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恒盛地产控股有限公司(00845.hk,下称恒盛)公布上半年盈利警告的进一步资料。公告表示,对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个别物业项目作出减值拨备约3.17亿元,上半年的投资物业公平值增加额将由去年同期的1.23亿元下降至1230万元,降幅高达90%。
这一公告,是恒盛对8月11日所发布的上半年盈利警告的进一步补充。在日前的盈利警告中,恒盛表示,预期今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利润将录得亏损。
恒盛认为,亏损主要由于今年上半年内对集团个别物业项目作出减值拨备;并且,期内投资物业公平值增加净额将由去年同期的1.23亿元大幅下降或可能录得公平值亏损。
恒盛还表示,与去年同期录得汇兑收益5558万元相比,今年上半年恒盛预计将录得汇兑亏损4120万元,汇兑损益主要由该公司于2015年及2018年到期的美元优先票据产生汇兑损益。
此外,由于去年上半年恒盛拨回超额拨备的所得税1.52亿元,其今年上半年的所得税开支将大幅增加。
对于恒盛发布的盈利预警,外界或许并不奇怪。早在恒盛发布今年前6个月的未审核营运数据时,其糟糕的销售业绩就被业界进行解读。
根据恒盛发布的6月份营运数据,今年上半年,恒盛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额约为19.11亿元,同比减少52.8%;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面积为124542平方米,同比减少63.8%。
进入7月,恒盛的销售成绩没有好转的迹象。在7月份的营运数据中,恒盛单月实现合约销售额约为1亿元,环比6月份减少46.9%,同比去年7月份减少71.1%;实现合约销售面积为8700平方米,环比减少54.1%,同比减少77.7%。
实际上,若从恒盛近年来的销售成绩视之,我们可以直观看到,曾经能够同万科、保利等行业龙头企业叫板的恒盛,在百亿元的门槛上徘徊几年后,其合约销售额在去年已经跌破百亿元,仅收73.11亿元。
在此前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公布的截至7月中旬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30家公布半年销售业绩的房企当中,恒盛更是位列倒数第二。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在6月底发布的报告中,确认恒盛“B-”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展望为负面,并维持恒盛“cnB-”的大中华区信用评级体系长期评级。
标准普尔在报告中表示,之所以确认对恒盛地产的评级,是其认为未来12个月内,恒盛由于执行缓慢、销售迟滞和短期债务显著,财务表现可能会维持疲弱。这些因素可能会进一步削弱恒盛的流动性。
另一评级机构穆迪也不看好恒盛能在近期改善销售业绩。
“虽然恒盛地产当前已经增加了普通住宅产品,但我们认为,恒盛地产销售业绩会继续受到疲弱的销售能力、推出项目延期以及运营资本受到限制等因素的影响。”穆迪分析师何卓荣表示,鉴于恒盛地产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的销售表现,穆迪预计2014年全年恒盛的收入和净利润将进一步下降。
恒盛表示,将于8月底发布上半年业绩公告。人民网将持续关注。(卢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