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建深陷债务泥潭 :一年内7次违约超百亿
2017-06-30 09:44: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城建”)日前公告称,应于2017年6月12日兑付本息的2014年度第二期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债券简称“14中城建PPN002”),截至到期兑付日日终,公司未能按照约定筹措足额偿债资金,不能按期足额偿付。此举意味着该只债券正式实质性违约,而这已是中城建在债券市场第7次违约。与此同时,评级一落千丈让深陷百亿债务泥潭的中城建再融资渠道愈发狭窄。
一年内7次违约超百亿
据悉,“14中城建PPN002”发行总额15亿元,期限为3年,本计息期债券利率为7%,应付本息金额为16.05亿元,由兴业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发行。中城建在公告中表示,未能按期足额偿付严重损害了债券持有人利益,在公开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向“14中城建PPN002”持有人致歉。
事实上,这也是中城建第7只构成实质性违约的债券,此前12中城建MTN1、14中城建PPN003、14中城建PPN004、11中城建MTN1、12中城建MTN2、16中城建MTN001已先后违约。至此,中城建违约债券总额已达118.5亿元。
2016年11月28日晚间,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公告称,中城建的中票“12中城建MTN1”应于当日付息,但截至营业日终,该公司尚未收到付息。此后,无论是因利息违约,还是本息完全不能兑付,“多米诺骨牌”式的债务塌陷相互影响,恶性循环造成连环违约是近两年中城建深陷债务泥潭的真实写照。
对此,中城建在公告中表示,因控股股权纠纷,公司融资渠道受到限制,导致资金链十分紧张。另外公司目前正面临多起债务诉讼,部分银行账户及资产已被查封或保全。公司正通过多项途径努力筹措偿债资金,并将继续与大股东保持沟通,争取但不限于使用股东增资、股东借款、股东担保等形式筹集资金;公司也在谋求按照法律程序主动出售部分资产用于偿还债务。
20起诉讼波及多家机构
3月1日是中城建“16中城建MTN001”付息日,然而当晚中城建发布公告称,公司受评级下调等因素影响,融资受限,资金量紧张,不能按期兑付该期中期票据的利息。华泰证券、浙商银行3月2日在公告中表示,将尽快召集债券持有人会议,就违约事件与投资者进行沟通,共同商议违约后救济措施。
5月31日,中城建在上清所公告了最新的债务违约及表内贷款逾期的涉诉情况。目前,因“11中城建MTN1”未能到期兑付本息、“12中城建MTN2”和“16中城建MTN001”未能按时兑付利息以及4.2亿元的表内贷款逾期,已有多家机构提起了共计20起诉讼。在14起诉讼中,法院作出了财产保全或查封的裁定。
上清所公告显示,中城建已被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寿险、资产管理公司,光大银行、长盛基金、宁波银行、杭州银行、浙商银行、吉祥人寿等7家金融机构起诉,涉诉金额(本金)分别为4.1亿元、4.2亿元、1.1亿元、1.7亿元、6000万元、1亿元、3000万元。
中城建表示,多案诉讼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并对集团设法解决全部债务问题产生负面影响,集团目前仍在积极想方设法进行解决。初步方案是设立两只基金,一只专门用于偿付逾期和即将到期的债券、贷款等金融负债,另一只专门用于盘活现有资产,使尚未完工的在建项目尽快完工变现。两只基金设立前,集团将与债券持有人进行沟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起诉讼中有6起的原告均为太平洋系资本,包括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而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此前回应称,太平洋保险相关债券投资是依法合规开展的,中城建的债券违约事件是因其公司治理方面出现问题,进而导致的流动性所致。根据事件的进展情况,太平洋保险已采取了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并已完成了相关资产保全行动。
控股权变动后仍遭差评
事实上,在中城建发生债券违约之前,其股权变更已然在债券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
2016年4月25日,中城建突然宣布实际控制人变更,其99%股权由惠农投资基金持有,原全资股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所持股权由100%降至1%。对此,兴业证券固收团队分析认为,此次实际控制人变动将引发债券偿债压力甚至兑付的担忧,在脆弱的市场环境中,该事件可能会加大市场的恐慌情绪。此后中城建子公司中城建国际在香港交易所的点心债违约,正是此次股权变更的最直接影响。
评级公司联合资信2016年2月给予中城建AA+评级,评级展望为稳定,而在其央企光环失去后,联合资信随即将中城建列入下调信用评级观察名单。2016年5月9日,中城建连发两份公告,对公司股东变更情况及部分下属工程局公司股权变更及减持情况进行补充说明。但联合资信次日即宣布下调中城建主体评级至AA-,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联合资信指出,中城建股权结构和经营性资产发生重大变动,信息披露不及时,相关信息透明度不高,且可能对公司融资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联合资信并称,中城建母公司债务负担重,资产负债率高,其作为主要融资主体,如外部融资环境出现较大变化,流动性压力将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8月10日,中城建发布资产重组公告称,北京中冶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中冶”)已完成对中城建51%股权的协议收购,股权转让协议已正式生效。
对此,有业内人士直言,“中城建委身北京中冶,无非是想换取国企身份,重拾投资者信心。”不过,让中城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评级机构联合资信继而宣布,下调中城建主体及存续期内债券信用等级。其理由是中城建实际控制人变更事项不具备积极因素,对公司的影响有待观察;中城建国际债券违约事件对中城建偿债能力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目前,对于中城建来说,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募集资金偿还债款,但近年来,中城建的融资情况和营业情况都出现明显下滑。中城建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亏损6.39亿元、4.39亿元、4亿元;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9亿元、17亿元、-13.7亿元。
Wind最新数据显示,中城建境内外存续债券仍有7只,待偿还余额超过131亿元,其中将有40亿元年内到期。而中城建逾期付息后,联合资信将公司评级由A-下调至最低档C,中金公司将其评分由5下调至5-的最低档。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倘若低等级主体财务状况改善有限,信用资质面临下沉的概率将有所提升,低等级主体融资渠道或面临再收窄的结果。(记者 钟源)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6-05-27)财政部:七大举措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2016-08-08)七大煤企转型升级中长期专项贷款达4000多亿
- (2016-08-23)校园“疯狂”借贷:女大学生欠7万为买衣服
- (2016-09-22)铁总负债达4.21万亿 发改委批准铁发债3000亿减负
- (2016-11-21)专家预计全年GDP增长6.7% 要坚持积极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