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点 >

巴蜀孩童:到广阔世界里去学习

2015-07-09 09:14:05 来源:重庆晚报

6月22日,巴蜀小学部分应届毕业生自愿选择了赴云南丽江研学旅行,并以此宣告毕业,挥别童年。

毕业研学旅行?是的,简直是令人充满想像的方式,而巴蜀小学生却从中“玩”出了大学问。

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巴蜀课程总是无处不在。

如何开展学习活动?巴蜀孩童最为熟悉的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方式,正逾加醇熟的运用在丽江这片美丽的天空下,大放异彩。走出熟悉的校园,离开深爱的城市,毕业了,巴蜀孩童的学习仍在继续。他们收获优秀思维方式,习得良好生活习惯,展现出出色的主动学习能力与创造力。

或许,你也曾漫步于丽江,是否和巴蜀的孩童有同样的收获呢?

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学习计划

6月上旬,听说要到丽江研学旅行,巴蜀6年级孩童们开心得“炸开了锅”。

但是,事情并非提个拉杆箱那么简单。

学校将活动定位于“丽江生态文明”毕业研学课程,也就是说旅行之外,研学才是真正的主角。

如何研学?课程学什么?要汇报什么成果?

老师们“秘而不宣”,仅仅给出大的主题方向,并提供了一本《“童眼观生态”丽江生态文明项目学习手册》;学生们却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按照熟悉的项目式学习方式,首先确立项目主题、项目设计。

由兴奋转入思考的同学们,积极行动了起来。“为何中国许多城市的天空是灰色的?为什么丽江的天空是蓝色的呢?”在阅读《手册》后,6年级8班的余佳蔚同学,和小组合作的几名同学一起,选择了大气环境防治污染的小课题。

他们上网查看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资料,选择在晴朗的天气走出教室,拍下重庆天空的系列照片。“手机里有了重庆天空的照片,我们到达云南后,便能够更好观察云南大气与重庆大气的不同。”余佳蔚期待地说。

6月22日,巴蜀小学22个这样的合作小组(工作坊)正式成形。带着自己确定的选题、学习计划,带着胸中的“谜团”,同学们从山城重庆昂首出发啦……

好奇的儿童们诞生了新课题

丽江我们真的来了!

拉市海旁、玉龙雪山下,孩子们与大自然如此亲近。6天时间里,他们通过一系列课程品味丽江文化,学习生态知识,开展野地求生等实践……

6月25日下午,丽江县城西面10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拉市海,在多达5000多公顷的水域上,水草肥美,清风拂面,这如痴如醉的景色让经历了几日紧锣密鼓学习后的刘浚羽,一扫往日的疲惫,“泛舟湖上,遥见玉龙雪山,感觉心情一下子也开阔了。”

也正是这时候,刘浚羽和他所在的小组,才真正“发现”了他们的项目课题。

“我们两人一排,十来个同学坐在小铁船上,看着清澈的水,突然有同学想舀水来喝,船夫告诉我们这水能喝。”半信半疑中,这个学生便用双手捧起了清澈的湖水,低头吮吸了一口,发觉湖水有种甘冽的甜味,于是周围的小伙伴们纷纷卷起袖子,加入了这品尝湖水的队伍中。

“为什么拉市海的水如此干净?为什么长江水不能直接饮用?”就在小船上,刘浚羽与小组成员们开始了“谋划”:我们选择的小课题不正是生态研究、保护母亲河吗?现在正好可以从“拉市海与长江水质的对比”入手啦!

除了没有工业污染等直观判断,刘浚羽还是小心翼翼的用水壶装了一壶水,准备带回重庆研究。

偏偏好事多磨,随后骑马时,刘浚羽不小心将水洒到了地上,“只有回重庆去舀长江水了!”他有点儿遗憾地说。

6年级7班女孩陈品芝所在小组,则将牛粪作为了小课题研究的主题。

孩子们所在的丽江营地,随处可见一些马粪,大家都小心翼翼地避而远之。“臭臭的马粪有什么值得去思考的呢?”陈品芝说,一开始大家也没太注意,还感觉有些讨厌,“直到学习了绿色家园课程,老师说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风雨雷电都有很多作用,那这么说的话,马粪肯定也有其独特的作用咯?于是,大家便通过网络查询、和当地人交流等方式,去发现马粪的秘密。”

其实,在丽江,在此刻,以驱动问题引入思考,通过合作分工、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探究课题,都已融入巴蜀孩子们的思维,成为他们熟练运用的学习方式。

旅行的时光带来成长与感动

研学旅途,因充满未知与不确定性而令人神往。

当来到丽江营地的第一个夜晚,徐舒琦同学发现,居所竟是帐篷,一顶顶帐蓬,一个个星点,在苍穹下显得分外美丽。而随后几天他们还住进了木屋,“记得有一期《爸爸去哪儿》便是这样的场景,好梦幻呀!”

