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债终止 风险飙升 融创百亿公司债被叫停
2017-07-18 08:49: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两大机构调低融创评级
面对如此境况,全球评级机构也看淡了融创中国的巨额交易。标普近日宣布,将融创“B+”长期企业信用评级和“cnBB-”大中华区信用体系长期评级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并将这家房地产开发商未偿还优先无抵押债券“B”长期债项评级和“cnB+”大中华区信用体系长期评级同时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
标普的理由是,融创延续了2016年以来的激进扩张步伐。按估算,包括此次收购万达商业资产在内,融创2017年以来用于收购土地(通过公开竞价和并购)、投资非核心业务(包括投资乐视系公司和链家)的支出已达1200亿元。而这些支出已经超过其2017年1至6月包括合营企业销售额在内一共1089亿元的合同销售额。考虑到土地收购和业务扩张方面的巨额支出以及逐渐上升的建安支出,标普预计融创的经营性现金流将继续为负,因此它将依靠进一步举债来支持自己的扩张,并推高其杠杆水平。
7月12日,惠誉也宣布下调融创的企业评级至BB-。不过,同为评级机构的穆迪暂时没有对融创的评级进行改动,但穆迪也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融创中国拟收购万达资产确实提升了财务风险。
事实上,过去两年中,“并购王”孙宏斌步履不停,并在原有整体收购的思路上,增加收购部分项目的方式,主要诉求皆为曲线拿地。据融创年报披露,其2016年就有多达16项收购,收购标的多为上海、苏州、郑州、深圳、杭州、成都的房地产公司,涉及资金595亿元。由于大规模资产并购,融创的净资产负债率升至121.5%。但在其2016年新增的5394万平方米土地储备中,有68%都来自收购。根据最新公布数据,融创以7912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在全国房企中排第六。
对于融创收购万达文旅项目,各方观点不一。“万达当前面临还债压力,首要任务是甩掉重资产,融创的目的是储备土地资源,双方各取所需。至于交易形式与其他目的,都是双方共赢,皆大欢喜的事情。万达无疑是最大的赢家,而孙宏斌接手万达确实是前途未卜。”有业内人士坦言。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7-25)区地税局加强国地税风险管理协作工作
- (2015-08-31)区畜牧局散养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工作进展顺利
- (2015-12-22)区食药监分局开展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风险分级
- (2016-01-07)区食药监分局开展餐饮环节风险评级
- (2016-01-07)开展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风险隐患排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