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再融资“一增一减”重塑A股估值
2017-01-17 09:45:3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月16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一”:沪指大跌2%尾盘惊现V型反转,创业板指一度暴跌6%并击穿1800点,中小板指一度大跌5.25%并击穿6000点。
其中,创业板指创下16个月来的新低1783.74点,中小板指则创下11个月以来的新低5992.24点,两大板块较2016年11月30日的跌幅分别超过18%和13%,昔日风光涨势的个股普遍遭遇腰斩。
而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有关IPO发行加速的讨论再起。据路透报道,上周六(1月14日)证监会召集部分机构召开座谈会,听取市场人士对IPO、再融资、壳资源和新三板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A股大跌并非受IPO加快影响,而是受减持套现、资金面、估值中枢下移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过,IPO、再融资“一增一减”也在重塑A股的估值体系,由此导致壳、中小创、次新股的生态衍变。虽然短期要承受阵痛,但从长期看,现有融资政策有助提升股票市场的效率,使股票市场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IPO提速再融资减速
新年伊始,证监会以每周一批、每天3家左右的节奏,推进着新股发行,而另一方面,定增等再融资遭遇严控。
Wind数据显示,2016年11月至今的54个交易日里,已有139家新股成功发行,平均每天2.57家,募资总额为887亿元;与此同时,这期间有114家上市公司实施定增,总募资额为3440亿元。
这两组数据意味着,尽管IPO从发行数量上超过了定增,但募资总额则是定增的约1/4;平均每家IPO企业的融资额是6.38亿元,是平均每家定增上市公司募资额的1/5。
1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再融资其实是2015年、2016年很重要的看点,这两年再融资(现金部分)规模均超过了1万亿元,远远超过了IPO。”
1月7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宣昌能在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的讲话指出,2016年,IPO、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IPO家数和融资额创近五年来新高,再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Wind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248只新股发行,总计募资规模为1634亿元。结合宣昌能透露的数据,如果粗略比对的话,意味着2016年再融资(现金部分)的融资总额达到1.17万亿元,是2016年IPO融资总额的逾7倍。
不过,再融资大潮中也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即“不差钱”的上市公司通过定增巨额融资后,去购买银行理财或者投向跟主业不关联的金融产业,脱实向虚。因此,从去年以来,再融资遭遇严控,另一方面则是加快IPO发行。
1月16日,中金最新研报指出,随着A股IPO加速,预计今年将消化500家左右IPO存量,融资规模在3000亿元;新华社也发文称,“IPO常态化可以给力实体经济”。
“如按目前发行速度推算,2017年有可能消化完500家左右的IPO存量。”1月16日,深圳某中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表示,随着IPO数量的增加和估值中枢的下移,未来上市公司的PE发行价倍数也会下行。
而由于市场一贯对IPO抽血的认知,1月16日,A股遭遇“黑色星期一”:三大板块均遭遇大跌,尤其是估值最高的创业板一度跌幅达到6%,但创业板整体市盈率仍接近60倍。
不过,在部分投资人士看来,当日的大跌并非完全由IPO所致。“我认为股市大跌并不是IPO发行加速直接导致。因为这个趋势是从去年四季度就比较明朗了,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只是市场在给下跌找理由。”1月16日,北京某知名私募副总经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和市场对IPO畏惧情绪的发酵和恐惧有关系,估计市场情绪不久就会有一个缓和。”
市场急剧普跌中,往往就会产生一些“错杀股”,有些机构就会趁机大买。上述副总经理就透露,近期在买一些处于未来确定发展的行业中做得最好的公司。
“现在反正泥沙俱下,好公司也跌得很厉害。次新股中还有不少小非减持,那些投资基金上市了多数要选择退出的,因为人家就是赚一级市场的钱,而我们二级市场把小非减持看成洪水猛兽,一有减持大家就先跑,也会造成一些错杀。”上述副总经理说。
贬值链条揭秘
除了目前减持套现、IPO加速、资金面、估值中枢下移等因素对A股的影响,在专家人士看来,A股还存在一个比较不为人所熟知的贬值链条。
“一句话概括目前的融资政策就是:增加IPO发行、减少再融资。同样是融资,但不同的方法对市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从而导致对估值体系的影响天壤之别。”尹中立指出。
其指出,第一,以往放开定向增发有利于壳资源估值的提高,因为控制一家上市公司意味着获取廉价资本的通道,有利于壳价值估值的提升;反过来,定向增发受到抑制,对壳资源会起到打击作用;第二,IPO受到控制的话有利于壳价值的提升,反过来IPO放开对壳则是负面影响。
“所以增加IPO、控制定向增发,两手同时用,从资金方面看,是简单的一增一减,但对估值体系的影响则是不利于垃圾股壳价值的稳定,严重打击市场的炒作风气。”尹中立指出。
1月16日,上海某中型券商并购部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目前手上有四五个卖壳项目,都是大股东急着卖壳。虽然价格还是按近期的百亿估值卖,但在IPO发行加速的背景下,壳已有贬值的预期,因此他们卖得都比较急,要求快点找‘买家’。”
另外,随着“一增一减”的推进,以高估值著称的中小创成了抛售重灾区。
以1月16日为例,两市共有164只个股跌幅超过9%,其中115只来自中小创,占比达到70%。尹中立认为,创业板、中小板和主板的某些股票,以前的估值体系较为紊乱,迟早要向正常估值回归,只不过过程是痛苦的。
另值得注意的是,以前的炒作重区、动辄拉出十多个涨停板的次新股,现在也出现了只有2个涨停板便开板的情况,比如太平鸟(603877。SH),除了上市首日,仅拉了两个涨停板便匆匆结束了涨停之旅。
“从目前看,短期应该不会有破发,都是中小盘股,少涨点应该是常态。”上述投行部负责人指出。
“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把资金配置到有效率的产业和公司去。而目前的市场并没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家都在炒垃圾股,其实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如果沿着现在的融资政策走下去,实际是提升了股票市场的效率,使股票市场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但不利的一方面是,要承担短期的阵痛。”尹中立说。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7-01-04)搜狗计划今年在美IPO?尚未确定日期
- (2017-02-06)9家上市券商市值超千亿 四新股估值上升逾六成
- (2017-03-02)SnapIPO估值近240亿美元 每股17美元
- (2017-05-22)次新股整体投资价值下降 拐点大概率到来
- (2017-06-14)券商首席热议IPO提速影响 寻求新监管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