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 1月11日,第十四届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新年论坛在北邮经管楼四层会议大厅举行。论坛以时下最为热点和前沿的主题"智慧经济新图景"聚焦,会上,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吕廷杰指出,当下互联网只卖三种东西:实体商品、版权、O2O。
吕廷杰认为,纵观全球互联网发展总趋势,用户数的普及速度在明显放缓,因为基数很大,之前的速度会降下来。另外,新兴地区互联网速度正在呈现一个爆炸式的增长,尤其体现在发展中国家边远地区。第三,互联网连接需求与带宽普遍增长,说明互联网使用量在普遍增长。第四,智能手机导致移动互联网流量大幅上升。
吕廷杰总结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路径,他认为,曾经互联网发展和传统新技术成长路径一致,多从军方运用转向产业应用,逐渐进入消费领域;而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路径则出现了应用形态的不同,先从消费娱乐工具发展,下一步转变成产业命运,从消费到生产,从价值转移到价值创造。
随后,吕廷杰用黑莓和苹果两家公司一衰一兴、一沉一浮的典型案例,回顾了移动互联网所引发的ICT产业变局。“曾经打造欧美异常流行的黑莓,它推出的产品不符合东亚(日韩、还有中国)以个人消费和娱乐为主的市场。而反观苹果的手机恰恰以这几个地区为主,导致苹果手机先从大量的个人消费切入,苹果在APP应用商店中 99%的应用都是个人消费,很少有面向办公室、面向军事化,所以这个问题就带来了价值转移。但是能不能创造价值,从经济学上讲,移动互联网必须成为社会生产力三大要素的劳动工具。”
随着政策的明确,业界争论多年的网业分离是否会提上日程也成为关注焦点。吕廷杰表示,电信行业由于其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巨额的沉淀资本,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形成了其自然垄断属性。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电信业改革,吕廷杰认为网业分离不失为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创新,对传统电信运营商造成冲击。如微信业务的兴起,冲击了传统的短信、彩信、话音等功能。而为了应对这种越过运营商的OTT业务,传统电信运营商提出了“去电信化”的策略。
吕廷杰解释说,传统的通信和广电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是网络和业务的提供者,打比方来说,既修建轨道,又自己做客运、货运。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网业(网络和业务)分离体系,在线服务商大量涌现,电信运营商的角色应该是平台,这就是“去电信化”。
去年,电信运营商将向微信收费的消息引起广泛争论。吕廷杰表示,向消费者收费是一种错误的逻辑。其正确的逻辑是,在线服务商为消费者流量买单,同时通过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服务获得收入。
作 者:郄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