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点 >

金融业高管频繁“下海”成常态 收入翻几十番不鲜见

2016-08-16 14:47:59 来源:北京商报

又一位金融行业监管人员奔赴了市场机构。昨日有消息称,国家外管局综合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王允贵已于近日离职,赴任中植集团常务副总裁。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外管局尚未回应采访邮件,一家“中植系”金融机构人士表示“还没听说”。不过,近年来金融业高管“下海”频繁,几乎已成为一种常态。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仅一行三会就有近40名官员“下海”,且目前势头仍未减弱。本月初,曾有消息称,央行金融所所长姚余栋即将出任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证监会国际部主任祁斌被任命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学而优则仕”从古至今一直是不少学子的就业选择,但近年来身居要职的官员为何却选择逆向而行?一家曾挖脚过金融官员的机构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仕途在当今社会依然被视为香饽饽,市场机构则可以为人才提供更高的报酬,收入翻个十几甚至几十番都不鲜见。

以去年多家金融机构披露的高管薪酬来看,银行业尽管受到“限薪令”的约束,高管收入滑坡甚至遭腰斩,但依然令很多人望尘莫及。如招商银行(18.410,-0.01,-0.05%)2015年年报显示,现任招行监事长的刘元,税前薪酬为379.68万元,此前曾任银监会消费者保护局局长。

与银行相比,券商高管的收入更加羡煞旁人。排在券商高管收入排名第20位的海通证券(16.130,-0.37,-2.24%)总经理助理,去年年薪达到462.9万元,排名首位的国金证券(13.990,-0.13,-0.92%)总经理金鹏年薪更高达972.44万元。除了更高的薪酬,新东家也会给“下海”的官员提供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监管层做事,离一线市场很远,做的事情也不一定能落地,而在企业任高管,能够深入到一线市场,做出的决策能够很快得以实施,有才能的个人更能够施展抱负。

对企业而言,挖脚金融人才也有很大利好。以大成基金挖脚姚余栋为例,一位基金业人士表示,姚余栋赴大成基金后依然从事市场分析,和此前主要研究领域相符,并非担任经营类的管理者,基金公司可以借此提高品牌知名度。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指出,监管层出身的官员在监管实务、宏观判断方面受益于丰富的政府任职经历,因此更为贴合金融实务机构的业务发展需要。具体而言,一方面,下海的官员熟悉金融监管的各种规定,而且具有一线的监管经验,因此有助于金融机构提高业务的合规性,同时也降低了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成本。另一方面,监管机构的官员对中国经济、金融宏观面的认识更为到位,对政策的把控力更强,这种宏观的把握,对于金融机构开展微观业务是极好的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