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刘俊晶 周和双 “中国政府对新能源的推动很得力。”日前,比亚迪汽车掌门人王传福在某论坛上对政府在新能源政策上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大加赞扬,“比如在上海,秦(比亚迪旗下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高速增长,完成1.3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应该不成问题。”
然而,王传福的这份幸福感正在蒙上一层不确定性。由于调查显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车主“不爱用电更爱用油”,环保效果不理想,积极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敞开大门的上海市正考虑对现有补贴政策进行调整。其他一些地方政府也因这些因素对是否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犹豫观望。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电动汽车研究室主任陈全世教授介绍,插电式混动汽车很容易在技术上造假,即车企只要在传统的汽油车后轴安装一个假电动机就能改装成插电混动,这个电动机既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但另一方面,车企平均燃油限值的规定又将插电式混动汽车变成突围的另一条路径。10月16日,工信部等五部委发出《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实施期限由之前的2015年1月1日提前至2014年11月1日,而惩罚措施直指叫停新车申报等内容,惩罚力度前所未有。
一边是地方政府对于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不够环保而犹豫观望,一边是愈念愈紧的油耗“紧箍咒”,汽车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红”与“黑”
关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否可以获得地方政府补贴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
从国家政策角度而言,在科技部和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出台的各种官方文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技术一样,都被列为国家鼓励的新能源车汽车。但不同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上各有侧重,有的只鼓励纯电动,也有少数地方偏爱插电式混合动力,也有两种其技术路线并举的城市。
而市场的复杂性却远远出人意料。“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上海买插电混动车的市民家里几乎没有充电桩,95%以上的车主都在以传统汽油车的模式运行,这和我们推行新能源汽车的初衷相背离。” 参与政策制定的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上海市政府也正在讨论退一步,或将取消上海市地方政府的补贴金额,仅以提供免费牌照的方式支持。”
“以比亚迪秦为例,起在补贴后的价格为12万元,上海免费赠送的牌照8万元,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对比的产品相当于定价4万元左右的车,不仅价格便宜还能当普通燃油车使用。但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衷吗?” 殷承良表示。
上海的情况并非个例,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较高的深圳地区,亦有消费者钻政策空子的行为。“以现在市面上在卖的插电混合车的定位和定价而言,最为热销的就是秦,而其消费者中能够拥有固定车位并安装充电设备的人并不多,现在公共充电设施并不完善,因此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用电的比例很低。”汽车行业分析师赵宇告诉记者。
企业的抉择
10月21日,在中汽协组织上汽、一汽、长安、广汽、吉利、科力远等多家企业召开的“汽车节能技术及推广研讨会”间隙,多家参会的新能源车企负责人希望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咨询工信部是否真的要在2015年严格执行油耗限值。这次研讨会的主角是节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而不是纯电动。
尽管政策层面的商讨仍在继续,但平均油耗标准正在成为汽车企业头顶悬着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能够拉低平均燃油限值,无里程焦虑、更符合消费者现实需求的插电混合动力车型或将成为车企的救命稻草。
10月16日,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通知》,对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的车企开出5项惩罚措施,惩罚力度前所未有。这样的规定意在敦促企业在降低油耗方面行动更迅速,但对于大多企业而言,仅依靠传统车很难达标,必须发展新能源汽车,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显然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上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汽车企业面临的除了2015年6.9L/百公里的目标,还有2020年5.0L/百公里的平均油耗目标。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依靠新能源技术,其中对插电式混合动力的依赖会更大,因为其没有里程焦虑,市场接受度更高。”
吉利汽车曾内部测算,要实现2020年平均燃油消耗5.0L/百公里,吉利需要销售生产20万台HEV(混合动力汽车),而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则只需要生产12万台。
“其实长安、吉利等车企一直希望先试试(推行)插电式混动,但陷入补贴没有、成本又降不下来的尴尬。”一位业内观察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长安就曾生产过20辆杰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并试运行,但却没有下文。长安新能源汽车总经理任勇告诉记者,“主要还是担心售价高消费者难以接受,而且如果无法大规模量产,成本就无法降低。”
但是随着平均油耗标准的收紧,不少企业都开始加码插电式混动车。其中,长安第三代混合动力车逸动希望抢搭最新一轮政策“东风”。据悉,长安董事长徐留平甚至内部下达死命令要求尽快解决所有问题实现下线。
除了比亚迪、长安等本土车企,大众、沃尔沃等外资车企也在积极押宝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插电混合动春天?
目前,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已经成为新能源车市场的主力。但其在推广的使用漏洞也让其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未来,迎接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到底是明媚的春天还是空间有限?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4.13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99万辆,同比增长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8986辆,同比增长16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7197辆,同比增长154%。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增长速度令人咋舌。
但对于其市场前景,业内却有不同看法。“如果没有地方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吸引力将下降,其销量很可能难以快速增长。从目前各地政府态度看,不少地方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在实际推广中的环保效果持观望态度。而从技术角度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技术难度比纯电动更高,本土自主品牌要完全掌握、推出能被消费者接受的产品也并不容易。”赵宇认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前景并不乐观。
但在出席前述论坛时,王传福依然对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前景高度看好。“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现在插电式混动的销量都是增速最快的,这说明它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无论是纯电动车还是插电混合动力车的推广,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完善充电基础设施,解决消费者对行驶里程焦虑。如果在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用电比油划算,哪还有人愿意去钻所谓的‘空子’!”殷承良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