那么问题来了!没有在家舒适的大床,宽敞的盥洗间,没有爸爸妈妈的唠叨,也没有他们为自己收拾房间、整理衣物,一切得自己动手。

“我相信我一定能!”徐舒琦说,小组里几乎都是女生,无论在家多么“公主”,现在必须学会独立、勇敢、合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们自己整理衣物,将“内务”做得井井有条;做“跑男”游戏时帮着老师做纸压板,忍受着骑沙地摩托时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几天的坚持,最终汇成了“变形计——丽江营地生活带给我的文明变化”课题报告。

曾患有心肌炎的李金泽小朋友,则感动于同伴们对他的帮助,“我从重庆带来一个箱子、一个背包,同学们都抢着帮我拿,在生活上照顾我,这份友谊令我永远铭记。”

几天来,始终陪伴在孩子们身边的蒋丽萍老师发现:“研学旅行中,孩子们不仅更懂得自主学习,更有习惯及行为上的变化,他们更珍惜友谊、互相关爱,这或许就是成长吧。”

美丽作品背后彰显团队熔炼

愉快的丽江研学旅行结束后,巴蜀孩童们的忙碌却没有结束。

以刘浚羽所在小组的《拉市海水与长江水质对比》小课题为例,项目研究进入关键时刻:

取样的拉市海水没了,但研究还得继续。小伙伴们商量着,赶紧去长江边取水,经过多方打听后,又找到朱沱水质监测站,请监测站的叔叔阿姨们帮忙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是:“呈碱性7.26,富含高锰酸钾等化学元素,二级水质不能直接饮用。”

结论一出,刘浚羽便将一纸检测报告递给了同组的邹诗语。

负责项目发布的邹诗语,一开始并没有看明白刘浚羽的报告,“我不懂什么是PH值,便把报告放在一边,开始做起小报来,没有数据支持,结果偏离了研究核心。”邹诗语说,幸好后来进行了补救,项目式合作学习中沟通很重要,“应该先打电话问,检测报告的价值在哪里、怎么用、找相关资料,剩下的再交给美术小组的同学们做成最终项目报告。”

7月4日,解放碑,在研学旅行分享活动现场,22份项目报告接受市民“检阅”,《拉市海水与长江水质的对比》也新鲜出炉!这份的稍显稚嫩的小学生研究报告,引来市民啧啧称赞的同时,谁知竟蕴含了这么多曲折与美妙的体验呢!

其实,在此次研学旅行中,巴蜀老师们也一刻没有闲着。除了全程参与课程实施,起居住行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外,他们还和孩子一起成长。

“大家今天看到的扎染很漂亮,本来我们的课程中没有扎染一课,但孩子们在束河古镇逛街时对扎染发生了兴趣,便问我能不能教?”代鸿丽老师说,她和万虹老师作为带队老师,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便在当地购回了围巾、上衣等扎染品和布料,再通过网络查询制作方法、反复实验,作为一项课程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研究、共同成长。

于是,在解放碑,一群快乐的师生“玩”出了许多色彩斑斓的扎染作品,引得过往市民纷纷侧目、拍照……

记者手记>

毕业,用一场集体研学旅行告别。这次毕业研学课程里,有“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友情,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留恋,更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远大理想。巴蜀小学用一场研学旅行,以基于儿童思维出发的课程研究,丰富孩子心灵,助力他们踏上人生的新征程,这是一所思想型百年老校的告别姿态。

校长声音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去经历。重庆是教育部研学旅行试点城市,巴蜀小学是市级试点单位,响应市区教委的号召,今年巴蜀小学设计并于6月22至29日实施了320名毕业师生开展的研学旅行课程。我们以“生态文明”为主线,以“基于项目的学习(PBL)”为课程学习方式,引入营地及专家资源,巴蜀老师全程参加了主题项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通过野地求生、旱地骑行、攀岩等课程实践,锻炼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素质,相信也将成为毕业学生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