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股IPO >

港IPO境内基石投资者售股后资金需汇境内

2017-03-29 10:26:4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

一家计划今年赴港上市的企业高管透露,此前他所在企业收到相关部门赴港上市批文同时,也向相关部门承诺一旦完成香港上市,会将大部分募集资金迅速结汇回流境内。

在规范资本跨境流动方面,外管局再放“大招”。

有媒体报道,中国外管局已经要求参与香港IPO的境内基石投资者在出售H股后,必须将相关资金汇回境内。

多位投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这项措施已经从去年9月中国邮储银行赴港IPO筹资约74亿美元时开始“试行”,最近才正式实施。目前,外管局还设立了专项外汇额度,若境内企业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港股IPO投资,可以此向外管局按实际投资金额申请换汇,不过企业必须承诺,相关港股股票套现后,及时将投资本金收益结汇回流境内。

多位投行人士认为,由于境内基石投资者在一定期限内(通常在持股6个月后),需要套现股票将资金汇回境内,因此,赴港IPO企业希望吸引更多海外战略投资者,替代国内基石投资者。

境内投资者募集资金面临困难

“从去年初起,外管局就开始研究针对境内基石投资者参与企业境外IPO的相关换汇用汇措施。”一位了解相关政策的知情人士透露。

具体而言,外管局先后设立了三项操作原则,一是允许境内企业或金融机构可以基石投资者的身份,在一定额度内购汇参与境内企业香港IPO;二是境内企业在境外上市募集资金结束后,需及时调回资金,并承诺将一定比例募资资金进行结汇;三是要求境内基石投资者承诺,在套现香港上市公司股份后,及时调回资金并结汇。

此举旨在有效规范资本跨境流动,杜绝部分企业、个人借参与港股IPO基石投资名义将资金转移出境,并有助于缓解赴港上市企业募资难问题的同时,为其拓宽新的海外投资渠道规避汇率风险。

汤森路透统计显示,在去年募资规模前十的境内企业赴港上市案例中,约半数IPO认购额是由境内基石投资者参与,后者的投资热情某种程度上成为境内企业能否顺利赴港上市的风向标。不过,随着资本跨境流动政策的逐步收紧,基石投资者筹集足够外汇资金参与港股IPO面临困难。

汤森路透调研数据显示,今年1月境内企业赴港上市IPO,约三分之一由境内基石投资者认购,环比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

“当前外管局并没有对专项外汇额度设定一个明确的数字。”一位熟悉这项政策的投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境内基石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投资额度,向外管局申请换汇额度。

由于港元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境内基石投资者通过参与港股投资,一来可以有效规避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二来能从港股IPO投资获得理想的回报。

“更重要的是,有境内基石投资者鼎力支持,境内企业也能顺利完成海外上市,有助于充实外汇储备。”一家计划今年赴港上市的企业高管透露。此前他所在企业收到相关部门赴港上市批文同时,也向相关部门承诺一旦完成香港上市,会将大部分募集资金迅速结汇回流境内。

堵住资本流出灰色路径

外管局要求境内基石投资者将港股套现资金回流境内,有防范资本流出的考量。

此前,境内部分企业将参与港股IPO投资,视为运作资金转移出境的灰色路径。具体而言,他们会以对外投资名义,借助地方促进跨境投资的相关新政,向外管局申请一定额度资金换汇,以基石投资者身份用于港股IPO投资。但这笔钱一旦出境,基本不大会回流境内,被这些企业用于更大范围的海外投资或规避人民币贬值风险。

“事实上,这些企业也不是采取全部自有资金换汇参与港股IPO投资,而是通过发行结构化理财产品,向高净值群体或企业募资,让后者也能借机将资金转移出境。”一位投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多位投行人士直言,在上述新规出台后,当前境内企业已经很难再通过对外投资等名义换汇,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港股IPO投资。

“去年底,外汇局已经联合发改委与商务部,针对新的海外投资项目加强投资主体和投资项目真实性、合规性的审查。并在今年2月开始施行,此后多笔海外并购被叫停。”上述投行人士透露。除了对境内企业参与投资境外房地产、酒店、影业、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加大审核力度,还限制企业通过大额非主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对外投资、以及“母小子大”等投资架构,换汇参与港股IPO投资,进一步堵住这条资金外流的灰色通道。

“少数境内企业以赴港借壳上市为名转移资金出境,变得渐行渐难。”上述投行人士分析。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