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咱们常用“金九银十”来说楼市,但事实上“金九银十”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诗经》里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炎热的夏天刚过,秋收刚结束,咱们辛辛苦苦忙活了大半年,到了秋高气爽的九、十月份,出去放松放松,赶赶集,旅旅游,储备储备过冬的衣物和食物,是中国人的老传统,也符合咱们的消费习惯。这不,黄金周期间,咱们就全国总动员,刚刚赶完这每年最大的一个集。
逐渐趋于理性的黄金周
新旅游法实施一周年,咱们这个刚刚过去的“黄金周”大集跟往年比有没有什么变化?拥堵有没有改观?今年的变化其实不小,比如假期消费逐渐趋于理性,景区涨价免费并行,吐槽景区以及不文明出游成为热点,道路“拥堵”成为常态。
来自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长假七天内,全国纳入监测的124个直报景区共接待游客3169.2万人次,同比增长3.8%,与往年相比增幅大幅放缓;门票收入16.04亿元,同比下降2.43%。9月30日到昨天下午5点,国家旅游局共接到投诉电话113个,同比下降58.76%。
另外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电商旅游市场受到青睐。今年各大旅行社、景区通过网上售票,并跟旅游商务网站合作等方式,纷纷抢占电商旅游市场,比如今年张家界就和携程网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这样就省去了很多游客的排队之苦。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交通的发展为出行带来了便利。东部地区,已经建成的高铁线路大大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而在西部,包括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在内的高铁也已经开始建设,这些都让我们对于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有了新的期待。
拥堵依旧是常态 黄金周“黄金”火了
但没有变化的是,我们还需要忍受旅行路上的各种拥堵和景区的各种涨价。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国庆长假前五天道路共运送旅客4.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5%。
今年国内5A级景区门票涨价的问题,也让网友直呼不能愉快地玩耍,“徐霞客也要变宅男了”。
跟往年一样,黄金周期间假日经济火爆,就连黄金周期间的黄金也跟着火了一把。《钱江晚报》昨天报道,由于长假期间国际金价一路下行,金价暴跌,不少金店的销售额反而增高。但和去年国庆大妈疯狂抢金不同,今年市民购金趋理性,结婚刚需占了不小的比例。
借着金九银十的东风,黄金周着实狠狠地刺激了一把消费。然而消费上去了,假日经济搞活了,各大景区、商家们赚了个盆满钵满,数着钞票笑了,经历了拥堵痛苦的老百姓在“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之后,却发现很难乐呵起来,难怪新华网要发出质疑了:“黄金周是存还是废?”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认为,取消“十一”黄金周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全国各地各个单位都能严格执行带薪休假制度。但目前带薪休假执行得还不太好,所以说这个条件还不成熟。
什么时候可以不用等到黄金周,就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期待着旅游市场的逐渐成熟。
“金九银十”期间 楼市观望依旧
除了让人又爱又恨的黄金周,金九银十的现象体现的最明显的还有楼市。那么传统的“金九银十”的楼市在假日有何动向?我们看到,随着长假前夕央行推出“认贷不认房”的新政,这段时间的楼市变得有点不寻常。
《南方都市报》昨天报道,有个别楼盘“博”限购政策松绑,“抢跑”兑现利好,有楼盘声称外地户口购房无需社保证明,只待政策落地就可以网签。
业内人士认为,到目前为止,房地产已基本取消限购,限贷逐步放松,呵护市场之意明显。但取消限购限贷,能否从根本上提振房地产市场,仍然值得思考。
在财经专栏作家欧阳捷看来,央行解救楼市的招数很暧昧。他分析,目前还看不到哪家商业银行有意愿和动力去执行这样的七折优惠利率,因为商业银行是不愿意做这样的显而易见的亏本生意的。
据《东方早报》观察,有着“楼市风向标”之称的“金九银十”,观望情绪浓厚,成交持续不振,库存继续高企,“救市”难破僵局。市场人士预计,今年可能是近三年最差的“黑色旺季”,“金九”已经不再,开发商为了取“银十”已经在黄金周期间掀起了“价格战”,但楼市大局已定,背水一战也难改大势。
看来,即使是在“金九银十”的黄金时段,房地产行业也不是谁都抢着吃的香饽饽了。北京市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所就说了:“作为传统营销的时间节点,‘金九银十’确实能聚焦购房人群的关注,但在长期调控以及持币待购观望下,市场回归仍是主流。”
无论消费还是投资,中国人正在一步步趋于理性,房地产市场如此,旅游经济也是如此。正如新华网对于2014年的黄金周所作出的评价:“新变化蕴含新期待。”我们有理由在这样的变化中期待新的变化和成长。(作者|李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