等类似保姆或小时工的职能,收费可以走养老保险。

  这种护理方式优点在于不需要场地,上门服务,收费便宜,适合子女不在身边的单独老人。

  第二种是日托中心。即老人的托付中心。有场地要求,最少有800米—1000米以上的场地,中心里有老年大学、运动设施、医疗服务等必备条件。这样的中心分两类:一是居住型的。即身体有疾病或者自理能力一般的老人可以选择居住于此,中心的服务人员帮助老人活动、干预生活、医疗检查、监控病情等等,收费较高。二是不居住型。即附近生活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将日托中心当成平时消遣的去处,排解孤独、结交朋友,并且可以建立病历卡,随时对身体进行检查。而在商业保险里有专门针对此项服务的护理险。

  第三种是机构式养老。即全管式养老。基本根据费用的高低决定责任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类管理:A类,对老人的生活管理直到去世,主要是针对没有子女的老人,这种级别是最高的,也是最复杂的。护理每天起码超过六个小时,尤其在老人生命最后两年或18个月,护理次数每天更多。基本采用全封闭式管理,老人的财务也由机构管理,定期审计。B类,中间状态的老人。即身体有一些疾病,但都属于老年人常见病,不会丧失行为能力。C、随意性强的老人。基本是来机构吃饭、活动的。在韩国一些养老机构,很多附近完全健康的老人,交钱来机构养老,最直接的原因是不想在家做饭……

  第四种即养老地产。把有养老设施的房子盖好,卖给或租给老年人,真正的目标是卖房子盈利。在北京有几个不成功的养老地产案例,目前的状况是老中青三种人都居住在一个社区里,医疗配套近似于无或光有医院没医生,反正房子已经卖光,没有长期准备做养老地产的开发商当然不会贴钱做这项费力不讨好的产业。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来自:[db:来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受多项政策调整影响 北京二手房市场回暖反弹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