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限塑令出台 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巨大
2020-01-20 09:10:17 来源:今晚报
新版限塑令出台
新版限塑令出台 今年在部分地区禁限部分塑料制品产销用
原标题:
据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记者安蓓)《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19日发布。意见明确,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意见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
根据意见,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下一步将强化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健全制度标准、严格执法监督,加强塑料污染治理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重点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考核和问责。
新版限塑令来了!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巨大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塑料污染治理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
这一政策是对2007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限塑令)的重大升级,因此被市场称为“新版限塑令”。
新版限塑令出台
重点一:要明显减少塑料污染
在本次“新版限塑令”出台前,2017年12月颁布的“老版限塑令”已经执行了11年。在这11年中,各大城市的商超、市场开始对塑料购物袋进行收费,塑料袋使用量得到一定控制。
但近年来,随着电商、外卖的骤然兴起,这些领域尚处于“老版限塑令”监管的灰色地带,因而导致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量不减反增。e公司记者注意到,“新版限塑令”的出台也极具针对性地在外卖、快递、酒店等应用场景中作出了严格的要求。
《意见》提出,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新版限塑令出台
《意见》还将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列入到禁止、限制使用的塑料制品行列中。其中到2020年底,重点地区或重点领域将先行禁止使用相关制品,到2022年底至2025年底,实施范围逐步扩大。
《意见》指出,实施新版限塑令的主要目标在于,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新版限塑令出台
重点二:积极培育可循环包装等新型模式 在一方面禁止或限制使用相关塑料制品的同时,《意见》还提出要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 例如,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 《意见》指出,以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为导向,提出推广应用安全可控、性能达标、绿色环保、经济适用的塑料制品及相关替代产品;积极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型业态和模式。
一是大力增加绿色产品供给。
在传统塑料制品方面,要通过开展绿色设计,提升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性能;通过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企业生产对人体、环境无害的塑料制品;增加使用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在新型替代材料方面,要加大可降解材料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提升产品性能,降低应用成本;完善可降解塑料相关标准,保障降解产物安全可控,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二是积极培育可循环包装等新型模式。
目前,为推进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循环化,部分商超、电商、快递企业积极探索,投入了一批可循环周转箱、快递盒等新型包装器具,取得了良好效果;可降解包装产品在部分领域得到一定规模的推广。《意见》结合各方面实践经验,提出以连锁商超、农副产品批发、区域性物流仓储、电商快递等为重点,推动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投放可循环、可折叠的物流配送器具,鼓励开展商品和物流一体化包装。支持相关企业等通过“信用质押、超期扣款、回投返款”等模式,提高可循环箱的使用率和回收率;加大智能回收设施的投放力度,丰富可循环快递包装的终端回收方式;推动各城市政府积极破解可循环快递包装智能回收设施进社区和公共场所的政策障碍,降低体系运营成本。 卡纸、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显著
在“新版限塑令”出台后,华泰轻工团队率先发布解读报告指出,此次限塑新规更具系统性、协同性与有序性,提出政策措施基本涵盖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全过程和各环节,在禁止、限制类管制要求提出同时也明确了推广应用替代品,更有利于治理塑料污染的长效机制建设。
华泰轻工团队认为,随着新版限塑政策逐步推进,环保纸袋、食品卡纸将成为较为理想的餐饮环保包装替代材料,需求有望持续提升。建议关注具备卡纸生产能力的造纸企业太阳纸业(002078)、博汇纸业(600966)以及提前布局环保包装的包装企业吉宏股份(002803)、裕同科技(002831)。
除了卡纸之外,可降解塑料也成为券商普遍认可的替代品之一。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在限塑禁塑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可降解塑料是最佳解决方案。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预计将在2020-2021年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报告,2020年,预计全球生物降解材料需求总量将达到322万吨左右,年均需求增长速度超过16%。
中信证券指出,目前我国从事降解塑料研发的有100多家,已形成各类生物降解塑料产能48万吨,合计年产量为13.5万吨,是全球唯一可以生产全种类生物降解塑料的国家。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包括金发科技(600143)、武汉华丽、金晖兆隆等,其余供应商规模普遍偏小,产能分散。
其中,中信证券重点看好金发科技,认为当前时点下具备一定体量的企业将在市场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先发优势。金发科技2019年上半年完全生物降解材料销量2.1万吨,同比增长64.6%,接近2018年全年销量。截至2018年底,金发科技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合计4.1万吨。
新版限塑令出台
事实上,由于市场对新版限塑令的预期,金发科技已被多家券商集体看好。国信证券近期研报指出,金发科技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已经扩大产能至7.1万吨,最为受益于国内生物降解塑料的渗透率提升。西南证券则在化工行业专题报告中表示,金发科技是亚太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有望继续受益于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市场迅猛增长。
此外,信达证券石化行业首席分析师陈淑娴近期撰写研报指出,新版限塑令将使得市场对PTA下游可降解塑料PBAT需求增加,为PTA价格上涨形成有力支撑,PTA价格触底反弹。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恒逸石化(000703)、桐昆股份(601233)、荣盛石化(002493)等。
“限塑令”利好了谁?
