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平转战工薪阶层 针对消费金融领域
2016-10-13 09:42:18 来源:北京商报
在监管层掀起对校园贷市场整顿后,各家校园贷平台也开始纷纷转型。继趣分期、名校贷等平台宣布转战白领市场后,我来贷宣布从昨日起关闭校园贷申请,未来专注做工薪阶层的贷款业务。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些平台转型工薪市场,不仅将面临转型带来的优质资源流失难题,另外,在工薪市场巨头密集、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校园平台未必可以突围而出。
我来贷暂停校园贷
10月11日晚间,移动借贷平台我来贷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关闭校园市场。通知称,由于多地发文限制校园贷业务,我来贷将于10月12日零点正式关闭学生申请贷款的通道,并于10月16日正式关闭已授信用户的提款服务,还在还款中的用户不受此服务影响。我来贷于2013年创立于香港并于2014年进入内地市场。2015年1月,我来贷完成2000万美元A轮融资。
我来贷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将会专注做工薪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下半年以来,已有多家校园贷平台宣布退出或者缩减校园贷业务。
今年9月,校园贷趣分期宣布已暂停校园地推业务,将随着当前校园用户的毕业更替彻底退出校园分期市场。在趣分期宣布退出校园贷市场后,麦子金服旗下的名校贷相关负责人向北记者表示,他们并没有打算暂停校园贷业务,但是会进行品牌升级。
此前,也有两家平台宣布退出或者缩减校园贷业务。8月中旬,优分期宣布进军非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分期乐也宣布不限于校园开展业务,将服务对象拓展至白领人群。
教育部在4月联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后,又于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培养学生勤俭意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
对此,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表示,教育部发布此类通知将对校园贷平台的地推营销造成阻碍。
市场不会完全消失
不过,在张叶霞看来,目前对于校园贷业务的监管主要限于自律层面,教育部也仅从高校层面对校园贷进行约束,对于校园贷平台并没有完全禁止。她表示,除了政策风险,大学生有贷款需求,校园贷依旧有市场。对于继续经营校园贷的平台而言,未来主要看平台如何实现合规运营。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表示,按照目前的监管原则,校园贷市场空间将大大缩水,不足以作为主营业务支撑大平台的发展,这是校园贷龙头纷纷转型的原因所在。
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李子川表示,当市场尚存投机机会时,还可从学生群体进行压榨时,无论性质多么恶劣,仍会有机构继续存在,此时有必要从政策层面进行施压引导,即当前校园贷市场的一些现状。未来校园贷模式或许不会完全消失,不过不能偏离助学、就业辅导的核心价值点,消费支持只是辅助,只有这样才会有继续存在、成长的基础。
在严厉的监管下,校园贷平台如何才能生存呢?张叶霞表示,地推模式被禁止后,平台只能实现纯线上化。不过,这也十分考验平台的风控能力。
此前有分析人士表示,校园贷的主要问题在于放贷审核不严、借贷门槛过低,以至于造成大量不良借贷乃至恶意借贷。另外,在大学生无力偿还后,采取了不正当的催收手段。
张叶霞表示,针对不正当的催收手段,未来还需要完善个人征信系统。目前的状况是,由于缺乏一个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平台看到有用户逾期,被逼采取民间借贷的手段。如果未来有一个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平台可以将用户违约的征信记录上传,科学解决催收问题。
工薪阶层选择多
亦或是各大平台看到校园贷市场缩小,更多的平台被迫选择转型,而转型的方向则是针对工薪市场的消费金融领域。
在张叶霞看来,工薪阶层范围很广,基本可以涵盖整个消费金融领域,这块业务属于红海领域,特别是随着网贷监管细则的下发,很多平台都纷纷转型做消费金融。
对此,薛洪言表示,这些平台转型工薪市场将普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转型带来的优质资源流失难题。平台从校园市场起家,其管理模式、市场资源、风控模型等与校园市场高度契合,退出校园市场意味着放弃已有优势,内部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大调整不可避免,会带来人才流失、数据价值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工薪市场巨头密集、竞争激烈,校园平台未必可以突围而出。银行信用卡业务、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大型互联网金融集团消费金融业务的重心几乎都在工薪阶层,此外还有数以千计的P2P平台和分期公司参与其中,作为在优势领域自废武功的后进入者,校园平台后来居上的难度很大。”
李子川表示,从市场基础看,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虽然近3000万人,消费意愿强,但无收入保障,其消费能力在客观上是不足的,市场前景并不十分乐观;另外在从业模式上,国内平台在拓展学生群体时更偏向去做短期效益比较明显的消费信贷,具有长远性影响的助学资金支持重点并不突出,这两点是校园贷平台需要退出或转型的根本原因,国内学生信贷市场还不成熟。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7-04-18)煤电矛盾持续升级 神华态度强硬:不签约则断供
- (2017-05-19)刷新成绩单!阿里腾讯两巨头日赚近2.7亿
- (2017-06-28)苹果或收购眼球追踪设备制造商 AR眼镜风口来临?
- (2017-07-09)博洛尼蔡明又“变态” 携手两大巨头发布家居环保黑科技
- (2017-07-09)摩拜行业第一再获巨头流量支持 全面接入高德百度地图