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骨头》周末场一共5人,都坐最后一排,3人是独自来的。坐最边上的中年男人,寸头,戴围巾,应该是崔健的歌迷,电影结束一直坐在那看完所有字幕。包括我在内的其他4人都从另一侧离场,没有打搅他。 崔健对这部片子的公映历程并未渲染,他说电影局的人“其实很好”,主题积极向上的东西“不会过多挑剔,出发点不是他们所担心的”。戏中有句多次响起的旁白:“我不明白为什么生在那个时代却不能谈论那个时代。”
不用大量的崔健式旁白就浪费了崔健,使用旁白应该是崔健和观众能取得共识的效率手册。“浪漫是虚假的,孤独才是永恒的,只有孤独才能穿越时空”,老炮儿就是老炮儿,相比韩寒式旁白的抖机灵,崔健的旁白疼痛简朴得多。共同点就是他们心中的“我”都好大,崔家铺子,想来就来,没有客服。
《蓝色骨头》是崔健的歌,“多年的政治运动使人们厌倦了红色……我要么选择孤独,要么选择堕落”。他经历过太多,表达欲和表演欲爆棚,这跟他酷不酷没关系。他想讲的事件包括林立果选妃、同性恋、私藏枪支、枪对应男性和权力的隐喻,还有属于崔健的梦想自由迷茫冲动热烈和音乐这些形而上……顺序支离破碎,画面不考究——故意的,崔健没想不好好讲故事没想死文艺,但他心中也没装着多少观众,依旧是自己先唱嗨再说的歌者路子。杜可风给的光挺狠,解读起来都有深意,但年轻人估计没耐心跟着崔健挖掘机回到那个匪夷所思的年代。在那个时代,部队是最阳光灿烂最开放最跟未来与世界接轨的花果山,部队文工团是花果山水帘洞,摇滚乐、随身听、国外进口的舞鞋都可以有,简直是世界透过迷雾照进中国的一束激光,部队子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完胜今天的富二代,这些背景不晓得就没法看《蓝色骨头》。
我不觉得记者红包批判、网络病毒这些当下元素对电影有益,过于贴近现实有暴露思绪和技术短板的风险,有点像过多使用网络段子的春晚小品,太容易烂大街。最后的那场网络音乐会品相不错,从《迷失的季节》“我刚刚见到你,你是春天里的花朵,长在秋天里”到《蓝色骨头》“我就是一个春天的花朵,就长在一个春天里”,完成薪火传递,心气还在,崔健气质得到水土保持——唱歌时用歌词讲故事,拍电影时用画面唱歌。
□南都特约娱评员 伊娃
(责编: zig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