我国旧版“限塑令”2008年6月1日起正式执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限塑令”的弊端日渐凸显。
旧版“限塑令”中所限制的“塑料购物袋”,是指“由商品零售场所提供的,用于装盛消费者所购商品,具有提携功能的塑料袋”,并不包括商品零售场所基于卫生及食品安全目的,用于装盛散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
“限塑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卖塑,这的确减少了一定的使用量,但因为价格较为便宜,消费者不会大量放弃使用塑料袋。而且在农贸市场,那些薄的塑料袋一直在使用。”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这也意味着,更严格更具体更具实操性的“限塑令”,将很快出台。上述专家说,即将出台的新“限塑令”规定,生物可降解材料将替代一部分的塑料,如各类包装袋、快递餐盒、农用地膜等。
新版限塑令出台
生物可降解材料,被认为是解决塑料污染的一大利器。
“塑料行业很早就意识到,塑料制品被丢弃后在环境中不降解所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生物可降解材料便应运而生——这不仅是国家新材料战略发展的重点,也是目前绿色概念最丰满的材料之一。生物可降解材料是一次性塑料制品最佳的替代品。”马占峰表示。
目前,生物降解材料最主要的需求来自欧洲,主要是因为欧洲国家对生物降解材料具备强大的政策支持。而我国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场还没有打开,需求量相对较少。
安徽雪郎生物基产业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雪郎生物”)拥有2万吨聚乳酸产能,但每年只生产1000吨。聚乳酸即PLA,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可被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完全降解,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
雪郎生物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聚乳酸生产成本较高(约4万元/吨,塑料则不到2万元/吨),国内市场较小,所以他们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我们99.9%的产量用于出口,国内没有全面禁塑,只有吉林和海南等少数省份禁塑,用量较少,每年只有几十万吨。”
同样困难的还有丰原集团。今年11月初,该集团5000吨/年乳酸、3000吨/年聚乳酸产业化示范线试车刚投产成功。丰原集团董事长李荣杰就说过,他卖掉了两个上市公司,才养活了现在的丰原。
不过,在近期国家政策红利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等利好下,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场或将持续走强。“即将出台的限塑令将给整个行业助力。”业内专家表示。
根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研究报告,2020年,预计全球生物降解材料需求总量将达到322万吨左右,年均需求增长速度超过16%。
目前,全球宣布投资建设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企业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大批量供货的企业却很少。这也意味着,在政策的助力下,中国相关企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相关阅读
- (2020-06-08)热搜过10亿涨停摁不住 是当代夜经济的“代名词”
- (2020-06-08)格力电器直播带货 还能撑多久?
- (2020-06-08)百事收购百草味 改变行业“小散乱”的发展格局
- (2020-06-08)泡泡玛特赴港上市 新的竞争对手有效竞争
- (2020-06-08)“不着急”的网易 还是快人一步
- (2020-06-08)将建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清单 退回不合理收益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